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碳水化合物与运动:现代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碳水化合物与运动:现代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身体处于何种活动状态,碳水化合物均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食物中缺乏碳水化合物,机体就会加速消耗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从而影响人体的功能状态和运动能力。因此,人体合理的碳水化合物供给与机体运动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碳水化合物与运动:现代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无论身体处于何种活动状态,碳水化合物均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食物中缺乏碳水化合物,机体就会加速消耗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从而影响人体的功能状态和运动能力。因此,人体合理的碳水化合物供给与机体运动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11.9.2.1 碳水化合物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

1.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的能量绝大部分由碳水化合物供给,长时间、小强度运动时,也首先利用糖氧化供给能量,当可利用的糖耗竭时,才动用脂肪或蛋白质供给能量。运动中,肌肉摄取的糖量可达安静时的20倍或更多。糖容易氧化且氧化完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增加体液的酸度。糖氧化时耗氧量少,在消耗等量氧的条件下,糖的产能效率比脂肪高4.5%,这一优点在氧不足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有时可成为比赛时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2.延缓疲劳出现 多年来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公认,其关键在于肌肉内ATP不断合成的最终能量来源是糖和脂肪。很多实验研究提出,运动前、中、后补糖有提高耐力的作用。摄取糖对提高运动能力与运动中糖的可利用度和糖的氧化率有关。此外,摄糖对预防神经低血糖症有有益的作用。研究表明,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耐力项目运动员(如马拉松、铁人三项、长距离骑车或游泳等,运动时间在45分钟到2小时以上的训练或比赛)的运动能力,而且对高强度持续3~6分钟的间歇性运动(如球类)或高强度的冲刺性运动也有作用。补糖的强力作用机制仍不很清楚,可能与肌肉内的高利用度有关。

3.抗酮体生成 因为糖可减少脂肪酸的分解,也即有减少酮体生成的作用。

4.节约蛋白质 机体糖充足时,糖首先被动用,因此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

5.增加饱腹感 摄入含糖食物,容易增加饱腹感,尤其是吸收缓慢和抗消化吸收的糖,如血糖生成指数低的糖和抗性淀粉,更能延长饥饿到来的时间。

11.9.2.2 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意义

体内的糖储备包括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三类。肌糖原全身共约250 g,是糖储备的最大部分。肝糖原总计为75~90 g,血糖全身仅5~6 g。体内糖储备的总量为300~400 g。在超过1小时的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自行车滑雪、马拉松、铁人三项、足球、冰球、网球等,可使体内糖储备耗竭。(www.xing528.com)

糖原耗竭可影响运动的能力,特别是耐久力。运动前或运动中适量补充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并可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运动前补糖可增加体内肌糖原、肝糖原储备和血糖的来源。运动中补糖可提高血糖水平、节约肌糖原、减少肌糖原耗损以延长耐力时间。运动后补糖是为了加速肌糖原的恢复和能量恢复。运动前体内肌糖原含量高,运动到衰竭的时间(即耐久力)延长。

11.9.2.3 补糖的方法与措施

1.运动前、中、后的补糖 运动前,可在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至总能量的60%~70%(或10 g/kg),也可采用改良的糖原负荷法(即在赛前一周内逐渐减少运动量,直至赛前一天休息,同时逐渐增加膳食中的含糖量至总能量的70%);或在赛前1~4小时补糖1~5 g/kg(赛前1小时补糖时宜采用液态糖)。一般认为,运动前补糖有利于扩大体内糖池,增加糖的可利用度和氧化率,因此仍主张在运动前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多补充糖。

运动中,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 g/h或1 g/min;可以采用含糖饮料,少量多次饮用;也可以在运动中使用易消化的含糖食物(如面包蛋糕巧克力)等。

运动后,内源性糖原明显耗损应优先恢复。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补糖50 g,以后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含量高,可使存入肌肉的糖达到最大量,补糖效果最佳。补糖量为0.75~1.0 g/kg,24小时内补糖总量达到9~16 g/kg(为500~600g糖)。

2.补糖类型 葡萄糖吸收最快,最有利于合成肌糖原;果糖吸收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修饰,其合成肝糖原的量约为葡萄糖的3.7倍,果糖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较小,因此不抑制脂肪酸的动员,但使用量大时,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用量不宜超过35 g/L,并应与葡萄糖联合使用。低聚糖一般由3~8个单糖组成,甜度小,其渗透压低(为葡萄糖的1/4),吸收速度比单糖和双糖慢,因此可通过补充低聚糖,使运动员获得较多的糖。淀粉类食物含糖量为70%~80%,但释放慢,因此不会引起血糖或胰岛素的突然增加,淀粉类食物除了含有复合糖外,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可在赛后稍为靠后的饮食中加强。由于个体对摄糖的反应变异很大,建议应当先让运动员试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及口感的饮料,以选择赛前或赛中使用的糖饮料。此外,补充糖时附加蛋白质,会增加血浆胰岛素反应,从而增加运动后糖储备。

11.9.2.4 运动员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

运动员摄取平衡的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60%左右,美国一般推荐至少应摄取50%~55%。有些权威专家建议,进行长时间运动时应增加糖的摄入量,达总能量的65%,大强度耐力训练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60%~70%,中等强度运动时为50%~60%,缺氧运动项目为65%~70%。我国学者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为总能量的55%~65%,耐力项目可以增加到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