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1 感官功能
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味觉及嗅觉常常有明显的下降,这一状况在70岁左右更为严重。这些感官功能的下降可减少食物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和愉悦感,致使老年人饮食量减少而引起营养不良。一些研究认为,味觉敏感性的下降归因于舌头上味蕾的减少,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对某些特别味道(比如甜和咸)的敏感性下降。嗅觉也很重要,因为食物吃到嘴里之前其气味能给人提供可食用的信息,当嗅觉减退时对食物就变得没那么有滋味了。嗅觉和味觉的减退常会使老年人不自觉地摄盐较多或吃更多的甜食。
视觉也会随着年龄而改变,从而使老年人购买和准备食物变得困难。老年性白内障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高龄老人中有一半因患有白内障而导致视觉障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视觉障碍的另一个常见原因,也是美国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氧化损伤导致视网膜黄斑、视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损害,视觉减退,最终导致失明。氧化损伤既可引起黄斑变性又能引起白内障,而含有抗氧化物质的饮食有助于延缓或预防这些眼科疾病。
7.2.3.2 消化系统
牙齿松动、脱落和牙周病使老年人的咀嚼能力下降。有报道称,65~74岁年龄组约有57%的人失去了所有的牙齿。老年人胃肠黏膜萎缩变薄、血管减少、蠕动和输送食物的能力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酶活性降低,影响了黏膜细胞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胃分泌物的减少还会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水平,也会降低铁的溶解进而影响其吸收。结肠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老年性便秘。因此,摄入适当的食物纤维和足够的流质食品是需要的。
老年人肝实质细胞减少,肝重逐年下降。以肝重占体重的百分比计,中年时期约为2.5%,而老年期下降至1.6%,肝血流量也随年龄增高而下降,从而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老年人胆囊黏膜萎缩、肌层肥厚,弹力纤维减退、弛缓,易发生胆囊炎症和胆道结石。
7.2.3.3 心血管系统
已有研究证实心肌细胞中的脂褐质从45岁开始逐渐增多,老年人心肌中脂褐质积聚明显高于年轻人。同时,由于脂质代谢的改变,肺功能减退所致氧分压的降低以及动脉化学组成的改变等因素使老年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微循环血流量下降,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功能减退和结构性损伤。心肌收缩力逐渐减弱,若以20~30岁时的心排血量为100%,则60~70岁时的心排血量为65%,而90岁时仅为50%。血流总循环时间也延长,如60~70岁和70~80岁时的血流总循环时间分别为20~30岁时的122%和137%。
7.2.3.4 神经系统(www.xing528.com)
大脑由约150亿个脑细胞构成。自性成熟开始,脑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至60岁以后可减少10%~25%。脑血流量也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可下降约10%。有学者认为是由于特定部位的神经元或突触的选择性损失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脑细胞缺氧、脑神经介质合成能力减退所致。因此,老年人的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下降,动作的协调性变弱,容易疲劳,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易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7.2.3.5 泌尿系统
肾实质细胞从30岁起每10年下降约10%。自20~90岁,肾血流量下降约53%。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明显衰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也减弱,从而减缓了消除代谢废物的速度,肾脏浓缩尿的功能也变差,水平衡处于一种不精确的调控状态。另外,口渴的系统调节机制也不灵敏,有时由于失禁的问题或不愿意在夜晚起床,令老年人宁可不喝足够的水。因此,老年人更容易有脱水的危险,除非有意识地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平衡。脱水的结果可出现唇干、眼睛凹陷、头昏眼花、易烦躁、体温增加和低血压等。
7.2.3.6 免疫系统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外周血中T细胞减少,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有较高的感染机会,例如肺炎和伤口感染。某些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营养不良引起的免疫功能减退相类似,尤其是蛋白质、锌、维生素A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低下。但是,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是否主要由营养不良引起尚不能确定。有研究显示,改善老年人的膳食和营养对增强其免疫功能有一定意义。
7.2.3.7 运动系统
老年人机体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实质细胞明显减少,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结缔组织也出现退行性改变。其表现为肌力减退,负荷能力下降,肌张力增高,如手指微颤、运动协调性差,部分老年人还可出现步行障碍。此外,老年人骨骼密度逐渐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易于造成骨折,女性比男性更为明显,发生年龄也较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