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贸易与财政的新变化
1.本币与蒋币关系的新变化——对于蒋管区贸易的停滞或断绝,与对于邻友解放区交易的开始与继续,使边区内不足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的棉花、布匹等日用必需品,从战前仰赖于蒋管区的输入,在战时变为转向于邻友解放区(如晋冀鲁豫、晋绥)了。这一生产不足与蒋区贸易的关系,转化为边币与蒋币联系的变化及生产与消费的依存关系,通过贸易转化为边币对蒋币的储存关系,现在已发生着和将要发展成为历史性的根本变化。目前蒋币的外汇作用已日愈减少,战争下去,使我们直接对兄弟解放区的贸易更成为必要。贸易路线的新变化,使我边币摆脱一贯对蒋币的依存关系,也存在着更大的可能。
2.金融贸易与财政三者关系新变化——由于对蒋管区贸易的停滞或断绝,使土产的输出陷于冻结。因此,和平时期贸易支持财政的主要部分已转向由银行负担了。兹将一九四六年与今年三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财政负担的比例列下:
(1)一九四六年全年财政开支为100。
贸易公司负担60%
税收30%,其中极大部分仍是(土产)税
银行负担10%
(2)今年三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被服、粮食除外的财政支付为100。
税收5.5%
公司回笼28%
由此可见,和平时期,贸易支持财政的60%以上,战时已转向由银行负担了,这就是自卫战争爆发以来,金融贸易或(和)财政三者关系的新变化。
金融与财政的这一矛盾,将因脱离生产人员的继续增加而加深,这就象征着边区金融的严重局面已经到临,我们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了。
3.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总行提出两大基本任务:
(1)缓和物价上涨,推行本币。
(2)继续必不可少的发行,支援前线。
为了适应新情况,完成新任务,总行特发出如下指示:
1.各分行及总行业务处,在战时一律取消壮大资金的任务,以全力稳定金融。
2.由于对蒋币关系的新变化,必须采取对蒋币的新态度:
(1)坚定独立自主的本币思想,全力推行本币,争取本币独立市场。严厉打击蒋币,排挤蒋币,放弃与蒋币之固定联系,摆脱蒋币对本币之直接影响,抛弃以往对蒋币比价求稳定的基本方针,配合争取必需物资斗争,有可能与必要时即逐渐提高本币比价,估计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各地不一的黑市,这是不可避免的必须畏惧,纵然一旦贸易情况有所变化,土产可争取输出,所换回者亦非蒋币,除部分黄金外,则将以物物交换为主。
(2)各分区内地交换所,一律停止对蒋币之交换,目前各地兑出之蒋币,大部仍留于我边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兑换,等于推行蒋币与压缩券币市场,内地交换所可在原有基础上,逐渐转变为借给群众日用必需品的小型商店。
(3)为了适应战时变化多、难联系的特点,各分行应依据当地情况,并参照邻近分区之情况,机动灵活,相对独立地决定一些对策。在牌价问题上,可放弃和平时期的统一比价,各分区可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差价的政策。但须注意:①差额不宜过大;②明了些措施,是为了打击排挤蒋币的手段之一,须机动灵活;③在一般情况下,内地蒋币比价可低于边缘区,以便先将其排挤于边缘地区,逐步使本币夺取阵地。
(4)各分行应协同当地贸易分公司,税局实行管理贸易。对真正必需品之输入,可介绍至边境交换所给予兑换(保证办法各地自定),其他非必需品之输入及内地市场一律停止兑出。并配合当地党政,严格执行禁令(限期兑入,逾期拒绝兑换),违者一律没收。
(5)警备区白洋问题另文处理。
3.各分行应协同贸易分公司(可适当分工进行)组织内地集市,控制部分土地,组织物资对流,依据河川的交易关系,以重点组织粮食、布匹、棉花、油、盐、炭等必需品之交流,只卖券币,拒收白洋、蒋币,不从盈利出发,只为支持本币之流通。
4.各分区在敌人清剿蹂躏后,无法维持生活,进行生产之贫苦群众及部分贫困抗属;其次,在重新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应配合当地土改工作,对分得土地而无力购置农具、籽种的贫苦群众,给予农具、籽种或食粮贷款;在内地目前可配合锄草,酌量发放一些贷款,贷款内在券币流通的地区应以发放券币为主,在群众暂不信任券币的地区,则以发放实物为主,在敌人蹂躏过的地区及非灾区的实物贷款一律免收利息,非灾区的券币贷款仍须酌收低利。
以上指示,各分行接到后应深刻考虑,使这一方针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迅速布置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告息行。
(边区银行总行:《关于目前金融业务的指示》,1947年7月26日于子洲)
(二)发行与财政、物价、贸易的关系
1.财政与发行
①河西三个月来的财政开支如下:(券币)
(亏空折粮一万三千余石,系按逐月警区价算,若按其他粮价低的分区算,亏空更大大地超过一万三千石之数。)
②再看河东三个月发行(大都用在财政上)
九月发行农币92.8亿折细粮(兴县价)9180石
十月发行农币105.82亿折细粮(兴县价)8140石
十一月十七日止发行农币348.34亿折细粮(兴县价)17240石
③如此庞大支出,以陕甘宁而论,军费八月份占总预算67%,九月份90%,十月份83%,十一月63%,平均在75%上下,其中前总开支又占总预算的百分之四十九,即是说,财政开支中把大部分是用于支持自卫战争的军费。
④河西开支至十月份后突然增大(十月票面开支比九月多96%,十一月比十月又多58%),是因为九月份仍维持旧的供给标准,大小公分担重负,十月后开始不许小公经商,提出统筹,补助面很广。同时,人马又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贸易生产停滞,税源枯竭,物资缺乏,造成目前解决财政唯一办法是靠发票子,而大发的结果自然刺激物价上涨,这是票面开支剧增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控制发行和物价,有亟待解决之必要。
2.发行与物价
①财政亏空既然依靠发票子弥补,大发结果,又刺激物价飞涨,物价涨又回头,逼使财政追加预算,亏空更大,如此循环不已互相为因果,造成目前严重的情况。
先看发行、物价、财政三者的关系(物价是以绥德分区为例,绥德分区物价历来是最高的,主力和后方转入绥德分区后,更加刺激高涨,比陇东、关中及延属西部物价高上四五倍不等)。
(注)物价总数项包括土布、熟花、小米、清油、洋火、小盐、白洋七项。其中小盐基期是今年三月(因无去年底价)米盐油三项指数,十一月份比一九四六年底涨二十五倍以上,以上基数系根据绥德分行统计数字。
实际说来,物价总指数不只涨了二十倍,因为九月十月份的物价,由于人马东渡,由河东替河西负担了一部分,这从河东物价也在猛涨可看出,如碛口物价,七月份比一九四六年底涨三倍弱,八月涨为四倍弱,至九月大涨至六倍,十月底更涨至八倍以上。
②物价猛涨是什么意思呢?
(A)发行多,物价涨,财政预算扩大。十二月份又要增为河西的一百七十七亿(折米八千石左右),河东的一百八十九亿(折米一万二千石左右),两处共三百六十六亿元(折米约二万石),在基本情况未改变前,一二月份开支,必将仍按上述趋势连续增大,其速度与程度,可能较过去三个月更快更大。
(B)因为物价涨在前,又涨得多(十一月份比去年底物价涨二十倍多),财政赶不上物价(财政权十七倍半),故领经费的单位吃了大亏。如前总十月份经费,据说在延川作预算时,按物价会涨百分之三十估算,但实际达到榆林时,物价飞涨了百分之八十,一百元顶二十元用了(大军云集,供求突变也是重要原因)。再加财厅按每月二十日平均价发给,有时又难于按时发给,以最近北线而论,每个战士的实际生活标准,每日为券币3,450元,但领的经费仅六百几十元,相距五六倍。票子跌价,对于每个持有票子的公家人和老百姓都给予莫大的生活压迫。
(C)依靠发票子来扶助生产及救荒,在没有物资或缺乏物资来支持所发出票子的情况下,也有利弊两面。如:
河西救灾和纺织贷款,目前试办性的少量贷款,对金融暂时还不致有如何大影响,但如大量贷出,而买不到农民所需(耕牛、农具、籽种、粮食等等),贷款收效甚微。
河东二、五、六分区,秋收后粮食上市(朔县每集四五百石),卖主多系贫苦农民。为适应他们的需要及大公购买,以作地域及季节调剂(晋绥已购25,000大石,尚购25,000大石),必需发行,但发行回笼的很少,二、五分区仅四分之一。继续收购,必然加甚农币购买力下降。
又如收土产十万件,需粮一万石,我们困难于用粮去收。现专员会议决定,年前以花去收,则更扩大花与粮的剪刀差,会打击纺织生产,入秋后其变化如下:
碛口十月二十日一匹布换米1,986斗,十一月十八日降为1,31斗,离石同期由1,66斗降为1,41斗,方山由2,266斗降为1.75斗,预计统购土产开始,又值冬里粮价将大涨。
又如晋绥动员民力,转运粮食及花布救济物资,脚费日发25,025,000万,月需750,000万。
以发行去收粮,以花去换土产而无适当物资,吸收通货回笼,就会造成物价猛涨,这又是一个矛盾。
总的说来,财政发行与生产发行,根本是一个以物资回笼通货的问题,下面谈谈物资问题。
3.物资与贸易
①现有物资,河西方面:花15万斤,大布一千匹折四八小布5,000匹。河东方面,花35万斤,小布175,000匹。
就是这点力量,要解决财政同时要解放金融。供给上需:制鞋24万双,需布16万丈,折32,000匹。制被子30,000床,需布40,000匹,需60000斤。
以上需布约十万匹(四八布),花四十四万斤,如以之供应市场,晋陕每个老百姓平均仅得布一尺多,花一两半——这和市场需要何等遥远,如以之解决需用的夏衣不足一半,如以之解决经费,只够一个月开支。
②在各解放区,经过半年多时间才买下一部物资:
晋南十分区,共30万斤,布5万匹。
冀中花7万斤,布5万匹。
但(A)晋察冀的外汇限于金子,且每月限两千两。
(B)山东以土产换花布,运费昂贵(棉花原价加百分之五十,布匹加百分之三十)。其次如以(土产)换金,金价也贵,即北海票十七万元换金一两,北海与冀票比价一比十四冀票与农币比价,一比二元二,这样实际是以二十五件(土产)换山东的金一两(我关中仅十二件土产换金一两)。
(C)运输是大问题,买下东西不易运回。如满足要求河东五万石粮运河西,竟需二万石运费,一次十天运完,需十万毛驴,五万民工,如以五个月运完,每天需驴六千七百头,民工三千三百五十名。(www.xing528.com)
总之,与各兄弟区的贸易问题,是运输问题与外汇问题,以及经济核算上,陕晋会要吃亏(土产贱)的问题,这个问题并未解决。
③河西贸易:三边口岸未开,陇东九至十一月,入口土布11,211,200丈,关中十月入口五万方尺,两共折四八布24,000匹。根据敌区金融大波(三原已出现五万元大钞),金价大涨(十一月约涨一倍半),洋烟次涨(十一月约涨百分之六七十),布小涨(十一月雁布约涨百分之十几)的情况,土产出布入的希望是存在。但:(A)军事封锁和市场不稳;(B)纵会交换进行,而货物不易运回。因此,贸易开展,今天仍属有限(虽然用大力争取其开展)。
以上可见,东面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西面是杯水车薪,所无大补,而大公手上家务则又异常薄弱。因此,回笼本币与财政供给问题,依然是个严重问题。
4.金融与负担
财政依靠发行的结果,实际上是对人民的一种很大的负担。在战争中,人民负担空前严(重),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向看出:
①战争前后,河西二十几万壮年中,差不多有四万至五万人当了新兵或游击队,即由生产者转为消费者,农村劳动力减少了到。
②公粮:目前河西人员,十七万一千余人,牲口一万六千余头,全年需细粮三十五万七千余石。九月底止已预借146,350石,现在布置征收99,650石,两共246,000石,按今年征246,000石之数,达今年陕边产量700,512石(细粮)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一,比以往任何一年的征收率都高出几倍(一九四一年公粮负担率占陕边产粮12.3%,一九四二年占9.8%,一九四三年占9.1%,一九四四年8%,一九四五年10%,一九四六年9%,今年35.1%)。加入敌人掠夺、糟蹋,估计损失十九万石,两项共436,000石,占人民收粮七十余万石的百分之六十八,足见人民负担,粮食缺乏,已到十分严重境地。老百姓断米吃树叶、逃荒,野战军杀骡、杀马充饥,已开始发生。
③战勤:战争八个月来,人民战勤尚无全面调查,但仅就第二次榆林战役,民力动员程度已够惊人。兹计算如下(公家人动员力量未计算在内):
(A)北线现有公家人畜,每月需细粮一万三千石,此数必须近追警区,远自延属及河东一、二、三、六分区动员转送北线,需动员人力畜力如下:
每条毛驴平均驮四斗,共需动员毛驴32,500头。往返路程平均十二天共需驴工390,000个。两人赶驴三头,共需赶驴人数21,660名。
这一万三千石预计一个月(三十天)内运完,这样平均每日在路上送粮的毛驴共一万三千头,赶脚8660名。
(B)北线六百付常备担架,五人一付,共三千人,一个月九万个工,临时担架八百付,五人一付,共四千人,一个月十万个工。二千头随军毛驴,一个月驴工六万个,一千四百名赶脚,一个月共人工四万二千个。
以上两项(送粮及随军)合计一个月需人工511,800个,驴工450,000个,如工资每个人工以小米一升,驴工两升计,可得粮一万四千一百余石,而这些负担,还不能以全边区人力计算(因有敌占区及遥远区),而集中在战区及近战区的。
④在上述三种负担之上,还要加上金融的负担,如河西九、十、十一三个月共以发行支持财政开支,一百九十余亿(券洋),可折合细粮13,420石,而十二月河东河西开支共计需366亿元,可折细粮二万石,这些财政发行在缺乏投资回笼的情况下,极大部分都是变成人民对公家的负担了。即是说,人民除出兵、出粮、出人、出畜外,还要每月以数千石粮食支持公家吃用。而人民的负担能力,在经过八个多月战争后,加上今年的严重灾荒,可以明显看到,不论人力、畜力、物力、财力均已到极困难的地步了,即是说,已到再无力维持的境地了,必须引起我们严重注意。
5.解决办法拟议
由可见,金融问题,实际就是财权问题,亦即战争与民负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经研究,可提出以下几个主要方向,以供参考。
①主力出击,取给予(于)国民党区以战养战,是节粮节财及打开对外贸易基本办法之一。若能实现十一月下旬所提关于解决粮食方案,主力八万人出击,除节省边区粮食十几万石。同时经费亦可以发土产,代替发票子,则可减少发行40%到50%(光就河西说)。
②开展贸易:河西加强缉私,军事掩护开关陇口岸,尽量销土产换回花布及黄金。同时建议华北财办统一计划,由晋察冀及冀鲁豫代替晋陕销土产及黄金,换回花布及各种必需物资。同时用一切力量和方法解决运输问题(主要发动与组织民运,同时动员公家一切运输力量),以增加物资力量供应市场,回笼边币,相当的稳定金融,以支持财政减轻民负。
③开辟财源,回笼本币——十二月份晋陕预算达三百六十六亿(折细粮两万石),贸易公司售货回笼不及百分之二十,势在增发三百亿上下,票子泛滥,物价波动,提议开辟财源,大量回笼办法如下:
(A)实行土改中征收土地所有权证登记费(或地表登记费),此一措施,带有一次缴完的印刷纸张等手续性质,可以兼收解决财政开支及扩大本币的农村市场,又能大量回笼的实效。这一费用征收,又适应农村接受“契约”的习俗,农民认为契约出了钱,土地所有权就固定下来,就合法了。另一方面,因为征收面宽广,对翻身农民并未加重多大负担。但是集腋成裘,对金融及财政则是一副救命剂。办法如下:
晋陕耕地以四千万亩计(陕边1500万亩,晋绥2500万亩),如每亩征收小米两合,折付本币三千元(必须收本币现款),许可收一千二百亿元,折米八万石,每人平均26.600元,合米约一升七左右,此一千二百亿元,可够晋陕三个月以上财政开支。
此一征收,可随土改发展情况,各分区分期征收,以避减免农村筹码突然紧逼后,所产生的恶果。
(B)陕边营业税改以粮食折合收款,以求农商负担合理化。冬季营业税,虽因敌占城市,商业萧条,奸商附敌而受影响,但全陕边征收1,000石,折款六七亿,河东也可进行补征牲畜买卖税(用烟用白洋所换入之牲口——河曲十月份仅公家换入百余头岚县二百余头),对金融财政当不无小补。
④驱逐敌币、白洋,扩大本币市场。如晋南禁用蒋币前后,送去本币九十八亿,隰县也可送去五十亿。我关陇等分区,目前全部是敌币市场,警区是白洋市场,如恢复我币市场,可使本币不致局促警区一隅,外流数十亿,对增加我财政负担面,缩小敌人掠夺面。当有重大意义,故应根据西北局决定,坚决贯彻禁令,打击敌币、白洋,以恢复扩大本币市场。
⑤其他关于如何精简节约生产等都是减少开支,亦即减少发行的重要办法,此处不详谈了。
(西北财经办事处:《三个月来(九至十一月)财政金融贸易情况》,1947年11月30日)
在战争未爆发前,边区物价上涨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的指数是落后于发行递增指数的。但是,自战争爆发以来,由于消费空前增加,物资日益奇缺,使得这一个基本趋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兹将战前(一月—三月半)三个半月延市几种主要物资及金银价格列后(单位券币元):
上表看出延市在今年三个半月内,一般主要日用品物价的上涨是较缓慢的,上列六项,平均上涨20%,每月则仅平均上涨不到6%,而这一时期的发行指数则远超过物价指数之上,兹将三个半月内发行实际流通量开列于下(单位券别(币)万元):
但是自三月十九日撤退延安后,这一基本形势则发生了严重变化,物价波动甚烈。券币购买力猛烈下降,物价指数远超过发行指数七倍以上。兹将警备区(目前边区唯一的市场)马蹄沟三月十五与七月十五的物价对照于下(单位券币元):
上表看出战争爆发后的四个半月内,物价与金银价格在边区是猛烈的上涨的,尤以小米为甚总平均涨了2.85倍,每月也平均涨71.4%,这与前三个半月每月平均上涨不到6%是何等惊人的变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边区政权所达的地盘过分缩小,城市百分之九十以上已被侵占,内部集市又遭敌扫荡,全陷于停顿——其中体的形势可图表于下:
注:①敌主力—军二十九军六月初问我老根据地志丹一线扫荡,六月末又向我安塞内部扫荡。内部市场即遭全部破坏。
②七月初,我仅保持黄河以西警区六个县以及收复三边分区及陇东一部分。
③代表日/月是指失陷的时间。(略)
在这一时期的发行,我们是持着慎重态度,争取少发,且以极大力量去回笼券币。因此,实际发行量,并没有较过去有突出的增加,且较前三个半月的平均数为少,而物价指数却超过了发行指数七倍以上。兹将三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发行的实际流通量列下:(单位券币万元)
三月十五日 372,156
七月十五日 517,749
指 数 139.1
总结以上情况,前三个半月物价(包括金银价)平均上涨20.2%,发行增加为45%;后四个月物价(包括金银价)平均上涨285.5%,而发行仅增加39.1%,这就是战争以来发行与物价关系上的极大变化。也正象征着边区金融的严重局面已经到临。
今后形势如何?我们估计军事上的反攻将获得伟大的胜利,但是在财经问题上会困难更多。为了“反攻”,部队必须增加,因此,开支就必须再扩大,贸易依然在南路找不到出路,发行迫不得已的将继续增加。以支持自卫战争之进行。因此,我们对于兄弟解放区、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对我们二十万匹、二十三万斤花的帮助,衷心感谢。
(《西北财办给中央财委的报告》,1947年7月20日)
发行与物价
一般的真理是货币数量的增加与币值的降低是反比例的。也就是说,发行指数的上升与物价指数的上升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这从我们一九四〇年边币发行以来的统计,可以得到充分证明(详见边币发行与币值变动比较表)。
但发行政策掌握得好,例如发行与紧缩配合适当。推行边币做得好,控制物资工作做得好,则物价的上升会低于发行指数,否则物价指数比发行指数上升得更快。
历年边币的增发影响了农产品与外来布匹。棉花等日用工业品剪刀差现象扩大,这使农民吃了很大的亏,到日本投降为止,这一趋势我们没有很好地把它扭转过来。一九四五年二、三月间,一斗米只能换四尺土布,比之抗战前每斗米能换三丈四尺土布,差了七倍半。一九四五年六月以后好些,到自卫战争将在陕甘宁边区爆发时,才有大的转变。战争破坏了一切,特别是加重了对粮食的破坏。由于敌我消耗,加上灾荒,粮价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平均每斗三千一百七十五元涨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平均四十四万八千三百元。一年左右,涨了一百四十余倍,剪刀差到一九四七年六月间即恢复到抗日战争以前的状态,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变为农产品每斗小米换布八丈,超过抗战前1.35倍。
自卫战争改变了一切,战前、战后、物价上的剪刀差也起了根本的变化。战前是布价领导一切物价上涨,而战后则是粮价领导一切物价上涨了。
附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七年延安市小米与布、花交换比例表。(见下表)
延安市小米与布花交换比例统计表
续表
续表
(边区银行:《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金融情况》,1948年2月16日)
甲、我们要集中力量,步调一致开展贸易工作,巩固金融、调剂物价和平抑物价,贯彻对敌斗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财政供给机关,不论在任何时期,需要在内地市场大量购买物资,足以波动市场者,事先应通知当地贸易机关配合进行,必要时,可由贸易机关尽力调剂。
②财政供给机关,不论任何时期,需要花出大量本币,足以波及金融者,事先应通知当地贸易机关注意,以资掌握。
③贸易机关有对外采购军用器材之责,事先应由需购机关列出需购品名及预购数量,交贸易机关有计划的采购,而贸易机关应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积极的负责努力按时完成。
④内地之军用器材,需要统一收买者(如铁轨、火硝、白钖、铜元、铁丝等)由后勤机关通知贸易机关统一收买,并约定数量及约定收买期。
⑤财政供给机关从陕甘宁边区(或敌友区)输入较大批物资(或货币),需要在内地销售,且足以影响内地市场者,事先应通知当地贸易机关配合进行,以资掌握。
乙、边区各级军政机关及部队所必需日用军用物资、贸易机关及其商店,兴业公司有代购之责,绝不得推辞,其具体办法为:
①购买现货,价格面议,原则上应较当地市价低百分之一——百分之五,以交付现款为原则。
②委托买货,先付定购款(以购货总值半数为原则),交货时全数付清。
③委托购买货物之价格先议定,言定购买期间并订立合同,在限期以内购妥者,接议定价格接受结算。在限期以外购入者,则低于当地币价百分之一——百分之五,由委托机关接受,如无议定者,则依原价加运费,并再加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边区政府:《关于财政、后勤、供给机关与贸易金融机关经济关系的通知》,1948年8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