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1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
1.糖代谢障碍 糖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的50%~70%。肝脏通过对糖原储存、异生、肝糖原分解、糖类转化等使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重症肝炎时肝糖原合成减少,异生能力减弱,肝细胞线粒体氧化还原功能降低,辅酶Ⅰ不能再生,各种酶特别是丙酮酸氧化酶A受抑制,从而使葡萄糖、酮体、α-酮戊二酸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另外,内毒素血症也可使肝能量代谢障碍。再有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下降,加上食欲差,结果往往产生低血糖。能量代谢障碍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供给,可以产生肝昏迷;能量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强,反过来又促使病情加重。
2.蛋白质代谢障碍 肝脏参与几乎所有蛋白质的代谢。肝细胞粗面内质网是体内唯一合成白蛋白的场所,体内几乎所有的酶都在肝内存在或合成。由于白蛋白和酶蛋白合成障碍,低蛋白血症和水肿或腹水的发生就不可避免重症肝炎病人可能发生脑水肿,其中25%因发生脑疝而死亡。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出现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血氨升高等,可引起或加重肝性脑病和诱发DIC。
3.脂肪代谢障碍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可利用糖类、甘油等合成脂肪、胆固醇、磷脂等,为组织提供能量。肝分泌的胆汁酸盐能帮助或促进脂肪的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重症肝炎时,胆汁酸盐分泌减少,导致脂肪的吸收、储运、合成、分解氧化等障碍,脂酶活性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因胆碱缺乏,肝脏不能将三酰甘油组成的脂蛋白转运出去,致使肉毒碱缺乏,长链脂肪酸氧化障碍,进而发生脂肪肝。
5.2.2.2 肝脏排泄解毒功能障碍(www.xing528.com)
肠道产生的氨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清除出体外。重症肝炎时,鸟氨酸循环障碍,血氨升高;蛋白质代谢障碍,血中氨基酸成分失衡,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BCAA/AAA)比值下降;血中假性神经传导介质增多。这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是发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重症肝炎时肝脏库否细胞功能障碍,使免疫功能下降,加上营养障碍,极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而产生内毒素血症,加重肝细胞的损伤;重症肝炎时,肝细胞因炎症发生肿胀、坏死致摄取、转化脂溶性胆红素功能障碍而发生潴留,毛细胆管阻塞,毛细血管与肝血窦相通,可使部分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结果出现肝性黄疸,因肝细胞合成酶蛋白障碍,临床上即出现胆酶分离。
5.2.2.3 维生素、水、盐代谢障碍
肝脏是人体内含维生素、泛酸和叶酸最多的器官,是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的主要储存场所。重症肝炎时胆汁酸盐分泌减少或淤胆,致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致出血倾向,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反过来又影响肝功能的恢复。重症肝炎时激素代谢异常可直接影响与其密切相关的水、盐代谢,常见低Na+、低K+、低Ca2+血症。发生低Na+血症的原因是由于血容量减少,反射性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肝对醛固酮灭活能力又减弱。另外,限钠使摄入减少,消化道吸收钠障碍,利尿又使排钠过多,再有Na+、K+、H+的异常分布,腹水病人体内30%的钠潴留于腹水中,肝细胞Na+-K+ATP酶功能障碍,细胞外液Na+进入细胞内。糖代谢异常,细胞内K+释出,Na+进入低渗状态的细胞内也是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之一。低钠血症又可加重消化道症状。重度低钠血症(Na+<110 mmol/L)的病死率可高达77%。低钾主要是由于厌食、钾摄入少,利尿排钾过多、低钾血症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可使血中NH4+转化为NH3和H+,导致血氨增多,引起或加重肝性脑病。另外,低钾引起脑细胞内外K+、H+交换,进入脑细胞内的H+与NH3结合形成NH4+,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引起肝性脑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