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晨气温22摄氏度-人间诚可居

清晨气温22摄氏度-人间诚可居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晨六点,晨曦已经铺洒在整个Q中校园。空气是难得的清爽,让人朝气蓬勃。一条条走廊凸出来,是灰蒙蒙的水泥色。面对着楼梯口,那里总会张贴着一张大大的光荣榜,上面是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分别进入文科、理科年级前三十名的学生名单与照片,也有各科的“状元”名单与照片。记得我也有一次登上了那张榜,唯一的一次!不是很靠前的名次,大概是在年级前二十名吧,我那小小的照片,也挤在角落里。是啊,谦虚个鬼啊!

清晨气温22摄氏度-人间诚可居

清晨六点,晨曦已经铺洒在整个Q中校园。

空气是难得的清爽,让人朝气蓬勃。

空中那还不太明朗的阳光,一丝一缕地,穿过象征着两棵树苗的校门口,穿过教学楼之间那一片空地上郁郁葱葱的老树,穿过依旧静默站立的孔子像,穿过一栋栋老旧灰白的教学楼,穿过有一圈破破烂烂塑胶跑道的运动场,穿过只有星期一升旗才会喷水的假山和金鱼池……然后轻轻地投射在空地上,水泥板缝隙里长着几棵绿草,几只小鸟儿在上面啾啾地跳跃着觅食。

鸟儿飞起,我穿过晨光,一身蓝白色的宽宽的校服——我总爱订大一码的校服,背着黑色大书包,步履匆匆,走向教学楼。

我看不到自己的表情——我是在为昨天没有完成学习计划而懊恼?为今天的月测而紧张?抑或一脸的平静甚至还面露微笑?

【教学楼】

当年那栋教学楼依旧静静地矗立在运动场旁边,它有些年头了。天花板上的白灰有些剥落,还有下雨时留下的一片片水痕,墙面上时常有浮起来的白色墙皮,无聊时伸手去一敲,会簌簌地落下来。楼的外表是碎石米墙体,也常有残破,连墙角也因被人们长年累月触碰,竟也被磨去了棱角,这么多年有多少人在墙角撞过脑袋?一条条走廊凸出来,是灰蒙蒙的水泥色。教室还是使用铁柱子窗户,窗框上锈迹斑斑,用力可以摇动。

这栋楼只住着文科班中的前十个班。

这栋楼虽然已经破旧,却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它像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老人,每一个崩角,每一块剥落的砖墙,连里面的空气,都荡漾着一种叫作底蕴的东西,这大概是由历届师兄师姐积淀下来的吧。

不过,想不到,我们竟然是这栋楼最后一届的学生,它在我毕业的那年便被拆除,一共三层的楼轰然倒下,碎了一地,满目残砖断瓦,黑板和粉笔埋在里面,连同承载过的青春岁月……

随后建成的新楼高大亮白、整洁美观,浑然看不出来被它踩在脚下的曾经的痕迹。

又过了三年,连整个学校都搬迁到别处了,我们那栋楼的过往再也无人问起,也无人知悉了。

【孔子像】

我仍然在校园里快步走着。

已经走到了教学楼前的孔子像旁,孔子像不高,而且不瘦,头顶果然是凹下去的,底座镶着红瓷砖,其中有一块碑文

看着那张我习惯抬头看的铁黑色的孔夫子肃穆的脸,我本来平静的脸上也浮现笑意。每一次我停住,微仰着头看着孔子像时,心中总会说一句:

“Hello,老大。”

这是我见到的第一座孔子雕像,即使后来无论是在华师看到的那个素白色的更为古朴庄严的孔子像,还是在大三那年SCAU也有了一座雕刻得较为粗糙的孔子像,或是是在台湾地区做交换生时拜访的台南那座历史悠久的孔庙中那个被烟火熏黑的孔子像……我总觉得Q中文科楼前站着的孔子像,才像真正的孔夫子,才是令我觉得最亲切最值得我崇拜的,虽然这毫无理由。

后来听说Q中搬迁后孔子像也消失了,不知道是被销毁了还是被挪走了?不知道我心中那座真正的孔夫子像如今站立在哪里呢?是否仍然一脸肃穆?

【倒计时】

绕过孔子像,我快步走上那五六个台阶,然后就可以看到右手边那个触目惊心的高考倒计时牌,上面鲜红的文字正经地写着——

“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天”

我们语文老师“茱莉安”曾分析说:

“学校的倒计时上显示的警句为什么用‘还有’两字呢?目的啊,就是为了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想着‘还有’,还有时间,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所以这个词语能激发人去拼搏努力,本来是高明的。可是呢,对于另一半觉得复习并不紧张的学生,或者有人围绕在身边爱护着、恐怕其受伤的来说,‘还有’便成了一个借口——既然还有,现在就不用那么拼搏奋斗了,反而生出了懒散。”

于是,基于这番言论,经过深思熟虑,我们班同学自制的倒计时中用的字眼设为“仅仅剩下”——这也是奇葩之举——希望紧张的同学看到楼下的倒计时能够放松,懒散的同学看到班里的倒计时能发奋。朱老师看到了一阵哈哈大笑,仍记得满面红光的他挺着将军肚仰头大笑的样子。

其实于我来说,不管是“还有”还是“仅仅剩下”都是惊心动魄的!重要的是其后面那个要人命的阿拉伯数字,那个从两位数到一位数的阿拉伯数字!看着那个数字一天天变小,就像是看着决定自己未来的时刻一天天逼近,当然也有同学说是距离“解放”的日子一天天接近。

楼下的倒计时牌好像在高考前的几天就被收起来了。

而班里的倒计时牌是在高考前两天,我们也要搬离咱们的教室了,我看了最后一眼,看到的倒计时警示牌上最后的数字定格在“2”,记得这还是作为班长的我写上去的。

擦了又写,写了又擦的倒计时终于完成了使命!

那一个个为之跳动的心灵呢?

【光荣榜】

倒计时后面,再走几步就到了教学楼的楼梯口。

面对着楼梯口,那里总会张贴着一张大大的光荣榜,上面是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分别进入文科、理科年级前三十名的学生名单与照片,也有各科的“状元”名单与照片。

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会一直在光荣榜上微笑,年级里每次考试成绩前几名似乎一直是那几个人。可是我依旧没有记住一个名字,看着那些意气风发或面无表情的脸孔,我总会握着拳,心里升起“谁笑到最后,鹿死谁手尚未知”的斗志和豪气。不知道鹿最后是死在了谁的手上呢。

时不时在光荣榜上会看到一些高一文理科分班之前同班的或在其他班而我认识的同学出现,这下,我好像连带自己也光荣了一点儿,心里很开心——

“厉害哦!”

记得我也有一次登上了那张榜,唯一的一次!

不是很靠前的名次,大概是在年级前二十名吧,我那小小的照片,也挤在角落里。

那时候,我天天经过光荣榜时,目光像是有根线拽着,必定会瞄一瞄光荣榜上的我。然后,心里会有小小的得意。但如果看到身边有认识的人经过时,我又会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匆匆低头而过。

同学招呼着我:“哎!看,你啊!”

我会说:“没什么啦!”

“谦虚个鬼啊!”

是啊,谦虚个鬼啊!其实我心里是很在乎的,毕竟这是我努力的结果,所以每次经过,还是忍不住偷偷地看一下光荣榜上的我,如果没人时,我还会停住脚步,细细地欣赏起来,像个守财奴欣赏自己的金币一样。

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那时在光荣榜上的样子,那是一张刚刚拍的证件照,照片上的我穿着蓝色领子的校服。我很喜欢那张照片上我的发型——简单的短发,刘海碎碎地铺在额头,清爽干净;神情平静,右边嘴角稍稍向上,刚刚有了一点儿笑意,面色也柔和了不少,还有了点儿清秀的韵味。

每当我和照片上的自己目光相对时,像是心灵感应一样,互道一声“加油”。

后来,在那个月的光荣榜被揭下来换上新的时,我本想要回我那张旧的照片来做纪念的,谁知找来找去,竟然在垃圾桶找到了,曾经风光过一个月的名字和照片最后还是葬身垃圾桶,这让我产生无限感慨和委屈。

【楼梯口】

教学楼楼下的楼梯闸门一般会在早上6:00打开,有时候我们要在楼梯口等一会儿才看到开门的大叔急匆匆地过来开门;偶尔他来迟了,只见他叼着一支香烟,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趿拉着拖鞋,小步跑着,一头大汗。(www.xing528.com)

“咔嚓!”一声,是他打开了拉闸。

楼梯里光线不是很充足,显得昏暗,每次爬楼梯上下冲时,朝阳或者是夕阳的一条一条的光线把我跑动的身影拉长,在灰白泛黄的墙壁上快速地掠过,感觉很像旧旧的电影里的画面。

我一步两级或者三级地“飕飕”跳上三楼。此刻心里在想着——

“快点儿,我的书正在等着我呢!”脑海中,辅导书、习题册变成一个个嗷嗷待哺的雏鸟儿,等着我去救它们的命。

冲到三楼时微微有些气喘,我们班是在三楼楼梯口的第一个课室,即高三(1)班,后面还有高三(2)班和高三(3)班,老师办公室在二楼左侧。

我抬起头,看到高三(1)班的牌子——

班牌下面是班主任的名牌,而且一般我们班还会挂着一面暗红色的流动“星级班集体”旗帜,每个月综合得分高的几个班可以获得,多是由我在校会上领回来的,看起来特别让人开心的红色。挂在我们班级门前应该至少有几个月的吧?

【教室】

我放下书包,从隔层中拿出钥匙,“啪”的一声开了教室的门,对着空气有些憋闷的教室轻轻说一句——

“早,又是我啊,我来了!”

教室里拉着窗帘,昏黑一片。

密密麻麻的桌子和书挤在一起,只留下窄窄的通道和椅子,凌乱中却又显出些许章法。黑板上还残留着昨晚晚自习老师讲解答题方法的粉笔字迹。黑板上方贴着高考标语,是几个鲜红的大字——

“再苦再累,决不言弃;笑对高考,决不认输。”

那是我写的。

后来,在标语的上面还挂上了一个廉价的粉红色的时钟,一秒一秒地踩着我们心脏的节奏跳动。

教室后面挂着另一张黑板,上面写着的是什么宣传标语及时常更替的黑板报,旁边是一个以红色头发男生为装饰的高考宣誓表,上面横七竖八的是同学们用不同颜色不同字迹写的誓言——至今,我其实真的很好奇我当时究竟写了什么誓言。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好像收藏了这张宣誓表的,那天搬离教室、整理考场的时候,是我把它揭下来收好的,于是我急匆匆地跑去我的旧物箱子里一番乱找,还真让我给找出来了!此外,我还找出了标语、班旗等一堆高三的痕迹。

我焦急地在宣誓表上寻找我的笔迹,找到了!看到了我用黑笔写着:

“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超越所有人!”

字迹潦草,不过干净利落。

是啊,那时的我那么狂放,眼睛里常有锋利的眼光。或许写下这句话也是我底气不足的表现吧,不过我真的很怀念那个浑身充满拼劲和狠劲的自己。

翻开后面,还看到自己用蓝色字迹写的四个字——“潜心治学”。

这下我那张牙舞爪的姿态收敛了。

我特别喜欢这四个字,这也是我在课桌右上角写的座右铭。

宣誓表上的字迹都已经开始模糊掉色了,那些信誓旦旦的我们、那些为自己未来祈祷的我们,连同这些字一样,慢慢消逝在时间的痕迹中了。

[PS:我那些高三(1)班的小伙伴们,谁想看看当年自己写了些什么誓言的话,可以联系我哈,我拍照发给你们。]

【革命根据地】

继续回到我的回忆中——

我把书包放下,熟练地打开了教室里所有的窗户,拿起粉笔擦擦掉了黑板上倒计时的数字,写上了新的数字,然后坐回座位上,打开了书。

我拥有一个固定的座位,被我称为“复习宝座”和“革命根据地”。

那时班里都是两人一起坐的,可是我们班上总人数是单数,恰好剩了一个人,可是谁也不愿意独自一个人坐——高三多么艰苦,有个同桌多好,可以并肩作战。

于是,这本是件难事,但有“愿挨”之人——我,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很排斥一个人坐。

独自一个人更加能够拥有安静的环境和心境,本来高考也只能是自己的事。后来我向班主任申请了要把自己的座位搬到教室前门一进门的地方,也就是第一组的最前面一桌。

本来为了照顾同学们不同的视力和角度问题,班里的座位每两个星期都要调整一次,一、三组或者二、四组分别轮流调换,每组前面三张桌子和后面四张桌子分别也要调换。

特别是到了每次的月考,班里的位置都要按照考试时的要求单桌摆放,所以同学们的座位总是移动,挺麻烦的。但我的固定位置就很特别而又理所当然地避免了这些麻烦。

慢慢地坐久了,我不但对我的“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感情,而且也觉察到了我的座位的好处——

首先,一进门走三步就可坐不,简单方便,特别是完成一些班务,发现老师巡堂、跟老师沟通、向老师提问题都很方便。

其次,靠近讲台,老师讲课听得很清楚,而且看板书、看时钟都很清晰。

再次,旁边空着的座位,我可以用来放书和复习资料。

于是我慢慢地爱上了我的座位。

现在仿佛看到我正坐在那个座位上,右脚边是一箱课本、辅导书和笔记,用的是那种大透明箱,箱底有小轮子,可以将箱子从椅底灵活地拉出拉进的,那时这种箱子我们大伙儿几乎是人手一只。

我的左边是一个有着生了锈的铁柱子的窗户,其玻璃好像是蒙着蓝色的玻璃纸,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对面的教学楼和楼下的树(高二的时候我们的教室就在整栋楼的最高层)。

窗台上放着我的水瓶,绕着窗户的铁条,我绑着一条绳子,绳子上吊下来一串夹子,一层层地夹着我的各科试卷和考试报,长长的一串,蔚为壮观。

我的桌面上从来不放过多的东西,我喜欢干净整洁的感觉,每一次只拿一本书在上面看,这样就可以很专心。

我的抽屉里放着笔筒、急待处理的试卷、计划本和记事本。

忘了我在高三是背哪一只书包的,总之,我的书包一向很大,它会安静地挂在桌子右边的铁钩上。

我已经坐下来了,习惯性地拿出一个小本子看看,上面横七竖八地写着“今日计划”,然后按计划开始一天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