首页 理论教育 严厚本生平述考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严厚本生平述考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厚本生于书香门第,喜好读书,性格沉静。科举及第后,严厚本释褐江陵府参军。次年严厚本以生病为由,重新参加铨选,调补校书郎,再转盩厔县主簿。与很多儒生类似,严厚本虽有官秩俸禄,但不善营生,生活比较困窘。文宗大和七年,严厚本终于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机。随着李训的得宠,严厚本渐被文宗疏远。严厚本则转为太常博士。严厚本阴差阳错,由于远离政治漩涡而得以保全。会昌四年十月,严厚本因病暴卒。

严厚本生平述考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严厚本生于书香门第,喜好读书,性格沉静。“公为儿童时,不好弄其戏也,必陈笔砚于其前后”。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德宗贞元九年(793),即严厚本16岁那年,母亲薛氏、父亲严戒相继病逝,他与弟弟严厚舆成为无所依恃的“孤寒”。

由于其父官止县令,且早早去世,严厚本无法通过门荫步入仕途,同多数中小官僚子弟一样,严厚本走上科举入仕的道路。墓志称“三十余,进士出身,解褐参江陵军事”。严厚本三十岁约当宪宗元和三年(808),故中进士约当元和七、八年。

科举及第后,严厚本释褐江陵府参军。唐代进士及第后初次授官,理想的职务为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清官,或者是京畿赤县的县尉、主簿等,江陵府参军显然并非美官。次年严厚本以生病为由,重新参加铨选,调补校书郎,再转盩厔县主簿。盩厔县为长安畿县,墓志载“时有诏征南,诸侯势将久用,其校卒恃宠不戢,路由盩厔,见不为礼”。“有诏征南”即元和九年至元和十二年讨淮西吴元济之役。墓志称藩镇军“久用”,当已处于战争的末期。元和十一年,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大败,西线战况严峻,由盩厔南下之军应为泾原等西北藩镇抽调的援军。汲取德宗建中年间泾师之变的教训,沿途州县不敢怠慢,而这些官健更为恣横。严厚本以为“王畿也,虽诸侯之校,岂不知天子法”杖责跋扈将校,维护了朝廷的尊严

墓志又云“鄜坊连帅,表公为观察判官,授监察御史。府罢,除大理司直”。检《唐方镇年表》,穆宗长庆四年(824)六月,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出为鄜坊节度使,文宗大和元年(827)九月,被左神策将军何文哲所代,故志中“鄜坊连帅”即为康艺全。

大和元年,康艺全鄜坊罢府,严厚本因之归朝,任大理司直,其间奉旨调查集州刺史张淮贪贿之事。张淮为深州刺史牛元翼之甥。穆宗朝成德大将王庭凑煽动军乱,重兵围攻深州,牛元翼只身溃围而出。牛元翼病死,家口皆被王庭凑屠戮。朝廷姑息藩镇,无如之何,以牛元翼甥为集州刺史,即有恤慰遗孤之意。严厚本“请原其罪”,最终张淮仅贬官永州司马。大和四年八月,严厚本为其妻薛氏撰墓志时所书官职仍为大理司直,犹在其任。

从墓志所记严厚本事迹来看,杖责京畿不礼朝廷的藩镇将校,维护朝廷尊严,颇有儒者之风,奏请宽恕张淮贪赃事,虽有枉法之嫌,但意在奖劝死王事者。盖其为官之道,以尊王为要旨,具有明显的经学烙印,这在皇权不振的文宗时期,显得比较迂阔。大和四年,其妻薛氏病逝时,严厚本自撰墓志云“予困若久。尝谕子励志学业,颇能甘贫守约,卒岁无愠”。与很多儒生类似,严厚本虽有官秩俸禄,但不善营生,生活比较困窘。

墓志其下又称“盐铁使、相国王公,辟公为从事,授殿中侍御史”。相国王公即王涯。大和四年正月,王涯代王播为诸道盐铁使。严厚本被王涯辟为幕府,应在大和四年八月之后。(www.xing528.com)

严厚本为饱读经史的淳儒,其由科举入仕,早期履历与文学进士并无明显区别。但是他不擅吏职,仕宦不达,郁郁不得志。文宗大和七年,严厚本终于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机。这一年,文宗之子鲁王李永被册为太子。文宗为太子盛选硕儒为师,下敕重振太学,创置五经博士[10]。严厚本也从盐铁使下的僚佐,被聘为《周易》博士。墓志叙其事云:“文宗皇帝思阐教化,诏置五经学博士各一。拜公为《周易》博士,见于便殿,访以大义。敷畅称旨,厚加赏锡。”[11]此事在传世文献中得到印证。《册府元龟》卷六〇一《学校部》:“严厚本为国子监周易博士,大和八年七月召本对于浴堂门,赐其锦器。”严厚本由名不见经传的盐铁使幕僚,被文宗亲自召见,离不开他人的举荐。我们注意到,严厚本亡妻薛氏也出身中小官僚家庭,其父薛宜官宦不显,但外祖即礼部尚书裴士淹。裴士淹之子裴通,即薛氏表兄,被文宗拜为太子詹事。裴通尤精《周易》,曾被文宗召对称旨。严厚本《周易》博士,应出于裴通的引荐[12]

大和八年,文宗启用李训、郑注,密谋诛除宦官。李训(李仲言)亦善《周易》,被权宦王守澄引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随着李训的得宠,严厚本渐被文宗疏远。《旧唐书·文宗纪下》:“(大和八年十月)甲午,以助教李仲言为国子《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讲学士。”严厚本则转为太常博士。大和九年,甘露之变爆发,郑注、王涯等皆死于宦官集团血腥屠杀中。严厚本阴差阳错,由于远离政治漩涡而得以保全。

甘露之变后,公卿子弟多遭屠戮,官缺严重。严厚本时来运转,累转诸司郎官等清望官。墓志称“迁工部员外,换工部郎中,转刑部郎中”。检《宋高僧传》卷一四《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有“会昌元年工部郎中严厚本各为碑颂徳”,新出会昌二年《严愈墓志》则题作“宗人朝议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厚本撰”,故知会昌元年严厚本在工部郎中任上,次年转为刑部郎中。会昌四年[13],右仆射王起主礼部贡举,以严厚本主考策论,因功迁为司封郎中。

会昌四年十月,严厚本因病暴卒。虽然天不假寿,官秩不高,但会昌中屡历清显,其妻薛氏追赠县君,其父严戒官仅信州永丰令,“以公故,赠户部郎中”,可见当时朝论对其评价颇高。

纵观严厚本一生,其仕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宪宗元和末至文宗大和七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与文学进士无异,主要游宦京畿、使府,但久沉下位,碌碌无为。大和七年后至开成末为第二阶段,此阶段严厚本经学之才获文宗赏识,出任《周易》博士、太常博士等礼官。李训以《易》进用后被文宗疏远。甘露之变后至武宗会昌年间为第三阶段,此阶段从礼官回归到政事官,历仕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司封郎中等清望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