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教授小学语文统编新课,提供细致连续观察的教材板块?

如何有效教授小学语文统编新课,提供细致连续观察的教材板块?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至此,“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各板块,以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细致连续观察”为圆心,紧密围绕,向心着力,成为一个圆润运动的球体,简洁而明快。都是针对观察,两课教学时着重点不同,一课着力体会细致观察,一课突显连续观察,这样有别、有序、有层次推进教学,有效降低重复教学带来的损耗,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教授小学语文统编新课,提供细致连续观察的教材板块?

1.明确选编目的,围绕要素,各美其美。

以下是对本单元各板块教学内容及目标的梳理:

借助以上表格,我们可以了解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构成,看到它怎样基于语文要素来整体构建单元学习内容,开展学习过程,从而达成语文要素的落实。

首先应让单元各板块各司其职。准确明晰各板块自身的教学任务,实现板块各自的教学价值。

(1)单元导语的教学。

导语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便明确整单元的学习目标,学有导向。教学时可以先学习导语第一部分,曹雪芹的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引导学生读名言,谈体会,说感受,作积累,在这一学习活动中,迅速让学生聚焦到学习重点“观察”,初步感受观察的重要性。接下来出示本单元的两条学习要求: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②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带领学生读读,说说本单元提出了几个学习要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提出的?再勾画两条要求中相同的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这两个要求是从阅读、习作两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但都指向“连续观察”,从而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是学习“连续细致观察”,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由此,单元导语对单元整体目标的引导、指示,使明确的教学功能得以实现。

(2)精读课文的教学。

单元三篇精读课文,旨在带领学生通过课文学习,逐步感悟学习语文要素。其中《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都是“传统老课文”,但在新的单元要素指引下,其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功能与价值就发生了变化。教学这两篇精读课文时,要凸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借助准确生动的表达,体会学习如何进行连续细致观察。教学时,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紧接着把教学重点放在:①带领学生感受品味表达的准确生动;②在此基础上聚焦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观察的细腻、持续;③引导学生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留心观察的好处,推动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展开连续的观察,为他们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细致观察的习惯奠定基础。

(3)交流平台的教学。

统编教材合理地设计一系列新颖、卓有成效的助读系统,其中“交流平台”便是教材助读系统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部分,而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与“导读、课文、小资料、阅读链接”,相互呼应,前后关联。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提炼、总结,给予学生方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交流平台”的形式也是多样,有对话交流式、读写例话式、示例归类发现规律式、成果展示交流式、知识短文式、总结交流式、我的发现式等。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采用的是“总结交流”式。教材提供了单元选文中的三则语段,分别总结出观察要“细致、持续、运用多感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法的提出,是构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理解与体会中去感悟作者的观察方法,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同时也应注意,学生已经经历了精读课文的学习,已经在课文学习中感性地感受到如何从准确、生动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观察,因此,在此处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还可以在总结后再找到精读课文中使用了这些观察方法的语句加以分析、列举,还可以列举自己在进行单元语文实践“做观察记录”时是如何使用这些观察方法的,或者是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能做好,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www.xing528.com)

至此,“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各板块,以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细致连续观察”为圆心,紧密围绕,向心着力,成为一个圆润运动的球体,简洁而明快。各板块,从明确单元要素,到体悟学习单元要素,再到梳理总结单元要素,各美其美,又相互呼应勾连,形成合力,实现了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

2.关注关联差异,层层深入,渐进推进。

虽然单元各板块紧扣语文要素,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我们也应关注单元教学内容间的差异性、层级性,从而,循序渐进促使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1)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单元不同板块的教学功能和价值上。

①认知在不同板块中层层深入。

例如:同为指向单元语文要素,但“单元导语”旨在明了语文要素;精读课文着力于体会学习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意在总结、提炼语文要素。这些板块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呈现出的教学功能,达成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逐步深入,层层推进。这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不同过程:初步认识——深入体悟学习——总结迁移。

以上三个板块也有共通性,即三者都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学习知晓单元语文要素,这样的学习属于“知”的层面上。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真正掌握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还需运用实践,使得“知行合一”。

②实践在不同板块中渐进推进。

单元教学中设置了小资料“学习做观察记录”,单元习作“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这些板块显然是为了将单元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实践过程,将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深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知行转化的功能。

正是板块间的教学功能价值的不同,为我们达成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由浅入深、由知到行、层层深入的渐进过程。

(2)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单元同一板块的教学功能和价值上。

比如同为单元主体教学内容的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都指向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但各自的切入角度,以及教学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细读课后习题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重点在品读准确形象的语言,并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发现“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因此教学时可以着重指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方法;《蟋蟀的住宅》品读准确生动的语言,除了承接上一课,继续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根据本课内容,更容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开展“连续观察”。都是针对观察,两课教学时着重点不同,一课着力体会细致观察,一课突显连续观察,这样有别、有序、有层次推进教学,有效降低重复教学带来的损耗,提高教学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