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生素K缺乏症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维生素K缺乏症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生素K的缺乏将导致凝血功能失常,而出现出血。据相关文献报道,90%以上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凝血酶原检测是维生素K缺乏的可靠证据。

维生素K缺乏症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K1(从植物中提取)和K2(从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肠内细菌合成);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即K3和K(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为重要。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是4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K的缺乏将导致凝血功能失常,而出现出血。维生素K缺乏症(vitamin K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本病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期,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而母亲不吃蔬菜的小儿,尤以新生儿期出血为多见。

2.3.3.1 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不足,从而引起出血。根据发病的早晚分成以下3种类型。

1.早发型 多见于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在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即可出现,常导致致命性出血。发病原因有以下2种。

(1)母体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K经胎盘转运不足:经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部分新生儿脐血中维生素K缺乏。

(2)孕期药物影响: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及合成的药物能导致新生儿期维生素K缺乏。如果长期应用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的药物,如广谱抗生素和肠道内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能抑制肠道内寄生的非致病菌,减少肠道内维生素K的合成,导致维生素K的缺乏。口服抗凝药物如双香豆素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与维生素K竞争,减少凝血酶原在肝脏内的合成:孕妇服用抗惊厥药物后,可经胎盘输送,并以类似抗凝药物的作用来抑制维生素K的生成,引起新生儿维生素K的缺乏。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也能抑制维生素K2的肠内合成,并且因为维生素K、K2均为脂溶性物质,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能影响其吸收。

2.经典型 生后2~3天发病,早产儿可迟2周。其原因为以下3种。

(1)单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已得到公认,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但由于人乳中含维生素K的量极低,初乳中几乎不含维生素K,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平均为15μg/L(牛奶中含量为60μg/L)。另外,母乳含有多种抗体,这些抗体有利于抵抗婴儿肠道和呼吸道的感染,但同时也抑制了肠道内能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脆弱杆菌和某些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如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未给予适当量的维生素K补充,很容易导致维生素K缺乏。据相关文献报道,90%以上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

(2)吸收利用功能不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胆汁分泌有限,且胆汁中胆酸含量低,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这在患有肝胆系统疾病的婴儿,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和胆汁淤积等时更常见。再者新生儿及早产儿肝脏功能未发育成熟,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不足,以致维生素K依赖因子生成减少。

(3)体内合成减少: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几乎无细菌,维生素K合成不足。

3.迟发型 多发生于出生后1个月。发病原因有以下4种。

(1)摄入不足:新生儿摄奶量少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如长期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未添加含维生素K丰富的蔬菜、水果,均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

(2)吸收不良:因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切除、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引起的小儿肠道吸收不良,均可引起维生素K吸收障碍,以及胆道阻塞、胆瘘等胆道梗阻性或胆汁缺乏性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

(3)利用障碍: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均可影响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

(4)合成减少:肠道细菌也可合成部分维生素K,在婴儿于肠道菌落出现后,维生素K缺乏则明显减少,长期应用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细菌的生长。

2.3.3.2 临床表现(www.xing528.com)

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表现。早发型者可有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出血。经典型者往往首发症状是脐带出血及胃肠道出血。不能用脐带结扎不良来解释的脐部出血,轻者为渗血,重者则出血不止。胃肠道出血则表现为不同程度吐血和便血。皮肤出血多见于分娩时挤压处,轻者为瘀点和紫癜,重者可形成大片瘀斑和血肿;也可见于采血及注射部位、术后伤口处渗血不止。颅内出血较少见,但早产儿由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往往预后不良。迟发型者约90%以上见于单纯母乳喂养儿,单纯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人工喂养儿的15~20倍,如合并腹泻、使用抗生素、肝胆疾病,以及长期禁食患儿更易发生,常见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隙、硬膜下、硬膜外出血为多见,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临床上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及颅内高压的表现,表现为高声尖叫、频繁呕吐、反复抽搐,严重的患儿可出现昏迷。同时可伴有出血性贫血

2.3.3.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主要通过检测凝血因子及活性来间接反映维生素K的缺乏。凝血酶原检测是维生素K缺乏的可靠证据。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多数超过正常对照的2倍,轻度维生素K缺乏仅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无临床出血倾向。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和凝血因子Ⅱ、Ⅶ、Ⅸ、X因子活性明显降低。通常第Ⅶ因子首先降至最低,第Ⅶ因子减低后凝血酶原水平随即下降,但较缓慢,第Ⅸ、Ⅹ因子也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必要时可行维生素K的浓度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检测。

如疑有颅内出血者应进行B超、CT或MRI检查,以了解出血情况。

2.3.3.4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儿的喂养情况及辅食添加情况。多见于单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未接受过维生素K的预防。

2.观察病情 新生儿出血症多见于出生后1~7天,以胃肠道出血为多见,病情较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出血时间均正常,给予维生素K治疗效果良好,数小时或24小时后出血倾向明显好转。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大多表现为颅内出血、烦躁不安、脑性尖叫、拒奶、嗜睡体检发现前囟饱满,颅缝增宽,Moro反射、觅食反射消失。不伴有其他部位出血的患儿,易误诊为颅内感染,而迟发性出血症表现为突然起病,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贫血发展迅速而严重,故可与颅内感染相鉴别。

3.实验室检查 PT、KPTT延长,PIVKA-Ⅱ阳性,血清维生素K浓度低下或测不到,血小板和出血时间正常。当颅内出血时,脑脊液检查呈现均匀一致的血性和皱缩红细胞,但脑脊液检查正常也不一定完全排除此病,且病情危重者不宜进行该项检查。

4.其他 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有B超、CT及MRI检查,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范围,还可随访疗效,进行预后判断。给予补充维生素K制剂后出血得到控制。

2.3.3.5 治疗

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注射维生素K 2 mg,可迅速改善出血,胃肠道出血者应暂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根据失血情况适当纠正贫血,严重者可输全血或血浆10~20ml/kg。如有颅内出血,首先要加强护理,保持安静,维持气道通畅,抬高头、肩部,延迟喂奶,适当控制补液;如有高声尖叫、频繁呕吐、反复抽搐等表现,应对症止惊,降低颅内压,恢复脑细胞功能;严重者可手术清除血肿。

2.3.3.6 预防

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应从孕期开始,分娩前数周即可口服维生素K 20 mg,可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乳母应多吃蔬菜、水果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含量。

自从1961年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提出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肌注维生素K1 0.5~1 mg作为预防新生儿出血以来,维生素K1用来预防和根治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荷兰Comelissen EA等实验证明,在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周口服维生素K1mg可有效纠正维生素K缺乏且不会引起维生素K在体内的积聚。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足月产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口服或肌注维生素K 1 mg;早产儿、低体重儿及难产儿均需在产后6小时内肌注维生素K 1 mg;因脂肪吸收不良而有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危险性的新生儿需每日口服维生素K 1 mg或每月肌注维生素K1次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我国林良明等于2002年报道中国7省协作对19751例活产婴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采用给婴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 mg,以后每隔10天1次,服满3个月,共10次,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有相当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