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1 肉碱的命名、结构及理化性质
肉碱(carnitine)又名肉毒碱、维生素BT,是体内调节代谢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人体可以合成。一般能满足机体需要,所以不属维生素。近年来,有人认为它属条件必需营养素。肉碱的化学名称为L-β-羟-γ-三甲基氨基丁酸,分子式是(CH3)3 N+CH2CH(OH)CH2COO-,相对分子质量为161.2。自然界中的肉碱有左旋(L)、右旋(D)2种形式,只有左旋肉碱具有生理活性,右旋肉碱是左旋肉碱竞争性抑制剂。
左旋肉碱为白色粉末,易吸潮,稳定性较好,可在pH值3~6的溶解中放置1年以上,能耐200℃以上的高温,它的组合键和官能团具有较好的溶水性和吸水性。
6.4.2.2 肉碱的生化代谢
人体内肉碱有两种来源,即来源于食物(75%)和体内合成(25%)。食物中的外源性肉碱在肠道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途径被吸收,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并转化为脂酰肉碱。人体可利用赖氨酸与蛋氨酸作原料,由肝与骨骼肌合成肉碱,合成过程还需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铁等营养素参与。机体摄入蛋氨酸与赖氨酸以及维生素B6不足,则合成减少。食物中的肉碱不论游离的或酰化的都易于吸收。体内总量约为100mmol,每天大约更新5%。血浆中有游离与乙酰化两种形式,含量男性为36~83 μmol/L(游离肉碱27~67 μmol/L),女性为28~75 μmol/L(游离肉碱21~59 μmol/L)。
游离肉碱与乙酰肉碱均可由尿排出,排出量男性为300~530μmol,女性为200~320 μmol。其游离肉碱占30%~50%。
6.4.2.3 肉碱的生理功能(www.xing528.com)
1.携带脂酰辅酶A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的中介物 在线粒体内脂肪酸链可延长或去饱和,或者脂酰CoA经β氧化分解成乙酰CoA,后者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供能。由于肉碱的转运作用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而脂肪酸氧化可以提供较多的ATP,因此肉碱可以有抗疲劳、降低血脂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2.维持膜的稳定、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左旋肉碱有利于正常或异常代谢,而使积聚在线粒体和组织的脂肪酰基的清除,保证线粒体内游离CoA的恒定,排除机体因脂肪酰基积聚而造成的代谢毒性作用,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左旋肉碱也可通过防止铁螯合物的形成而捕捉自由基,起到次级抗氧化防御屏障的作用。
3.其他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肉碱尚有改善心肌功能和延缓脑细胞衰老的作用。
6.4.2.4 肉碱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肉碱广泛存在于酵母、奶、肝,尤其是肉类食品。混合膳食者每天摄入肉碱100~300 mg,严格素食者可能仅为前者的1/10,但血浆水平仍可维持正常。素食引起肉碱缺乏一般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发生,因为此时体内缺乏蛋氨酸与赖氨酸作原料。先天性的肉碱缺乏症已有报道,是一种肉碱进入肌细胞、穿过肠黏膜以及肾小管重吸收的转运障碍。早产儿、全人工喂养的婴儿,以及长期胃肠外营养的病人,由于合成酶系尚未发育完善,或合成原料不足而缺乏,血中三酰甘油与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必须注意补充。中国民间冬天进食狗肉可以御寒强身的说法,从营养学看有一定科学道理,已知狗肉的肉碱含量比猪肉高出许多倍,对于平日营养状况欠佳的人,进食狗肉不仅补充了动物蛋白,还补充了大量肉碱,促进了体内物质代谢,因而能强壮身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