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部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部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清与其曾祖王公晟、祖王生、父王和,以及其四子王士宪、王士干、王士茂、王士琳,妻父苏塠,史传皆无载。王清“大业二年九月六日薨于家,春秋八十有三”。以其卒年仅27岁推之,则知苏氏小王清27岁。

一部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王清与其曾祖王公晟、祖王生、父王和,以及其四子王士宪、王士干、王士茂、王士琳,妻父苏塠,史传皆无载。王清为弘农华阴人,中古王氏新望有华阴一房,见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一四引《元和姓纂》佚文[3]。唐武则天朝宰相王孝杰即出华阴王氏,后徙京兆新丰(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见《新唐书》卷七二中《宰相世系表二中》[4]

1.王清家族人物简况

王清曾祖王公晟尝任“吏部朝散,又迁朝议、御府监、御史治书,加通直散骑常侍”。“御府监”,不载于《魏书》,以隋代官品衡之,或为正六品。“御史治书”即“治书侍御史”,在魏为第五品中,在隋为从五品。“通直散骑常侍”在魏为第三品上,在隋为正四品。

王清祖王生尝任“千人军帅、固道大将、太子直斋、东宫宫尹、左金紫光禄大夫”,检史书官志,无载“千人军帅”,唯《魏书》载有任“千人军将”。如《魏书》卷三〇《尉拨传》:“从讨和龙,迁虎贲帅,转千人军将。”[5]《魏书》卷四二《尧暄传》:“暄聪了,美容貌,为千人军将、东宫吏。”[6]则“千人军帅”或即“千人军将”。“固道”,即固道郡。《魏书》卷一〇六下《地形志二下》“南岐州”领郡三,其中有“固道郡”,小注云“延兴四年置”[7]。又,《魏书》卷五一《皮豹子传》云其第九子曰喜:“喜至,申恩布惠,夷民大悦,酋帅强奴子等各率户归附,于是置广业、固道二郡以居之。征为南部尚书,赐爵南康侯,加左将军。”[8]此或为延兴四年置固道郡的直接原因。“太子直斋”,《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九》:太和“十八年十二月,降车、骠将军,侍中,黄门秩,依魏晋旧事。十九年八月,初置直斋、御仗左右武官。”[9]则直斋的职责为“禁直上下,有宿卫之勤”。太子直斋即太子府宿卫官。“东宫宫尹”即“太子宫尹”,为太子府长官,文献所见多设于北周,则王清祖父当终官于北周。(www.xing528.com)

王清父王和尝任“吏部给,又迁通议、司旅大夫、右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吏部给”当即“吏部给事中”,在魏为从第六品上。司旅一职盖设于北周,大业九年《杨雄墓志》云:“服阕,授太子右司旅。”[10]《隋书》卷四三《杨雄传》又云“周武帝时,为太子司旅下大夫”[11]。可知司旅有左右之分,亦有上下之别,而是否仅为太子府属官,则不能详确。“散骑常侍”官阶在从三品,北周时为加官。而以王清在西魏时即已辞官归田,并卒在隋朝,直至临终前一年才版授县令,故其经济来源恐需仰仗其父子的诸多供给。

2.王清的生平行事

志主王清“年六,司空府辟为行参军”,“年六”当为“年十六”,志文疑有脱误,否则“年六”焉可担任行参军?亦或许此事为虚托,因志文复云王清“卒而不就”。志云“年十八,辟任州主簿”,“俄而征任相府记室参军,又迁其椽”。以王清大业二年卒年八十三推之,其起家任州主簿时或在西魏文帝大统七年(451)。而以“逯乎春秋八十有二,遂蒙诏就家送蕲州蕲水县令”之记叙,知为隋代耆年版授县令,恰能合乎“八十者,授县令”之版授制度[12]。王清“大业二年九月六日薨于家,春秋八十有三”。有子四人:“大息士宪,任上仪同三司,第二息士干,任大都督领乡,第三息士茂,英彦不群,第四息士琳”。夫人“苏氏,辛野郡守苏塠之女”,早逝于北周建德七年(578)。以其卒年仅27岁推之,则知苏氏小王清27岁。再以苏氏14岁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嫁给王清推算,王清娶苏氏时年龄已是41岁,则苏氏或非王清原配。其父苏塠,亦不载于史。“辛野郡”或即“新野郡”之别写,见《魏书》卷一〇六下《地形志下》。“大业二年十一月廿三日合葬于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东原亦为华阴杨氏大茔所在,大业二年《杨谟墓志》即云“改葬于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