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数学时发现,数学课很有“使命感”。一道又一道题,一个又一个关口,好像玩游戏通关一样,玩着玩着,就学会了。整个过程还充满挑战性、喜悦感。我们学语文,总感觉糊在一起,说也说不清楚。最后到底学会没有也并不清楚,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除了我们对语文原本就具有的混沌性、模糊性、笼统性有一定崇拜感之外,学习项目的缺失,则是设计上的硬伤。我们习惯打“游击战”,习惯按部就班地线性推演,但不习惯或者说很担心“教出一个学习项目”,让学生以“项目”为核心,接受任务,使命必达。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设定清晰而明确的学习项目,让项目成为整节课设计的“牛鼻子”,这是理念上的重大改变,也必将带来课堂结构上的重大优化。“项目”,可以理解为“认知势能”中提到的“主题”,但之所以单列一条来说,意味着它具有必要说明的特殊性。
例如执教《草船借箭》,可以给出一个学习项目——评述诸葛亮其人。发现了吗?“项目”具有天然的“动感”,是学习中的行动指南。这一学习项目,需要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结合阅读积累,借助思辨精神,大胆给诸葛亮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打分,呈现一份“成绩单”。由此项目“牵引”,学生要完成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要关联文中诸事件,统筹思考;要联系《三国演义》《三国志》的阅读经验,综合考量;要倾听同伴发言,进行协作、辨析。可见,完成项目并不简单,涉及学生认知储备的诸多方面,还涉及团队的合作。首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是否存在太多理解障碍;其次,考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除了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外,更多仰仗的是阅读经历。因为这些都会在判断、表述、评论过程中构成障碍;其三,语文学科素养的整体水平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学生有没有语言学常识,有没有文学鉴赏的能力,有没有“三国”的专项文化素养等,这些都构成任务完成的困难。有困难,有障碍,才有挑战性,才具备学习的乐趣。(www.xing528.com)
有设计的教学,就能营造学习的趣味体验。在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学过程自然就有三类知识交替出现、协同作用。
第一类:陈述性、概念化知识的补充。教师适当讲授,学生快速补充,为涉入思维深水区做好准备,不让所有的学习活动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经验层面。例如“什么是人物评述”“优质评述应具备的特征”等,这些都可以讲,让学生知道“我要做什么”。第二类: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告诉学生“我该怎么做”。通过具体的操作,在学习中接近真相;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不断获得进展;在清晰的工作模式和思维图式中,拓展学习空间,突破个人的狭隘经验局限,渐入佳境。第三类: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在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不断检验、提升运用水平,应对复杂多变的语用情境,能采取适切的决策并指挥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后还能形成应对此类任务的规律性、综合性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策略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