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运用要找准时机,在教学中做到“时”,适“量”和适“度”,就能大大提高资料的有效性。
在导入新课时,通常借助作者或者时代背景的资料,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国背景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了解到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才能够走进文本,理解梁启超这篇演讲稿中的深意。因此,在课前让孩子们有重点地搜集筛选背景资料。课堂中,通过小视频来了解当时那段屈辱历史。紧接着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来补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打开思路,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
2.适时引入资料,解决知识难点。
不能总在课一开始时就把资料分享完毕,资料还可以运用在知识难点的环节中。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的故事》,学生初读课文时,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篇写梦的文章。因此,通过对课中资料链接的适时引入,可以化解知识的难点,解除对主题的误读。如针对课文最后一段的描写,设计以下教学环节:①默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其作用;②生交流“昏沉的夜”的具体含义;③引入课后“阅读链接”,提取有效信息;④借助资料,再谈“昏沉的夜”的象征意义。
结合阅读链接资料,再读课文,学生从中体会到的便是隐藏在文字中,鲁迅万般复杂的情感。借助资料拉近了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不断落实语文要素,总结方法,进行学法迁移。提醒学生多读关于鲁迅的作品,通过借助资料来解读鲁迅的文章,就会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www.xing528.com)
3.借助课外资料,体会表情达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要借助资料,把学生带入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感,引起共鸣。因此,在不断深入教学中,要积极寻找资料与情感的结合点。如《圆明园的毁灭》,在教学圆明园的辉煌灿烂之时,学生无法深刻体会。但出示有关圆明园的金碧辉煌和被毁灭之后的图片视频时,通过资料对比,学生对被毁的圆明园感到惋惜、愤怒,由此激发他们的爱国者情怀。再借助资料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便能够声情并茂朗读了。
4.引入链接资料,拓展延伸主题。
于课文结尾处引入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走向课外。如《木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短短6个星期内,死亡人数超过30万,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抓住这几个令人惊叹的数字,再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升华主题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这历史事件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课后学生情不自禁会再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情况。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透析编者意图,将资料搜集这一要素了然于胸,建立语文要素中资料搜集要素序列化概念。并围绕这一要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且把握课堂时机,灵活运用资料,通过不断地训练、实践,让资料搜集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