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和练习形式大多为文本浅表信息的检测,且以事实性问题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阅读教学尚且停留在文本表层,缺乏对语篇的深度教学。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仅仅关注语篇背景、细节信息与事实信息等,造成学生在阅读时大多“用眼睛去阅读”,而较少“用大脑去阅读”。为了突破这种“浅表式”阅读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改进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练习形式,以多样化的任务设计,促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语篇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语篇内容分析类
阅读任务为了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语篇信息分析类阅读任务来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和把握语篇。其主要形式包括鉴别语篇的事实与观点、判断句际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判断指代关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删补语篇的段落信息、语义的推理与判断、语篇信息的排列等。语篇信息分析类阅读任务关注的是微观视角的语篇分析,事实与观点的鉴别及语义的推理与判断是对语篇语义的分析;判断句际关系、指代关系及删补语篇段落信息是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分析。
(二)语篇内容关联类
阅读任务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挖掘文本信息的多种关联。这种关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首先是同一段落内容之间的关联;其次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容关联;最后是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www.xing528.com)
同一段落之间的词与词、句子与句子、观点与事实之间往往存在特定的逻辑关联,并且以一定的关联词进行衔接。语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同样存在某种信息的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超越句子与段落的范畴,从更高层面的文本范围去分析语篇,即以整个语篇为语境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
教材中所选编的阅读文本不仅融入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及编著者的思想情感,还融入了社会和时代对学生未来品质的期待。教材中的语篇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具体体现在阅读材料中是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因此,阅读教学不应是“在文本之中教文本”,而应是“在文本中见文见人”,为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应避免机械地看待语篇内容或单纯地将文本当作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应试的工具,要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把阅读文本中的信息引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内容与观点中形成自我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建构,最终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语篇内容拓展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可以基于学生的学情进行相应的阅读任务拓展。“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阶段模式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按照该模式的教学流程,语篇内容的拓展类阅读活动主要发生在“读后”阶段,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对语篇中的某些词语、句子或观点进行分析、解读和拓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教师应灵活对待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实际情况,并非一定要按照教学的基本流程把拓展与提升类的阅读活动都安排在读后环节,可以根据学生学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