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的“双线”编排系统中,“语文要素”尤为引人关注。在教材培训中,语文要素从“知识”“能力”“策略”“习惯”四个方面,被解读为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且必要的元素。具体落实到教材中,则以每一册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方式呈现。借此,语文要素从空洞的概念,借助具体的教学实践,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以系统实施,缓步推进,逐渐抵达。
一线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常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例如:将要素的条目进行记忆,并视之为教学目标达成;将语文学习简化为“完成练习”,将课后练习中的答案认定为“知识获取”;特别重视对“交流平台”“语文园地”等辅助系统的学习,在其间直接抽取要素,抛开文本鉴赏,文字品评,简单粗暴地完成教学。对要素的理解与执行的偏差,让语文学习变味,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出现偏差,感受变得乏味。执教统编教材,在语文学习中学得语文要素,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我们提出让语文要素在教学中“软着陆”的主张。
首先,需要重新观照语文要素与语文,定位二者关系。这是实施“软着陆”的前提。
语文要素生发于语文的温床中。语文要素,顾名思义就是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要素”之前有“语文”二字作为界定,清晰明确地标识了语文要素的“出生地”。语文要素并非横空出世,语文就是它的“胎盘”,学习就是链接的“脐带”。因此,不存在语文要素脱离语文一说,反倒是要牢记:语文要素生发于语文之中,语文就是语文要素的母体。
语文要素融于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素是一个概念,它不是实体,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融合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当要素和语文学习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学习者就可以在具体体验中感受到什么是重要且关键的,什么是语文生命得以延续的持续动力等。此刻,要素就存在于每一个学习者的认知生长过程中了。相反,当其逃脱语文学习孤立存在时,无疑就成为魂不附体的虚无幻影,成为纸上谈兵的条款与空洞概念。
语文要素指引着语文学习。教学中明确要素的存在以及内涵,其意义在于明确学习的方向,明晰学习的内容。要素,在学习中是一种指引,让学习者把握目标与方向,抓住学习重点,确证学习内容,预期并努力抵达学习结果。要素,如同导引,让我们准确、高效地触及学习目标。要素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坚挺硬核。
可见,语文要素和语文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教学实施得当,学生既能在语文学习上有所获益,也能同步实现要素获取,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反之,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教着教着就“忘了本”;教得很用力却是“肥了别人家的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失守了语文这一主阵地。
基于二者的关系,我们提醒一线教师在执教时需在两方面引起高度关注,这是实施要素教学“软着陆”的两个警示:
警示一:莫把要素当条目,实施“硬教”。
如前所叙,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关键的学习策略和应有的学习习惯等。位列第一的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基本知识”。语文学习,必然涉及字、词、句、段、篇、语、修、逻等多方面知识。倘若我们仅将其认定为陈述性知识,要求学生背诵掌握,就等于抹杀了这些知识本身的灵性与功能。语文学习中所涉及的知识,虽然以条目、概念等固定的形式呈现,但在实际学习中,应该以具体运用、操作、实验等方式去获得。语文学科具备很鲜明的实践性,语文知识应该是经由操作,通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放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获得的,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而不应该列为所谓“必背”知识,更不能实施机械记忆。直接告知结果,要求记忆的教学,就是直接删除学习过程的教学,走入的是单纯“为要素而教”的误区。
警示二:莫将要素凌驾于语文之上,实施“空教”。
如果说第一条提出的“硬教”只是执教的技术问题,可以调校和修正的话,第二条“空教”完全就是南辕北辙的错位了。具体说,“空”源于三方面:第一方面,从语文这一母体中剥离。脱离语文这一“培养基”,将要素单独罗列,进行空谈式执教,这完全是对要素的误解。空教,不顾及要素存在的基础,无视要素生发的原始状态,这样的教学结果也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二方面,从鲜活的语境中脱离。关于语文的知识、能力、策略等,都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被感知,被检视,被习得。要素是“鱼”,语境是“水”,鱼儿要在水中游,要在水中活,要素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生成。语境的脱离,将导致要素的习得无用武之地,成为一种概念的空转。第三方面,从语用的实践中抽离。学的要有用,学了就要用。要素学习不能光说不练,要在不断练习中巩固与提升。要素的学习结果也需在具体的、可操作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得到丰盈与强化。没有在具体的语言运用,要素教学如同在岸上空做游泳动作,是空架子。
其次,要素教学实施“软着陆”,应该在三个方面具体得到落实。
其一,软着陆,注重要素在教学中要落到实处。建议在教学设计时要找准靶心,明确教学的精准目标,让要素教学在与目标的精准对接中“落地”,完成落实。语文要素涵盖四个方面,但并不是每个方面都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其实,每节课都有着本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每节课的细小目标达成之后,组合起来共同实现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同时完成语文要素在这个单元教学中的落地。因此,准确把定每一节课的小目标,确定本次需要执行的“教学要点”,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发力,不要贪多求全,笼统空泛,就能让要素教学变得扎实可感。
例如统编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为“提问策略”教学单元,集中学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单元教学的“大目标”。围绕此目标,单元中编排了首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此课重在先学,先实践,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再次加强提问的实践体验。《蝙蝠和雷达》则感受提问需要关注的“课文”“写法”“生活”三个角度,“提问的角度”成为本节课要瞄准的精准要素。《呼风唤雨的世纪》与《蝴蝶的家》在不断增加练习容量的同时,分别倾向于“交流与合作提问”以及“综合运用方法提问,提高问题质量”上。可见,四节课各有侧重,分别指向本节课要落实的“教学要点”,让要素在瞄准要点的教学中出现以下三个“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可感知。课堂上要做什么,心中有数;过程,清晰可操作,如何抵达目标,每一步如何执行,心中有数;结果,清晰可检验,教了半天,到底完成了么,心中有数。下文以《蝙蝠和雷达》教学片段为例,关注“提问的角度”这一教学要点如何实现“着陆”。
师:课文中共出现四处批注,两处是随文批注,两处是文后批注。请读一读。
生: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呢?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师:第一处批注提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生:针对课题。
师:第二处提问,结合什么提出的呢?
生:结合课文内容。
师:还有两问,我们连同课后习题中提供的小组合作时提出的问题一起看,请大家读一读课后资料中呈现的问题吧。
生: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师:小组合作中提出的问题,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呢?
生1: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生2:“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是从写法角度提出的。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生3:“‘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第四处是结合生活提出的。
师:太棒了。所以从上面小组合作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启发我们,课文中的四处批处,第一、第二两处,总结为结合“课文”提问,第三处是结合“写法”提问,第四处是结合“生活”提问。可见,课文批注中提问的角度就是三个。
生:课文、写法、生活。
师:的确如此,请看课后练习中的对话框,三组对话,也提示我们,提问的角度就是:课文、写法、生活。
【课件出示】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发,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的。
生读对话框,巩固学习结果。
其二,软着陆,让要素融于语文学科的专业化教学中。语文学科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大致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这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支柱。我们建议教学设计要注重放置“着床”,实施具有语文特质的教学,让要素在专业化的语文实践中展露光彩。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要素,设计匹配的、适合的学习活动,让要素在具体可操作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与凸显。这样做,才不至于让要素飘浮空中,而是落在实处——能以实践的方式学会,能经历学习的过程后获得,能体验“从不会到会”的演变。要素,指明的是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而教学,则给予了过程和方法。
例如统编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隶属于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都是“小说”题材,阅读学习的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在教学设计与执行中,我们特别注重朗读指导,借助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感受人物的形象,让要素在“读”这一实践活动中落到实处。请看教学片段:
师:所谓形象,是留在心里的模样。大家都很会读书。朗读老汉说的四处话,特别注意提示语。
【课件展示】
(1)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www.xing528.com)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生齐读四句话,教师注重对提示语的理解与把握。
师:提示语,就是作家给我们留下的阅读和思考的线索。故事中老汉说的话,他的语言,就是帮我们绘制人物形象。今后阅读小说中的语言,我们又多了一种方法。
生再读,关注语言,关注说话前的提示语。
师:可是我们再往后看第13课,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在这一课中,对话中很少用上提示语。
【课件展示】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师:所以,读小说,既要有方法,又不能拘泥于方法。关注提示语,更要关注语言的实质,也就是内容。
其三,软着陆,要素与核心素养合拍,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每一个目标的抵达,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但也要防止在寻求一个又一个目标抵达的同时,忽视了学习语文的初心。什么是语文的初心呢?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一基础教育领域的“星空目标”,让我们窥见语文教育的初心,就是提升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发力,努力让学生成为健全、完善、能不断发展的人。
教学,不能只顾眼前,要着眼未来,实现不断延展。“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之后要能够自然、自觉、自主发展,教才具有存在的价值。语文教学不光是盯着“要素”,在眼下这个“点”上做足功夫,更是要致力学生的发展,在长效的“线”上延续,促进其“长大成人”。所谓“长大”,指的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生长与变化,视野变远,思想变活,格局变大,一切都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所谓“成人”,指成就学生,让其语言更丰富,更具个性;思想更深刻,更灵动;审美更具有高品质的鉴赏力、创造力;文化品格更多元,对中华文化能更多一份传承与担当。
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让每一次教学都立足于语言发展这一根本之上,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评价、赏析、批判等具体的实践,让语言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思维的培育,在每一次的言语学习实践中,让思维不断臻于完善,更加多元与灵动,结合统编教材中要素的“螺旋上升”这一系统,让整个思维显得更加周全、严密、系统。教学中还要结合具体案例,不断调校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在每一次的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中,让学生趋于美好,批判丑陋,提升品位。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学生文化素养生长的过程,在日积月累式的熏陶中,文化素养不断得以建构。
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应该注重阶段性和发展性。以语言发展为例,统编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对“复述”这一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出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规划与准确的教学定位。比如,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进行创造性复述。显然,这是既注重当下的目标落实,又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指向素养的科学规划。一线教师则要做好每一次的教学落地,让这一整体的规划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得到落实。例如,统编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完成对故事的复述,我们教得扎实,让学生的复述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得到提升。请看教学片段:
师:接下来,我们牛刀小试,复述故事的“开篇”部分。请大家自读课文1—9自然段,试试看,能否找到一定的规律,让自己的复述更加轻松。
生1:这九个自然段,好多都是对话。
生2:那是因为西门豹刚到这里,就只有通过对话了解情况。
师:很好,对话描写为主,这就是这几个自然段中最重要的规律。我们就按照“分组别——找话题——记答案——完成复述”的顺序,一步步来,看看能否成功复述。先看看,这几段中,有几次对话?
生:四次。
师:一共四问四答,那么,每次都有哪些话题?第一次问的是什么?
生:问:“这是怎么回事?”
师: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看来,第一问,问到当地的实际情况,问的主题就是“地”,到底这地方,怎么啦?接下来的两问呢?
生:第二问是:“这话是谁说的?”第三问是:“新娘是哪来的?”
师:很好,这两问,问到了“人”。最后一问呢?
生:问的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师:漳河发大水,都是河神的管理结果,第四问,问到了“神”。这样梳理后,我们就找到话题了:问地、问人、问神。接下来,我们再看老大爷的回答,每一个问题,老大爷大概回答了些什么?
生1:第一问,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说出了田地荒芜的原因。
生2: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回答时,大爷说了巫婆,介绍说新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而且“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可见新娘都死了。所以“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说出了人少的原因。
生3:最后一个问题,大爷说得很奇怪,“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给人感觉河神有用。
师:大家读了课文,分了四组学对话,也发现了“地”“人”“神”三个话题和答案,现在,完成这一部分的复述,有把握么?
生:有。(尝试复述,与课文内容相似,略)
这一故事情节的复述,具有“练兵”的意味,为接下来其他情节复述做准备。同时,也是学习路径的获取,让学生在与故事“打交道”的实践中,找到规律,学得方法。本环节教学不单纯求得复述的结果,而是要掌握方法。有方法,才能自觉练习,自主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