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吸收的部位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甘油(2~4 C)及中链(6~10 C)脂肪酸易被肠黏膜吸收,并直接进入门静脉。一部分未被消化的由短链及中链脂肪酸构成的三酰甘油,被胆汁酸盐乳化后也可被吸收。吸收后在肠黏膜细胞内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长链脂肪酸(12~26 C)、2-单酰甘油及其他脂类消化产物随微团吸收入小肠黏膜细胞。长链脂肪酸在脂酰CoA合成酶(fatty acyl CoA synthetase)催化下,消耗ATP生成脂酰CoA。脂酰CoA可在转酰基酶(acyltransferase)的作用下,将单酰甘油、溶血磷脂和胆固醇酯化生成相应的三酰甘油、磷脂及胆固醇酯,它们再与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构成乳糜微粒(chylormicrons,CM),通过淋巴最终进入血液,被其他细胞所利用。
由于胆固醇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关于胆固醇代谢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血浆内胆固醇的总水平主要取决于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但限制消化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仍是控制血浆胆固醇的主要途径。(www.xing528.com)
已知影响胆固醇吸收的主要因素有:①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量多吸收也多,但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具有防止高胆固醇饮食引起高脂血症的能力。②食物中的脂肪有增进胆固醇吸收的作用。如果食物缺乏脂肪,则胆固醇几乎不能吸收,这是因为胆固醇在纯胆盐微粒中很难溶解。③胆盐的含量。凡能降低或消除胆盐的物质,均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因为胆固醇的吸收依赖于胆盐。④各种植物固醇,如豆固醇、β-谷固醇,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植物固醇本身不能被吸收,但可掺入微胶粒中,一对一地竞争性抑制胆固醇掺入,因此大量食入时,妨碍胆固醇的吸收。⑤肠黏膜载脂蛋白的含量。抑制肠黏膜载脂蛋白合成的因素均可妨碍乳糜微粒的形成,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此外,肠内细菌能使胆固醇还原为不易吸收的类固醇,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肠内细菌,可增加胆固醇的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