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会元[1]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儒家石刻经籍有七种,汉《熹平石经》是其中最早的一部。汉代儒学被定为官学,设五经博士,经、传传授有严格的师法和家法。当时经学以皇室所藏“兰台漆书”为评定正误之标准。经文章句在传抄过程中多有舛误。桓、灵之际,经学之争激烈,甚至以贿改易经籍而合私文。为纠正弊端,熹平四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石单等人,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2]。历时九年,至光和六年告成,刊刻《鲁诗》《周易》《尚书》《仪礼》《春秋》《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立于太学(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镌刻四十六碑,高一丈许,广四尺,两面刻,骈罗相接。“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3],可见当时盛况。
汉石经之毁亡,始于战乱。汉末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毁宫庙及人家,而太学所立石经亦被殃及,太学荒废[4]。晋永嘉之乱及晋室南迁,汉石经又被摧残[5]。北魏之初,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太学经石以建寺塔,石经颓落[6]。“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经石)不盈大半。”“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7](www.xing528.com)
汉石经残石之收集始于唐,“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征始收敛之,十不存一。”劫后之余的石经先被置于长安九成宫秘书监内,武后时移于著作院[8]。其后至宋,时有残石残字面世,据宋洪适《隶续》记载,共计2130余字。惜仅有《尚书》《诗经》《仪礼》《公羊传》《论语》五种,而《周易》经碑未见一字[9]。由于实物资料的缺乏,关于《熹平石经》《周易》原石的尺寸和每碑的刻字行数难以稽考,成为疑案。因此,自唐至民国千余年间,寻找《周易》经碑成为经学研究者的愿望。而入藏汉《熹平石经》亦为碑林所期盼。西安碑林自北宋元 二年(1087)建立,至今已930年。初建以唐《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为基础,后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最大的石刻书法艺术宝库。美中不足的是,民国以前作为汉唐京都所在地的西安碑林,它所保存的碑石中竟无一件汉魏刻石[10]。尤其是石经中最早,曾藏于长安的《熹平石经》却未能收录。这成为历代希望弥补的缺憾。碑林现存宋代《京兆府学移石经记碑》中曾叹道:“然以洛阳蔡邕石经四十六碑观之,其始立也,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可谓盛矣,后皆毁壤磨灭,然后知不得其人以护持,虽金石之固亦难必其可久此。”
民国间洛阳汉石经《周易》残石出土,入藏碑林后,成为关注的热点,百年间对其研究者众。但由于所存石经仅八百余字,关于经碑数量、行数、字数,诸家认识不一。本文对百年来对碑林藏汉石经《周易》残石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总,根据白河书斋补充残石拓本之阙,依据碑林藏唐石经本校文重新复原等略作论述,敬请方家斧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