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统编新课快速教第一次列题纲的方法

小学语文统编新课快速教第一次列题纲的方法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教学,不管内容是什么,尤为重要。列提纲,至少存在两个方面显著的优势。当素材充分的时候,哪些才能被“列入”,哪些最后能被“写入”,列提纲就是思维不断调整的过程。因为这是首次提出“列提纲”,是可贵的第一次,教读的意味要浓厚。

小学语文统编新课快速教第一次列题纲的方法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的语文要素确定为两点。其一为“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二为“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这一单元的习作命题为《二十年后的家乡》。在习作教学中,教材呈现了这一篇习作的“提纲”。这是第一次展示“提纲”并要求学生在练习写的时候“列提纲”,最终实现“结合提纲写出作文”。

“第一次”教学,不管内容是什么,尤为重要。

教材用相当明晰的方式提示“列提纲”在全篇幅写作的过程的意义,在写作的布局谋篇上的重要作用。但依然在一线教学操作中,不断被忽略。本道命题《二十年后的家乡》,很容易被解读为借助“纯粹的想象”,写出自己理想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况且,在命题要求中,还做了如此的提示——“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可见,让学生自由想象,畅快写作,这的确是写作的目的,也是最终结果。但请务必关注本单元的教学要素——“拟提纲,分段叙述”,而不仅是“大胆想象”。如果在此篇中仅仅注意想象的发挥与表达,就极大地剥损了本案写作的存在意义。更何况,单就想象作文而言,本次习作重要的训练项目“列提纲”,也将揭开关于想象作文的最大争议——如何确保想象内容的大胆,又能顾及想象结果的合理。列提纲,不仅让想象别具一格,还能让习作有章有法。

历来,关于想象作文的争论,最为集中的就是“大胆与合理”之间的取舍,这涉及中华文化中最为微妙的“度”的把握。大部分一线老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多含糊其辞,没有具体而有效的指导方法,仅用“要求”来强调,并寄希望于学生做到“大胆夸张地想象”,又不希望在文中看到“过于离奇失态”的表达。“大胆”与“合理”,这是一对总是聚头的冤家,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无法在其间求得平衡。因此,阅读学生的想象作文,总带着莫名的遗憾,在文字与理性的张弛之间,总留下无法周全的缺陷。其实,这一单元习作的训练要素“列提纲”,已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困境的路径。

列提纲,至少存在两个方面显著的优势。

第一,提纲就是预先构思,构思能在二者间维系平衡。

写作主张构思先行。从写作的流程讲,也必须事先构思再起草。无构思就直接开始写,正是当下学生“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创意容易枯竭的重要原因。学生会因为要完成任务而写,写就是重复自我,重复的仅仅是书写旧经验而已。当然,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主张“非构思写作”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综合考虑,特别是要关注写作学情。我们认为:倘若写作者是较为成熟的成年作者,是有丰富表达经验的写手,那么非构思写作更能够在灵感的促进下写出优质作品;而小学生练习写作,构思的存在尤为重要。从构思到非构思,更是适合于儿童写作的有效发展路径。

“列提纲”中的构思,存在着三种功能,都能让想象的夸张与合理不断调和:

其一,提纲为线索。提纲直接挑明了写作的流程,明晰了篇章中的段落划分,具有明确文理的功能。以本案为例,《二十年后的家乡》提纲提示全文至少分为五段话,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环节分三段。先写环境的变化,再写工作的变化,最后写生活的变化。文章篇末点题,表达对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见到提纲,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表达有序。结构明晰,让表达趋于合理。(www.xing528.com)

其二,提纲为提示。提纲提示本次写作的关键部分、核心内容。很明显,相对于开头、结尾而言,中间的三段话就是本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将核心确证为核心,在写作时通过文字有效地呈现为核心”,这就是运思对写作的关照和指引。这样的提示,能让文章呈现凤头、猪肚、豹尾的传统格局,能让文章具有橄榄型的总体形态,这就是提纲带给我们的重要提示。这一布局上的提示,也让写成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想象文的样态趋于合理。

其三,提纲为规约。提纲规约了写作的目的,指定了写作的范围。提纲列好了,写作范围也就随之固定了,提纲中也体现了写作需要抵达的目的。例如,教材中《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提纲,在结尾部分列出了“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此条为最后一段的写作要义,此条也是本文写作的人文目的。可见,即便我们的想象再大胆,再夸张,一旦借助提纲的“事先约定”,都能让作者记住要选取有助于目标的内容进行表达。规约,让想象更加趋于合理。同时,作为教师评价习作,结合着提纲,也是一种印证,一种衡量。

第二,就提纲本身而言,列出提纲中还具备多种有利于写作的能力。

列提纲所涉及的第一个能力为组织能力。例如,组织已有的素材进行想象;组织写作的流程;组织写作的进展,让写作成为一个能够全程协调、前后一贯的系统工程。有组织地写,才能写出有思维色彩的作文。第二个能力是选择能力。列出提纲的同时,就完成了选择;列出提纲的过程,正在经历着选择。当素材充分的时候,哪些才能被“列入”,哪些最后能被“写入”,列提纲就是思维不断调整的过程。选择能力,也就在此过程中同步生长。第三个能力是自我约束力。优质的表达都是极为自律的。即便是成熟作家创作的文章,看起来给人感觉放荡不羁,随意而为,挥洒自如,实际上都是经历了一种极强的内隐力量,通过对文字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后写就的。管理的结果,就是让你看到“放荡不羁,随意而为,挥洒自如”的状态。而学生习作,更要加强这样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是未来写作必须的潜在动力。例如,通过列提纲,学生实现管理选材,管理文意与思想,管理文章结构、布局,管理语言文字规范……提纲,就是自我管理的“项目表”,让写作中的自我管理项目一目了然。提纲在前,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根据“项目表”协调各部分内容。

本单元习作,不仅是写出一篇《二十年后的家乡》,更重要的是学习编写提纲,让学生有“篇章写作”的意识,明确在整篇习作中要“分段叙述”,要“突出重点”。统编教材的编撰,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一对应。此命题要求,就是针对《课标》第三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课标》明确指导第三学段的写作,应重视篇章写作,要从对段落的着力升级至全篇。那么,在提纲罗列的指导上,教师究竟应如何操作呢?是该有所作为,还是不予指导,让学生自由列提纲?我们主张要教,还要教好。因为这是首次提出“列提纲”,是可贵的第一次,教读的意味要浓厚。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提纲,做到“段落结构可视化”,列出构成一篇的段落分布。例如,这篇文章到底要写几段,每段到底写什么?列出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很可能写着写着就偏离了方向。其次,做到“文章重点可视化”,列出本文写作的重要部分。一篇文章并不是平均用力,总有重要段落能体现写作目的。第三学段习作更多指向篇章的建构,与第二学段的“段落写作”不同,更多是协调各个组成部分,让读者通过阅读习作,理解作者的整体表达意图,明确文章的重点是什么?集中描写在哪个部分?提纲,有助于目的的达成。再次,做到“写作过程可视化”,提纲列好如同设定好写作过程,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根据计划写出来。可视化,如同过去“洗照片”一样,是慢慢显形的过程。对文章的构思,原先沉寂在脑海,是模模糊糊的,或是飘忽不定的。而如今即将要写作了,列出提纲了,就让这些构思慢慢显露出来,固定下来,被作者看见。看见构思之后的写作,就是对照着自己的思路具体推进。

当然,在构思后写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写完后还可以修改,还可以调整。特别是有了提纲与完稿,可以将整篇文章和自己列的提纲进行对比修改。看看写的内容和构思的是否一致;看看能否在写作实践中超越原先的构思;看看能否继续调整,改在构思上,让全新的构思和最后的写作结局更为匹配。这样的修改,改在思维、改在上位,是更为有效地修改。以本案为例,中间环节安排了写出“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学生按提纲写,写后发现还可以写“自己的变化”。之前的提纲中仅注重了环境,关注周遭,但真正的想象,离不开自己。二十年后的家乡生活,自己很可能成为整个区域生活的主导者。所以,写作时对提纲的对应与调校,也是在“大胆”与“合理”之间求得平衡。

列提纲,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节,需要予以重视,不能交由学生放任自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