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1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及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地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
3.7.1.2 病因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以下几个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遗传因素 骨密度及骨代谢与遗传因素有关,孪生子的研究表明,70%骨量取决于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大,而遗传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
2.营养失衡 长期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长期进食高纤维素的食物及厌食、偏食习惯的人都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
3.机械因素 肢体废用、肢体长期固定、不负重,均可引起局部骨质疏松。
4.疾病因素 很多骨关节病变,如骨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或某些骨肿瘤可引起病灶周围弥漫性继发性的脱钙和骨质疏松。
5.不良嗜好 长期酗酒、吸烟及嗜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乐等。
6.服用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利尿剂、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剂及接受化疗等。
7.激素失调 中老年人性激素(雌激素)分泌减少、钙调节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分泌失调,使骨代谢紊乱。
3.7.1.3 发病机制
1.骨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系统包括骨、软骨及附属结构,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构成机体坚硬的骨架结构,并构成一定形状的腔隙保护人体的重要器官;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骼腔内的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骨是体内钙和磷的储存库,调节钙、磷代谢。骨骼由外层致密的皮质骨和内层小梁骨(松质骨)构成。皮质骨占骨总量的80%,主要位于长骨骨干,松质骨占20%,位于脊椎、骨盆和骨的干骺端。骨组织中细胞占2%~5%,其中重要的是骨细胞,包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矿物质约占成人骨干重的65%,其中钙占37%~40%,磷占50%~58%,磷酸盐占2%~8%,此外还有少量钠、钾、镁等。骨的有机质中主要是骨胶原,它占有机成分的90%。还有一类非胶原蛋白质,约占10%,如骨钙蛋白,具有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
2.骨重建过程 骨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骨发育成熟后,在一生中不断进行骨重建,以保持骨组织的自身修复。骨重建过程,首先是骨吸收,破骨细胞分泌溶酶体酶,移去一定量的骨组织。骨吸收阶段为1~3周。骨吸收完成后1~2周,骨形成才开始,包括类骨质的合成与分泌及类骨质的矿化两个阶段。骨重建周期持续2~3个月,但老年人可达6个月。在稳定状态下,骨吸收量等于骨形成量。
3.骨量的获得与丢失 人一生中骨量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骨量上升期,出生后骨量不断增长,在30~35岁达到骨峰值;第二阶段为骨代谢平衡期,女性自30~50岁(绝经期),男性自30~70岁;第三阶段为骨量减少期。青春期是骨量发育的关键时期。
4.骨峰值 骨峰值越小,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3.7.1.4 分类
1.原发性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不久的女性(多在51~65岁),为高转换型,即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很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多见脊柱和桡骨远端;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多见65岁以后的老年人,为低转换型,即骨吸收和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主要侵犯椎体和髋骨及长管状骨干骺端。原发性老年型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2.继发性 常继发于其他疾病或长时间服用某些药物,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血液病(骨髓瘤、白血病),胃肠道疾病,长期卧床、制动等;药物如类固醇激素等。
3.特发性 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多数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
3.7.1.5 临床表现(www.xing528.com)
骨质疏松症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到中期以后则会出现疼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
1.疼痛 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以腰背痛为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晨起时最明显,弯腰、肌肉运动、咳嗽等时加重,以后腰背痛可转为持续性。其他依次为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上臂,主要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消失及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所引起。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骨质疏松时椎体骨量丢失明显,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强度减弱,易致椎体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 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一椎体缩短约2 mm,身长平均缩短3~6 cm。
3.骨折 退行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性骨折多由轻度外伤引起,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易发生骨折。骨折好发部位是胸腰椎体、桡骨远端和股骨颈部位。髋部骨折危害最大,据报道50%会致残,病死率可达10%~20%。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3.7.1.6 诊断
1.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检查:X线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才能有X线阳性所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或消失、骨小梁的间隙增宽、骨结构模糊、椎体双凹变形或前缘塌陷呈楔形变等。
(2)超声波(USA):可测定骨密度和骨强度。与DXA法相关性良好,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害、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3)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线束滤过式脉冲开头技术可获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射线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BMC)、面积(AREA)、BMD。该仪器可测定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可达到0.62%~1.3%。对人体危害较小。此法较准确、重复性好,在我国各大城市已逐渐开展。
2.骨活检 各种无创伤性的骨密度测定仅能反映全身或局部的矿化骨含量,而骨活检能较准确地了解骨和前骨质的量、质、结构、骨细胞的数目、功能及骨转化和重建情况。故骨活检作为一种安全易行、创伤小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和科研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实验室检查
(1)碱性磷酸酶(AKP):AKP为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AKP活性高可反映成骨细胞活跃,测同功酶骨AKP较敏感。骨更新率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如畸形骨炎、先天性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及氟骨症等显著升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约60%骨AKP升高,老年骨质疏松骨AKP变化不显著。
(2)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的敏感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TRAP增高不显著。
(3)血、尿骨矿物质成分的检测
1)血清总钙:正常人血清总钙值2.1~2.75 mmol/L(8.5~11 mg/dl),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钙一般在正常范围。
2)血清无机磷:正常成人血清无机磷总量是0.87~1.45 mmol/L(2.7~4.5 mg/dl),儿童1.45~1.78mmol/L(4.5~5.5mg/dl)。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血磷上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磷一般正常。
3)血清镁:肠道对镁的吸收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清镁均下降。
4)尿钙、磷、镁的测定:是研究骨代谢的重要参数,通常测定包括24小时尿钙、磷、镁,每克肌酐排出的尿钙、磷比值。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尿钙、磷在正常范围,尿镁略低于正常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