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胃肠道并发症-现代营养学的重要成果

胃肠道并发症-现代营养学的重要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胃肠道并发症是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肠痉挛和便秘等。

胃肠道并发症-现代营养学的重要成果

胃肠道并发症是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肠痉挛便秘等。

11.5.1.1 恶心、呕吐和腹胀

有近20%的肠内营养病人发生恶心和呕吐。呕吐通常增加了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虽然多种原因如营养液的气味难闻、脂肪含量高、渗透压过高或输注速度过快等都可引起恶心和呕吐,但胃排空延迟是导致呕吐最根本的原因。在清醒病人如发生腹部不适和感觉腹胀是一种危险信号。如果怀疑胃排空延迟,必须考虑减少镇静剂使用,改用低脂配方或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减慢输注速率和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等可予缓解。

11.5.1.2 腹泻

腹泻是肠内营养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定义的不同其发生率的报道波动范围较广(2%~63%)。腹泻的定义可以从每日超过3次水样便到连续2天以上每日超过500ml软便或水样便。腹泻并不是肠内营养本身固有的并发症,可通过合理使用避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肠内营养制剂不耐受 如亚洲人种约有50%人群对乳糖不耐受,且当脂肪含量超过20%时腹泻发生率即上升;渗透压过高可引起渗透性腹泻或倾倒综合征表现。因而,必须根据病人胃肠道对制剂的耐受情况选择恰当的配方,如选用去乳糖或低脂配方,或降低渗透压,然后根据肠道耐受性的改善逐步递增营养液的浓度和剂量。

2.肠道菌群紊乱 当即使采用了上述这些预防措施,腹泻还在继续发生,经常发现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所致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而引起肠道功能失调之故。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口服肠道益生菌和益生原制剂,以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分布,尽可能停用抗生素。(www.xing528.com)

3.低蛋白质血症 由于循环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影响了营养物质在小肠黏膜上皮的吸收,同时又由于与肠道内的渗透压压差使大量液体进入肠腔引起腹泻。此时应先行静脉输注白蛋白,纠正血浆白蛋白至30g/L以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后再予喂饲。

4.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温度不当 输注速度过快、温度过低均可刺激肠道,引起肠蠕动加快,甚至出现肠痉挛。此时应该减慢输注速率,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另根据季节和个体对营养液温度的耐受情况采取适当的加温措施。

5.营养液污染 污染可能来自营养制剂的生产过程和营养液的调配加工与储存过程,以及盛器和导管等输注系统。强调在生产和配制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制度,做到当日配、当日用,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8小时。

11.5.1.3 便秘

便秘的发生与长时间卧床不活动使肠道动力降低,以及水分摄入不足或缺乏膳食纤维有关。肠道动力缺乏、肠腔内水分不足和长期使用低渣营养制剂可导致粪便阻塞和腹胀。便秘必须与肠道梗阻相鉴别,避免延误治疗。充分饮水和应用含膳食纤维的配方常可以解决问题。持续便秘可能需要应用大便软化剂或肠道蠕动刺激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