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文 刘闪闪[1]
关于岐阳公主,《新唐书·公主传》载:“岐阳庄淑公主,懿安皇后所生,下嫁杜悰。”[2]岐阳公主是唐宪宗与懿安皇后的的爱女,穆宗的胞妹,敬宗和文宗的亲姑,地位尊贵。她的婚姻生活恰逢唐晚期牛李党争,与杜悰艰难求生存。目前学术界对岐阳公主的研究不多,涉及的主要有两篇文章[3]。
传记所记公主的相关事迹极为简略。然其墓志分别收录在《樊川文集》[4]、《文苑英华》[5]和《唐文粹》[6]中。三者录文稍有差异,本文以《樊川文集》的录文为“底本”,对其他两处录文做一简单对校,对墓志铭进行录文断句,并将史籍资料与墓志铭相结合,对相关问题予以探讨,请方家指正。
现将岐阳公主墓志铭录文如下: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并序(www.xing528.com)
宪宗皇帝即位八年,出嫡女册封岐阳公主,下嫁于今工部尚书、判度支杜公悰。始宪宗时,宰相权德舆有婿独孤郁,为翰林学士,帝爱其才,因命宰相曰:“我[7]嫡女既笄可嫁,德舆得婿独狐,我岂不得耶?可求其比。”后丞相吉甫进言曰:“前所奉诏,臣谨搜其人。”因名我烈祖司徒岐公曰:“有孙儿悰,年始弱冠,有德行文学,秀朗严整。臣尝为司徒吏,熟其家事,官族世婚,习尚守治,臣一皆忖度[8],疑悰可以奉诏。”帝即召尚书见,与语大悦,受殿中少监,服章金紫。以元和八年某月日,主下嫁于杜氏,上御正殿,礼毕,由西朝堂出,节幡鼓铎,仪物毕备,引就昌化里赐第。上御延喜楼驻,止主轮,尚书及宾侍,酒食金帛,奏内乐降嫔御送行。赐第堂有四庑,缋椽藻栌,丹白其壁,派龙首水为沼。主外族因请,愿以尚父汾阳王大通里亭沼为主别馆。当其时,隆贵显荣,莫与为比。主实宪宗皇帝嫡女,穆宗皇帝母妹,敬宗皇帝、今天子亲姑,尚父汾阳王子仪外曾孙。太皇太后始以正妃事宪宗,以太后、太皇太后爱[9]飬三朝,凡四十年,德厚慈恕,化充六宫,主以一女之爱,降于杜氏,逮事舅姑。杜氏大族,其他宜为妇礼者,不翅数十人。主卑委怡顺,奉上抚下,终日惕惕,屏息拜起,一同[10]家人。礼度二十余年,人未尝以丝发间指为贵骄。始与尚书合谋曰:“上所赐奴婢[11],卒不肯穷屈,奏请纳之。”上嘉叹许可,因锡其直,悉自市寒贱可制指者,自是闭门落然,不闻人声。尚书读书考今古治乱,主职妇事,承奉夫族。时岁献馈,吉凶赙助,必亲自经手,池塞馆陊[12],辟球场种树,不数十年,搢绅间杂然称尚书为[13]贤。尚书旋出为澧州刺史,主后尚书行,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后[14]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阘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驿吏立门外,舁饭食以返。不数日间,闻于京师,众哗说以为异事。尚书在澧州三年,主始入后出,中闲不识刺史厅屏。尚书治澧州,考治行为天下第一,后为大司徒[15]、京兆尹、凤翔节度使,朝廷屈指比数,以为凡有中外重难,非尚书不可。主贤益彰,虽至宫闱贵号,亦加尊敬。姑凉国太夫人寝疾,比丧及葬,主奉飬蚤夜不解带,亲自尝药,粥饭[16]不经心手,一不以进。既而哭泣哀号,感动他人。尚书后为忠武军节度使,所治许州创为节度府五十年,南迫于蔡,屋室卑[17]庳,主居无正堂,处东支屋恬然。六年,许军疆[18]雄,且撑剧寇,自始多用武臣治,各出己部曲家人,疵政弛[19]法,习为循常,有司用比边障远地,掷置不问,民亦甘心。尚书再冶之,老民相率两走阙下,遮丞相马叩头乞留,请树生祠。及诏追去,攀缘携扶,哭于道路。尚书治外,主冶内,尚书所至必称崱。崱为名公伟人,主实有内助焉。穆宗以皇[20]太后,敬主尤为亲信,俯首益卑,车服侍使,愈自贬抑,觐谒温清外,口不言他事。讫穆宗朝,人不以亲贵称。当贞元时,德宗行姑息之政,王武俊、王士真、张孝忠子联为国婿。宪宗初宠子頔,来朝,以其子配以长女。皆挟恩佩势,聚少侠狗马为事,日截[21]驰道,纵击平人,豪取民物,官不敢问,戚里相尚,不以为穷弱[22]。自主降于尚书,壁绝外之,初怒中笑,后皆敬畏。累圣亦指示主德以诫警之,至于今[23],以主、尚书显重于中外,戚里亦皆自检敛,随短长为善,于是旧俗灭不复有。尚书自许奉急追诏,主有疾小愈,强不肯留,曰:“去朝兴庆,纵死于道,吾无恨。”以开成二年十一月某日,薨于汝州长桥驿亭,年若干。上废朝三日。其年十二月某日,主丧至京师,比及葬,两宫吊问,相继于道。开成三年某月日,上御正殿,诏丞相嗣复摄中书令正衙宣册,谥曰“庄淑大长公主”。某年某月日,祔葬于万年县洪原乡少陵原尚书先茔,礼也。生男二人,长曰“辅九”,年十岁;次曰“杨十”,始二岁。女二人。某于尚书为从父弟,得以实铭。铭曰:
章武皇帝,唐中兴主。刑于正妃,教及嫡女。婉婉帝子,下嫁时贤。影逐响答,随顺缠绵。杜氏大族,枝蔓蝉联。上有舅姑,高堂俨然。螭绶龟章,玉佩金轩。飬色悦意,侍后承前。人不我贵,我敬我虔。始终尽礼,大小周旋。余二十年,谁兴间言。贵不召骄,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自古名士,或泥于此。孰谓帝子,超脱摆弃。妇职是勤,夫言是指。池荒馆陊,屏外不履。淑德柔风,天下倾耳。宜乎寿考,归女婚子。不锡全祉,孰提神纪。幽石有志,显笔有史,流于千祀。
相比《新唐书·诸帝公主》的相关记载,墓志铭中关于公主的事迹更多,对公主婚后的生活描述得更为翔实,对正史中岐阳公主的生平资料进行了补充,尤其补充了驸马杜悰在这个时期的事迹,记录了公主的卒葬情况。现将相关的史传资料与墓志铭中的记载互证,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