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温环境下的维生素需求量及提高耐受性的研究

低温环境下的维生素需求量及提高耐受性的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极地区及我国东北地区的营养调查表明,低温环境下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低温下人体内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变化较大。给低温地区生活人群补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Dugal用猴作实验表明,维生素C可增强猴的耐寒性,在-20℃条件下,给予维生素C 325 mg者,其直肠温度下降程度小于给予维生素C 25 mg者。有人对19~25岁水手做过实验观察,认为寒冷条件下膳食中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应为96.9 mg/d。

低温环境下的维生素需求量及提高耐受性的研究

北极地区及我国东北地区的营养调查表明,低温环境下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与温带地区比较,增加量为30%~35%。有关脂溶性维生素对机体暴露在寒冷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寒冷环境中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降低。维生素A也影响机体对寒冷的耐受,缺乏维生素A的大鼠在5℃环境中存活时间缩短。在5℃下生活动物需要补充视黄酸100μg才能长期存活,而在25℃时只需要5μg。氧化磷酸化过程也需要充足的维生素A。寒冷地区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宜为1500 μg/d。由于日照较短,户外活动也减少,寒冷地区居民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血清中维生素D下降,如常温下血清中25-(OH)2D3为30~40 ng/L,而在低温下则降至15~20 ng/L,宜补充维生素D 10 μg/d。

低温下人体内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变化较大。随着低温下能量消耗的增加,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需要量也增加。烟酸、维生素B6及泛酸对机体暴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国东北地区曾进行过人群的维生素C饱和试验,发现使机体达到饱和所需维生素C的量比温热带地区明显增多。给低温地区生活人群补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有人报道,维生素C有缓和肾上腺对低温应激反应的作用,能使直肠温度下降减缓。Dugal用猴作实验表明,维生素C可增强猴的耐寒性,在-20℃条件下,给予维生素C 325 mg者,其直肠温度下降程度小于给予维生素C 25 mg者。中村的人体实验也得到同样结果。低温环境可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下降和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在低温条件下血中维生素C含量水平以保持在10mg/L为宜。有人对19~25岁水手做过实验观察,认为寒冷条件下膳食中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应为96.9 mg/d。而美国、加拿大对北极地区工作人员主张供给维生素C 500 mg/d。(www.xing528.com)

专家建议寒冷地区居民的维生素B1参考摄入量为2~3 mg/d、维生素B2 2.5~3.5 mg/d、烟酸15~25 mg/d、泛酸10~15 mg/d、维生素B122~3μg/d、叶酸1~2 mg/d、生物素200~300μg/d、胆碱0.5~1 g/d、α-生育酚15~20 mg/d、维生素K 200~300μg/d、必需脂肪酸5~6 g/d。此外,寒冷地区因条件的限制,蔬菜水果供给通常不足,维生素C应额外补充,补充量为70~120 mg/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