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科克雪花曲线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科克雪花曲线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然后在每边再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三角形,按上述方法,重复画出越来越小的正三角形.左图是瑞典数学家科克于1904年创造出的一种用几何图形描述雪花的方法,人们把它叫作“科克雪花曲线”,它具有无穷大的周长和有限的面积.知能概述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特殊性体现在边、角、对称性,以及如下性质: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和是一个定值,等于一边上的高.利用特殊角或线段构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科克雪花曲线

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然后在每边再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三角形,按上述方法,重复画出越来越小的正三角形.左图是瑞典数学家科克于1904年创造出的一种用几何图形描述雪花的方法,人们把它叫作“科克雪花曲线”,它具有无穷大周长和有限的面积.

知能概述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特殊性体现在边、角、对称性,以及如下性质: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和是一个定值,等于一边上的高.

利用特殊角或线段构造等边三角形,进而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是解相关问题的常用技巧.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

问题解决

例1 如图,已知六边形ABCDEF的各个内角等于120°,AB+AF=5,AF+FE=6,AB=CD,则六边形ABCDEF 的周长为________.

(重庆市竞赛题)

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卡尔·韦克

莫利定理

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三等分,则与每边相邻的两条三等分线的交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一结论由著名数学家莫利发现,被誉为自欧几里得以来所发现的最为优美的定理.

解题思路 通过向外补形,把六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四边形问题加以解决.

例2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点O是△ABC的中心,∠FOG=120°,绕点O旋转∠FOG,分别交线段AB,BC于点D,E两点,连接DE,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OE;②S△ODE=S△BDE;③四边形ODBE的面积始终等于;④△BDE周长的最小值为6.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解题思路 四边形ODBE是一特殊四边形,这是解题的基础;对于④,代数化或关注特殊情形.

例3 如图,△ABC中,∠B=60°,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连CE,DE,若CE=DE,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 只需证明AB=CB.条件AE=BD,CE=DE能导出什么结论?延长BD至F,使DF=BC.

例4 (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BC,点D在线段AB上,E是直线BC上一点,且∠DEC=∠DCE,若∠A=60°(如图①).求证:EB=AD;

(2)若将(1)中的“点D在线段AB上”改为“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1)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若将(1)中的“若∠A=60°”改为“若∠A=90°”,其他条件不变,则的值是多少?

对于比较困难的几何问题,需要把分散的条件加以集中,使隐含的条件加以显现,通过简单的几何变换,常可以达到转化的目的.

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有:

(1)从边入手;

(2)从角入手;

(3)从边、角入手.

(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解题思路 对于(1),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解决(1)的方法恰当迁移至问题(2)、(3)是解题的关键

例5 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a.

探究1 如图①,过等边△ABC的顶点A,B,C依次作AB,BC,CA的垂线围成△MNG.

求证:△MNG是等边三角形且

探究2 在等边△ABC内取一点O,过点O分别作OD⊥AB,OE⊥BC,OF⊥AC,垂足分别为D,E,F.

(1)如图②,若点O是△ABC的重心,我们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到两个正确结论(不必证明):

结论1 OD+OE+OF=a;

结论2 AD+BE+CF=a.

(2)如图③,若点O是等边△ABC内任意一点,则上述结论1,2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探究1的结论对于探究2的结论2起到了提示作用,构造等边三角形将AD+BE+CF转化为OD+OE+OF的情形.

图④

例5揭示了等边三角形的几个重要性质.

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O为其内任意一点,OD⊥AB于D,OE⊥BC于E,OF⊥AC于F,则:

(1)OD+OE+OF为一定值;

(2)AD+BE+CF=,为定值;

(3)S△ADO+S△BEO+S△CFO,为定值.

你有不同于例5的证法吗?

探究1 略

探究2 结论1,2仍然成立.证明如下:

如图④,过点A,B,C依次作边AB,BC,CA的垂线围成△MNG,则△MNG为等边三角形且MN=,过点O分别作OD′⊥MN于D′,OE′⊥NG于E′,OF′⊥MG于F′,由结论得OD′+OE′+OF′=

又四边形ADOF′为矩形,∴OF′=AD.

同理OD′=BE,OE′=CF.

∴AD+BE+CF=OF′+OD′+OE′=

例6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顶角A=20°,在边AB上取点D,使AD=BC,求∠BDC的度数.

(“祖冲之杯”竞赛题)

分析 虽然80°,20°,80°并不是特殊角,但是它们的差却为60°,60°使我们联想到等边三角形,由此找到解题突破口.

解法1 如图①,以BC边为边在△ABC内作等边△BCO,连AO,由图形的轴对称知,△ABO≌△ACO.

∴∠BAO=∠CAO=10°,∠ABO=20°,∠AOB=∠AOC=150°.

又BO=BC=AD,

∴△ACD≌△BAO,

∴∠ADC=∠AOB=150°.

∴∠BDC=30°.

图①

解法2 如图②,以AC为边作等边△ACE,连DE,则∠BAE=80°,AC=AE=CE.

∵AD=BC,∠B=∠DAE=80°,

AB=AC=AE,

∴△ADE≌△BCA,

∴∠AED=20°,∠ADE=80°,

∴AE=DE=EC,∠DEC=60°-20°=40°,

∴∠CDE=70°,∠ADC=80°+70°=150°,

∴∠BDC=30°.

图②

旋转图形

因等边三角形有丰富的性质,故恰当旋转等边三角形(通常旋转60°),可使分散的条件加以集中.

例7 如图,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到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BC的面积.

分析与解 由3,4,5想到勾股数,怎样使它们集中于一个三角形,这是解题的关键,不妨实施旋转变换,而确定旋转对象需三思.

解几何题,一些特殊的数量(如30°,45°,60°,90°,120°,150°等)能引起我们对重要知识的联想,进而构造相应的图形,这是解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有关问题的一个常用技巧.

例6正是充分注意到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而顺利求解的.

构造等边三角形的常见方式是:

(1)在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构造;

(2)在60°角的基础上构造;

(3)在已知的角与60°有关联时构造.

波利亚曾说:“拿一个有意义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

1.如图,D为等边△ABC内一点,BD=DA,BE=AB,∠DBE=∠DBC,则∠BED 的度数是________.

(河南省竞赛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P,分别连接AP,BP,CP.若AP=6,BP=8,CP=10,则S△ABP+S△ACP =________.

(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3.如图,AC,BD在AB的同侧,AC=2,BD=8,AB=8,点M为AB的中点,若∠CMD=120°,则CD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4.如图,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3,3,2,则该六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祖冲之杯”竞赛题)

5.如图,在△ABC中,已知∠CAB=60°,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AED=60°,ED+DB=CE,∠CDB=2∠CDE,则∠DCB=________.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6.如图,P是等边△ABC内部一点,∠APB,∠BPC,∠CPA的大小之比是5∶6∶7,则以PA,PB,PC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大小之比(从小到大)是( ).

A.2∶3∶4 B.3∶4∶5

C.4∶5∶6 D.不能确定

数学爱好者、法国数学的早期推动者拿破仑在南征北战的军事行动中,身边总是簇拥着数学家、科学家.他在数学上有较深造诣,时常与学者讨论科学问题,甚至出“难题”.

如下图,取一个三角形,在其边上向外各作一个等边三角形,此时这三个新的三角形的中心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传说是拿破仑发现了这一定理,史称“拿破仑三角形”.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3,BD=5,则CD的长为( ).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设△ABC和△CDE都是正三角形,且∠EBD=62°,则∠AEB的度数是( ).

A.124° B.122° C.120° D.118°

(四川省竞赛题)(www.xing528.com)

9.以锐角△ABC的各边为长,在△ABC形外分别作等边三角形,得△ABD,△BCE,△CAF,结论:

①AE=BF=CD;

②AE,BF,CD交于一点;

③AE,BF,CD每两条夹角(锐角)都等于60°.

正确选项是( ).

A.①②③都不成立 B.①②③都成立

C.①③成立,②不成立 D.①成立,②③不成立

10.如图,一个凸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六条边的长分别为a,b,c,d,e,f,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b+c=d+e+f B.a+c+e=b+d+f

C.a+b=d+e D.a+c=b+d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第10题)

(第11题)

1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BAD=60°,∠BCD=120°,求证:BC+DC=AC.

(湖北省黄冈市竞赛题)

12.如图,已知等边△ABC,在AB上取点D,在AC上取点E,使得AD=AE,作三个等边三角形PCD,QAE和RAB,求证:P,Q,R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第12题)

(江苏省竞赛题)

13.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是线段AD上一点,且AE=BC,BE的延长线交AC于F.若AF=EF,求∠ADB的度数.

日本数学竞赛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在△ABC中,∠BAC=∠BCA=44°,M为△ABC内一点,使得∠MCA=30°,∠MAC=16°.求∠BMC的度数.

(北京市竞赛题)

15.如图,P为△ABC内部一点,使得∠PBC=30°,∠PBA=8°,且∠PAB=∠PAC=22°,求∠APC的度数.

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试题)

16.(1)操作发现:

如图①,D是等边△ABC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线段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第16题)

(2)类比猜想:

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深入探究:

①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

②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三角形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①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

(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17.如图,在△ABC中,∠ABC=60°,∠ACB=40°,P为∠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求证:AB=PC.

(第17题)

(北京市竞赛题)

18.(1)发现:

如图①,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当点A 位于________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应用:

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3,AB=1.如图②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

(3)拓展:

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点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第18题)

(河南省中考题)

例1 17 如图,延长AB,CD,EF交于P,Q,R,显然△PBC,△AQF,△DER,△PQR都是等边三角形.设六边形ABCDEF的各边依次是a,b,c,d,e,f,由已知,a+f=5,f+e=6,a=c,因△PQR是等边三角形,于是有a+b+f=b+c+d=e+d+f.可算出a=5-f,b=1+f,c=5-f,d=f,e=6-f,于是a+b+c+d+e+f=17.

(例1)

(例2)

例2 C 连接OB,OC,△DOB≌△EOC.OD=OE,BD=CE,S△OBC=S四边形ODBES△ABC.当∠FOG绕点O旋转到使OF⊥AB,OG⊥BC时,如图,计算得S△ODE≠S△BDE,△BDE的周长=BD+BE+DE=CE+BE+DE=BC+DE=4+DE,要使△BDE的周长最小,则DE的长最小,此时BD=BE=DE=2.

例3 延长BD至F,使DF=BC,连EF,则△BCE≌△FDE,EB=EF.

∵∠B=60°,∴△EBF为等边三角形,∴EB=FB.

∵AE=BD,BD=CF,∴AE=CF.∴AB=CB,故△ABC为等边三角形.

例4 (1)过点D作DF∥BC交AC于点F,证明△DBE≌△CFD,得EB=DF=AD.

(2)方法不变,(1)中结论仍成立.

(3)同理作DF∥BC交AC于点F,

例7 在同一平面内,将△P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至△DBA,如图所示:

∵PA=3,PB=4,PC=5,

∴DB=PB=4,DA=PC=5.

∴△DBP是等边三角形.

∴∠DPB=60°,PD=4.

在△ADP中,

∵PA2+PD2=32+42=25=AD2

∴∠APD=90°,∠APB=150°.

过点B作BE⊥AP交AP的延长线于点E,易知∠BPE=30°,

(例7)

1.30°

2.把△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P′C,连接PP′,则原式=S四边形APCP′=S△APP′+S△PCP′

3.14 如图,将△CAM沿CM翻折至△CA′M,将△DBM沿DM翻折至△DB′M,连接A′B′,则△A′MB′为等边三角形,CD≤CA′+A′B′+B′D,当C,A′,B′,D四点共线时,CD有最大值,CD的最大值为CA′+A′B′+B′D=2+4+8=14.

(第3题)

4.15

5.20° 延长DB至F,使BF=ED,连接CF,则△AED,△ACF都为等边三角形,可证明△CAD≌△CFB,∠ACD=∠BCF=20°.

6.A 将△ABP绕B点顺时针旋转60°,得△CBD,则△ABP≌△CBD,△PBD为等边三角形.

7.B 以CD为边作等边△CDE,连接AE,可证明△BCD≌△ACE.

8.B △BCD≌△ACE,则∠DCB=∠ECA,设∠BAE=α,则∠CBD=∠CAE=60°-α,∠EBC=∠EBD-∠CBD=2°+α,于是∠EBA=60°-(2°+α)=58°-α,故∠AEB=180°-α-(58°-α)=122°.

9.B OA平分∠DOF,OE平分∠BOC,A,O,E在一条直线上.

10.C

11.延长BC至E,使CE=CD,连BD,DE,则△DCE,△ABD都是等边三角形,∴DE=DC,DB=DA.∵∠BDE=60°+∠BDC=∠ADC,∴△BDE≌△ADC,∴BE=AC,故BC+CD=AC.

12.连接BP,可证明△ADC≌△BPC,又∠RAB+∠BAC+∠QAE=180°,∴R,A,Q三点共线.

∵∠CBP=∠CAD=60°,∠RBA+∠ABC+∠CBP=180°,∴R,B,P三点共线,而AQ=AE=AD=BP,∴BQ=RA+AQ=RB+BP=RP,又∠R=60°,故△PQR是等边三角形.

13.下面解法仅供参考:

如图,延长AD至G,使DG=AE,于是AD=EG,连BG,则△ACD≌△EBG,

(第13题)

∴BG=CD=BD=AE=DG.

于是△BDG为正三角形,∴∠ADC=60°.

故∠ADB=120°.

14.以下解法仅供参考:

如图,以AC为一边,向点B所在的一侧作等边△ACN,连接BN.

(第14题)

∵△ACN是等边三角形,

∴∠ACN=∠ANC=∠CAN=60°;AC=AN=CN.

根据边边边定理有△ABN≌△CBN.

∴∠ANB=∠BNC=30°=∠ACM.

又∠BAN=∠NAC-∠BAC=16°=∠CAM,

根据角边角定理有△ABN≌△AMC,

得AB=AM,∠ABM==76°,∠CBM=16°,故∠BMC=150°.

15.如图,延长AC至点Q,使得AQ=AB,则△BAP≌△QAP,又∠APB=180°-∠PBA-∠PAB=150°,则∠BPQ=360°-∠APB-∠APQ=60°.

因此,△BPQ是一个等边三角形,BC是PQ上的中垂线,即∠CPQ=∠CQP=∠PBA=8°,故∠APC=∠APQ-∠CPQ=142°.

(第15题)

16.(1)、(2)皆有AF=BD.

(3)①AB=AF+BF′. ②AB=AF-BF′.

17.如图,以PC为边作等边△PDC,连接AP,AP平分∠BAC,可证明A,P,D三点共线,△ABC≌△CDA,故AB=CD=PC.

18.(1)CB的延长线上,a+b

(2)①DC=BE. ②BE长的最大值为4.

(3)如图①,构造△BNP≌△MAP,则NB=AM.由(1)知,当点N在BA的延长线上时,NB有最大值,如图②,易得

(第17题)

∴AM=NB=

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

(第18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