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营养学:应用营养监测数据的成果

现代营养学:应用营养监测数据的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1概述6.1.1营养监测的定义6.1.2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的区别6.1.3营养监测的特征6.1.4营养监测的目的6.1.5营养监测对信息的要求6.2营养监测的内容6.2.1确定营养监测目的6.2.2监测人群的确定和监测点的选取6.2.2.1选择监测人群6.2.2.2选取监测点6.2.3确定监测指标6.2.3.1选择指标应考虑的问题6.2.3.2营养监测常用指标6.3

现代营养学:应用营养监测数据的成果

6.1 概述

6.1.1 营养监测的定义

6.1.2 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的区别

6.1.3 营养监测的特征

6.1.4 营养监测的目的

6.1.5 营养监测对信息的要求

6.2 营养监测的内容

6.2.1 确定营养监测目的

6.2.2 监测人群的确定和监测点的选取

6.2.2.1 选择监测人群

6.2.2.2 选取监测点

6.2.3 确定监测指标

6.2.3.1 选择指标应考虑的问题

6.2.3.2 营养监测常用指标

6.3 营养监测系统的建立

6.3.1 营养监测系统功能定位

6.3.2 营养监测系统的建立

6.3.2.1 组织机构

6.3.2.2 所需资源及人力

6.3.2.3 监测系统需要的器材

6.3.2.4 营养监测系统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

6.3.2.5 监测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培训

6.3.2.6 监测系统的回顾和评价

6.3.3 营养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6.4 监测数据的来源

6.4.1 营养监测的数据类型

6.4.1.1 资源参数

6.4.1.2 结果参数

6.4.1.3 流程参数

6.4.2 数据的收集方式

6.4.3 数据收集的途径

6.4.4 营养监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6.4.4.1 监测资料质量控制的标准

6.4.4.2 监测资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6.4.5 监测数据的管理

6.4.5.1 原始数据的核查与录入

6.4.5.2 数据库的建立(www.xing528.com)

6.4.5.3 资料的保管

6.5 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6.5.1 资料的分析

6.5.1.1 资料分析的目的

6.5.1.2 资料分析的方式与机构

6.5.1.3 资料分析的方法与手段

6.5.2 信息的传播

6.5.3 信息的利用

6.5.3.1 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的监测

6.5.3.2 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

6.5.3.3 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价

6.5.3.4 食物成分和营养素数据库

6.5.3.5 影响食品供应的决定因素

6.6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营养监测

6.6.1 美国的营养监测

6.6.1.1 概述

6.6.1.2 几个监测系统介绍

6.6.2 泰国的食物营养监测体系

6.6.2.1 儿童营养监测项目

6.6.2.2 学生营养监测项目

6.6.2.3 农村发展信息系统

6.6.2.4 以社区为基础的最低需求监测系统

6.6.2.5 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

6.6.2.6 追踪和评价消除缺碘和缺铁项目的监测系统

6.6.3 中国食物营养监测系统

6.6.3.1 四次营养调查

6.6.3.2 食物营养监测系统

6.6.3.3 其他监测项目

6.6.4 其他国家的营养监测

6.7 营养监测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6.7.1 制定国家及地区规划和政策

6.7.2 项目监控与评价

6.7.3 食品短缺的及时告警

6.7.4 确定问题与宣传动员

6.7.5 监测结构调整政策的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