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评改实践中的纠偏: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面对评改实践中的纠偏: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次修改,面对班级中数量庞大的习作,评改真的是一件费心、费力、伤身、伤神的事。对于字词层面的调校,基本处于“校正”环节。其一,改,脱离写作的过程,与写作思维分离,停留在字词层面,制造了新问题;其二,解决这一类字词问题的改,更准确说是一种“校正”,于写作能力提升的路径而言有偏差,

面对评改实践中的纠偏: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的评改无疑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发现,学生写作与专业人士的写作有所小同。专业人士写一篇文章,从开始构思起一直到完稿,差不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精力一方面致力于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语言;同时还时时用“第三只眼”对自己的写作行为进行监测和诊断,并将诊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大脑,根据反馈信息对写作行为再进行调整,也就是边写作边修改。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虽然伴随着一定的反思与修正活动,但这种意识和能力都不够,所起的作用也小大。因为初学写作的人,对什么是好文章、应该怎么写,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较难做出合理判断。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担负对写好作文来说的必要监测、反馈功能,而这个功能是需要教师来承担的。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从审题、构思,到写作完成后交作文,这只是写这篇作文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教师评阅后,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成定稿(有的还需要再次评阅、再次修改),这篇作文才算全部完成。而教师的评阅,正好是联系两个写作环节的纽带,因此,作文评阅的意义十分重要,一点也不能省略。[1]

而现实情况是,评改并未带来写作能力的明显提升,反倒成为教师怕教作文的原因之一——教了就要改。每次修改,面对班级中数量庞大的习作,评改真的是一件费心、费力、伤身、伤神的事。一名教师要逐一对全班学生的习作进行阅读,之后修改不通顺处,并且评定分数。有的还组织学生进行二次写作,二次评改。一篇作文的教学流程实施之后,筋疲力尽是难免的。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对写作的次数进行规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仅这16次也真的让教师谈及色变。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以一人之力,应对众多问题,逐一分析、解决,这样的评改消耗的是体力,考量的是智力,凭借的是教师的职业热诚。而这些都是“易损品”,很难长期支撑繁重的工作。所以,很快我们会发现评改的语言变得“格式化”了。例如:此处还可以写具体一点;结尾可以点题;本文语言生动,描写具体,中心明确,主题突出……一学年十余次阅读此类评语,学生也开始审美疲劳,不愿意再看,看了也不当一回事。

作家赵丽宏先生讲述过一个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的例子。朋友的孩子特别爱写。每天自己写日记,自由写,极为潇洒。起初,老师的评语写得很认真,就是传说中的精批细改。但真正欢喜这样评语的是爸爸妈妈。而小朋友本人却一点都不在意。原因很简单,老师评语中的套话小孩看不懂,看了没感觉。后来,由于孩子写得多了,老师也改得烦了,评语就少了,最后剩下一个“好”又或者是“一般”“还可以”等。没想到简短的话,反倒是让孩子有了一种动力。看到“好”,心里欢喜;看到“一般”“还可以”,就有了写好的动力。

也有不少教师发现了问题,于是在这16次规定的教学容量上下了功夫,做了研究,开发出许多让自己变得轻松、得到解脱的方法。例如,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借助表格简化评价等(如表1)。

表1 习作评价表(www.xing528.com)

以表1为例。共列出四个项目进行“星级评定”:其一,根据表达目的和对象合理选择表达方式;其二,恰当选用素材,注重事物间的联系,描述准确、简洁;其三,条理清楚地表达观点,让读者听得明白乐于接受;其四,语句通顺,标点正确。项目涵盖了文章形式、素材选用、读者意识、词句通达,然而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完成写作,且急于得到一个最后的“合计”星星数量,在具体操作时就缺乏对形式、选材、读者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再次审定,而将注意力集中指向“词句”。“评星”的简单勾选,让评改实际上流于形式。一学年16次的写作与评改,如果仅停留在对字词调整的层面增删替换,评改带来的意义有多大呢?写作的流程包括预写、起草、修改、校正、发表。对于字词层面的调校,基本处于“校正”环节。“修改”,犹如行车时打方向盘,能改变文章的品质,更符合写作意图和读者需求,更能展示表达效果。“校正”犹如在直线行车时不断微调方向盘,让车保持直行。校正,并未触及文章根本,只是在文章最后的呈现上调校、把正,使之更为流畅,更能因循着既定的思路,让文字更加通顺。文章的“大局”已定,校正就是一种弥补。

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小学写作评改教学中,不断调校文字,实际上是在制造问题。周子房博士认为,教师没有真正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而是在学生完成作文后,基于学情诊断确定教学内容,展开作文教学。我们称这种类型的写作教学为“治病式作文教学”。也就是说,是在等学生的作文出现、暴露各种问题后再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学生“拿到写作任务时”“完成写作任务中”有效介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一篇合格的习作。如果我们简单地把作文过程概括为“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的话,上述模式只在写作后产生了教学内容。[2]然而,这些“内容”,或者说要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写作前就予以解决的。作后评改依然纠缠于此,而且非常注重对语言文字“对或错”“美或丑”“优或劣”的评价,其实是期待通过评价抵达对文字美化的追逐。然而,“对或错”“美或丑”“优或劣”这固然是写作教学的任务之一,但绝对不是核心目标,甚至说不应成为评改中耗时较多的环节。对文字的推敲与打磨,更适合于一个成熟的作者,或者说有较多阅读历史生活阅历、表达经验的写手。对于学生而言,过早地进入推敲琢磨,会耗损表达热情,更可怕的影响是——会导致他对文章构思的忽视,无法抵达写作的上游环节,无法形成对文章整体布局,宏观设计的、真正的写作意识。对文字的精致追求更倾向“语言学范畴,而不是“写作学”领域。经外力施教修改而成的所谓美文仅是一种假象,与作者本人现有的审美水平、心性发育、灵性程度、情感发展、意识水平、神采气韵等关联不大。相反,不在意文字的精致化加工,着力于文章的构思,致力于故事框架设计,评改与教学一起切中写作思维,这就是把力气花在刀刃上。[3]

我们收集了教师在评改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发现了问题大致有三类。其一,改,脱离写作的过程,与写作思维分离,停留在字词层面,制造了新问题;其二,解决这一类字词问题的改,更准确说是一种“校正”,于写作能力提升的路径而言有偏差,对提升写作质量的作用有缺损;其三,评改的频数增加未能带来质量的变化,同时,反而让学生对评改失去兴趣,让教师因此而劳苦。因此,我们试图调整评改的教学内容,促其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