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保本问题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保本问题解析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保本的几个问题决定如下:1.保本的范围:各种资金必须完全保本。保本问题对于我们解放区银行资本和国家发行没有严格划分。银行资本保本问题的提法,就是这样的情形。保本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与发行物价的努力、市场的管理、国家生产资本的管理制度,生产事业的企业核算等密切结合的。(一)保本的提出及本质保本问题,是在由于币值不稳而造成的不自以为亏本而发生的亏本,和不公开的救济而实行的救济之情况下提出的。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保本问题解析

有关保本的几个问题决定如下:

1.保本的范围:各种资金(包括农贷、工商业放款、投资等活动)必须完全保本。各种基金(包括白银外汇、收兑本币、友币、临时等基金)可不保本,但也应争取保一定的本。

2.保本的计算单位:总分支行内部往来算账,以“生活饭”为单位,对农村群众计算以“几种主要物资”为单位。城市内存贷款主要的是提高利率,必要时亦可以几种主要物资为计算单位(如储存)。

每个“生活饭”包括小米二斤、麦子一斤、土布一方尺、油五钱、盐五钱、炭半斤,以货贸规定的各个主要市场的一个月的物价平均计算而成,由总行统一规定。

3.什么时候开始保本:此问题分为两段,第一种是对外贷款,第二种是银行内部算账。关于前者,是从新的贷款放出时就开始保本;关于后者,决定自十月一日起开始保本。九月底各分行皆须将所有财产做一次全面的清理,汇总报告总行,由总行统一折铱,通知执行。

4.记账办法:基本上根据一套账的方法处理,但又有所修改。兹将其要点列下(照新发下的会计制度处理):

(1)取消原币往来(包括金银、外币、友币等),所有原币往来能作价的随时作价,不能作价的亦假定为买卖作价记账。

(2)实物存欠:假定为买卖交易,通过仓库经营科目作价记账(记明数量、单位及金额)。

(3)一切实物账(包括黄金、白洋、外汇、友币、仓库经营等)皆以品名立户,分为“实际买卖”、内部买卖、假定买卖等三部分(或三本账)分别登记之。

华北银行:《关于资金基金等问题的指示》,1948年)

保本问题:保本在任何时候也不是一个新问题(它只是在以赔本主义群众观点的旧作法说是新提法)。凡是公营事业都要保本和有利的。如果国营资本不能得到极大的增长,以致于能在若干年内即具有压倒的优势,不仅会使工业生产力能有足够的生产力,以满足农民需要,换取原料和各种农产品;同时在商品流通的领域内,也有足够的力量,使国家贸易机关和合作社能肩负起商品流通大部或全部的节约任务,这一批国家资本的培植,从现在开始了。所以像保本这样的企业的原始的思想,现在就应该有和应该做,这一点想来和你们的意见是一致的。此外,保本能否实现,最终是决定物价的相对稳定(发行和市场的适应程度)。因为如果物价一月数变,大涨大落,生产就很难进行,生产资本有一部分也转化为投资资本了,保本和有利都谈不到。所以只有在发行、物价这些方面采取大量措施,使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才能求得在生产和商品流通过程中求得利益。我们对于保本的提法,也是建立在这种前提下的,这一点意见也是相同的。问题就在于保本提出来后是否就助长了推币存物资,如果不提保本,这些现象就没有了。我们认为即使在没有提出保本以前,一切公私营工商业,都是根本,甚至少提保本的原则去进行业务的,否则公营经济的体系就不能建立和存在。机关生产的目的就是利润,借以解决机关困难。甚至少要求保本更无疑问,所有现有借以保本的各种手段,从前均无不采取,所以我感觉问题在于:

1.对公营企业来说,如何使其计划体现政策,并帮助其实现,如产品与市场供应的计划、贸易调节计划等,对其任务则要求实现政策下保本(当然在某种特殊需要时赔本是合乎政策的,但不能作为一般原则),否则国营的性质就没有了。

2.对于私资和机关生产则是加强市场管理的问题。

3.对于国家资本的拨付方法,应该进行研究(来电这方面也提到了),以便节省资金,加强企业资金周转和国家银行的结合。

保本问题对于我们解放区银行资本和国家发行没有严格划分。我们的放款实际上在许多地方都是对借款户的一种津贴。在解放区联成一片,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农民的基本生产手段大致平均以后,情况就不同了。银行资本的核算,必须和发行分开。对于我们的业务对象,必须力求两利,必须加强贷款的研究运用,使贷款到了生产者手中时,能因改善了设备,增加了可变资本,较之未得贷款产生更大的物质价值。就在这个基础上,银行资本得以保本以致积累,我们仅要求生产者只取得其生产的物质价值,而把货币贬值部分还给我们,如果这一点都办不到,那么这个生产事业是赔本的,或者只有依靠银行的津贴才能够维持(当然这在物价暴涨暴落的情况下是会有的,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一般的物价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应这样)。如果除了发行的某一段落的特别情况下,这种生产事业就不得贷款保不保本的问题,而这个事业能不能办的问题了。银行资本保本问题的提法,就是这样的情形。

保本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与发行物价的努力、市场的管理、国家生产资本的管理制度,生产事业的企业核算等密切结合的。所以,目前实际情况是有机关生产囤积物资,商店看涨不卖,银行怕赔利息而放款,都与物价政策联系不够。然而这些现象不是保本的必然结果,而是上述许多方面没有做好、没有结合好的结果,所以在今天保本的提法还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同意你们所提出的许多现存不良现象,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克服,是要招致很多灾害的。

财政透支是不可避免的,在全国胜利,地盘迅速扩大,我们将具有大量工业设备,大量的工业和大块的新阵地支持,我们相对稳定是可能做到的。因此,透支和保本并不是不能并存的,当我们工农产品增加,财政赤字减少,生产投资增加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求产业本身的资本积累了。

(南汉宸:《给西北财委及银行诸同志的来信》,1949年1月31日)

说明:对南经理来信,银贸主要干部经财委同意于四月六日举行座谈研究,因问题颇为深奥,座谈会上决定由刘经理将大家意见作初步书面总结后,分发各同志再作进一步的研究。现将刘经理写的《座谈意见综合》印发与会同志,希望各个同志再作详细研究并提出意见。这材料系内部研究性质,且有不少秘密材料,不得借阅,阅后收回。

(一)保本的提出及本质

保本问题,是在由于币值不稳而造成的不自以为亏本而发生的亏本,和不公开的救济而实行的救济之情况下提出的。具体一点说,是在去年五月会议讨论贷款工作中发生了保本不保本的争论时而提出的,最后主席团答复这一争论时说“应该保本”后,经中央批准。我们认为是对的,但必须弄清楚它是针对着贷款工作中的“亏本”思想而说的,因而它便不能被了解为是一个政策,特别不能成为指导全面经济工作的一般政策。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提出“公私两利”“企业化”“加强经济核算”“反对恩赐救济观点”就可以了,就已经包括保本的内容,不必再提保本,以助长发展不顾全面的本位主义

国营金融贸易机构从成立的一天起,一般的业务就计入了利润和利息——即含有企业经营的性质,只有在货币贬值率超过了利润率和利息率的时候,保本问题才被迫提出。因此,问题的关键就集中在货币贬值率、利润率、利息率三个因素中。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实际例子很多,不多举了。

从上可知保本的重要关键在于:货币贬值的尽可能缩小,与利润、利息率的适当订定。

(二)两种不同的保本方法与其结果

1.币值保本。

币值保本是尽可能地稳定本币价值,而配合以适当的利润、利息率的保本。货币的价值和利润、利息率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即由于币值的稳定,决定利润、利息率之提高;但利润、利息率提高后,又返回到影响币值的更不稳定,而其因果关系则是币值是因,利润、利息是果。因此,保本的方法便应该是如何使利润、利息率(被动因素)适当的与币值(主动因素)配合的问题,进而可说明在利息政策上采取两高政策是值得研究。

利润、利息率与币值之配合方法(根据国营金融、贸易之具体条件):

(1)主观方面——预计发行、财政、生产等条件来规定物价掌握之目标及利润、利息率。制订时详加考虑,决定后通告各地遵行。

(2)客观方面——略低于市场自然利润、利息率。

运用第一种方法,可以消除市场利润、利息率之盲目,以第二种方法配合,即可达到保本之目的。因市场利润、利息率等于货币贬值率加正常利润、利息率,故略低于市场利润、利息率只是薄利而不是亏本。

2.折实保本。

(1)基本矛盾:折实保本是否定了本币的价值尺度。而贷实折实则更打击货币的流通机能。由于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础的职能,它直接联系发行、物价、财政等政策,其变化情形如下图:

因之,折实与价值尺度之矛盾递演下去,则与货币发行发生矛盾,以至完全破坏币信。

(2)计算标准之困难

(子)现行的各种计算尺度:

(丑)比较好的计算尺度:

计算尺度如固定于一种商品,由于物价愈波动,则商品间的不平衡变动的差率愈大,其偏倚性不言而知,甚至抹杀实际真相,固定于少数商品的结果亦同。比较好的办法是以一般物价指数为标准,这样的优点是可以适应一般的货币购买力;但其严重缺点是农村环境,一般人不理解物价指数之性质及算法。为补救上述缺点,对外一律以本币计算,仅作对内规定利润、利息率及物价时之参考。

3.两种保本方法之比较:

(三)保本与公私两利比较

各种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不外以下四种可能及四种情况:

四种可能 四种情况

(1)公私两利

(2)公利私损——公利大,私损小,公利小,私损大。

(3)公利私损——公损大,私利小,公损小,私利大。

(4)公私两损

无疑的公私两利是最好的,因而它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政策。公私两损是最坏的,所以必须严防这种结果。

战争期间,如果争取做到公私两利有困难不可能,那么起码应该争取公利大、私损小,或在某项具体工作上公损小、私利大;避免公利小、私损大或公损大、私利小,这些尺度成为检查各种措施工作的标准。

(四)发行与业务资金分开问题(www.xing528.com)

关于发行必须与业务资金分开问题,是否说发行款可以不必保本,业务资金必须保本?即是说发行库存款由于货币跌价降低了购买力,所受损失不算亏本;而业务资金库存款由于货币跌价降低了购买力,所受亏损则谓之亏本?如果是这种含义,我们认为有研究的必要。

银行、贸司等企业部门业务资本之活动,是为发展生产,稳定金融,支持战争而服务的。其中关于稳定金融任务之完成,在现实的条件下(发行多,物价涨),有很大成分是用银贸资金经营周转的,以支持发行货币的效能。譬如发行供军用,则此项发行款用于收买群众油、菜等解决军食,群众则又用以向贸司买布、粮。经过这样一个变化,则贸易公司将布、粮变为货币,亦即将发行款变贸司业务款,贸司再用款去采买粮、布时,因物价上涨买不到原卖出数,如贸司出卖布、粮时,即将贸币贬值率加入布、粮内,则抬高了物价,减低了再发行货币的效能。

为便于核算,研究检查各种措施,发行款与业务资金在会计上、出纳上必须分开,事实上各地亦在这样做着(可能有的还不很严格)。但不管发行款也好,业务款也好,它们的货币购买力是无法分开的,也就是说,如果由于发行使货币贬值,则不管发行库存与业务库存均将一律同等贬值。为了要保持业务库存之道,只有不存现款买存实物,如此则又促使物价上涨降低货币的信用。在这里必须说明,货币是国家发行的,如果国家企业部门不予支持,那么谁又去支持呢?

强行将发行与业务资金在其所代表的购买力上分开,便是放弃了业务资金对发行的支持责任,其结果必是随发行的增加、货币的贬值,使业务资金亦无法壮大;相反地会逐渐削弱,最后是公私两损。

发行与物价问题。

保本问题的实质是发行、物价问题。发行的多了,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结果增加了保本的困难,这些抽象的道理,都不去谈它,现就我们的看法特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供参考。

1.相对稳定必须有领导。

相对稳定的提法是缺乏斗争性的(对不稳定),它给予放松,对物价采取不负责或促使物价上涨的经济工作者一个合法的借口。比如说全年物价上涨四倍,可以说是相对稳定;一个月上涨一倍多,也可以说是相对稳定。因此,总的领导机关首先应该根据财政、生产、建设、发行、贸易等全面情况,对物价决定一总的奋斗目标,然后再按年按月发行。只有这样,各地步调才能一致,即使有很大的主观成分,但也必须有这样一个目标;否则便必然会各地互相观望,甚至互相抬高物价。

2.划分生产供销范围及数量,以便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与供销调剂。

(1)几种主要的大宗生产品,如棉、粮、油、盐、布等,除给予生产任务外,并原则上规定其供销关系与数量,如察绥供平津粮油交换华北布花,潞盐规定年产若干供哪些地区等。

(2)划分生产任务时,从全解放区的自给出发,照顾到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晋西北产硫黄,北岳区亦产硫黄,那么便首先发展晋西北的硫黄生产,以便晋西北交换布花,不然生产品多的地区将为货币的汇集而影响生产。

(3)生产发展的地区,财政上多收现款。

3.贷款利息的规定。

(1)领导机关根据生产、建设、财政、贸易、发行等总的情况规定了全年物价掌握水平后,贷款利息即据以及各地的自然利率决定银行贷款利率,不必经常变动利率,以刺激抢购存实,促使物价上涨。如果因为物价上涨率超过了原规定水平而引起贷款上不能保本,这一部分向发行上报销。

(2)贷款主要靠吸收存款,可通令各地全面地实行折实存款(折实存款与折实放款不同,前者是提高货币信用,后者是降低货币信用)。只有全面地实行,才能起紧缩通货、稳定物价的作用。吸收之存款,除必需之生产贷款外,应转贷给财政或贸易上。

(3)除少数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的农村外,一般地均采取贷货币收货币的办法,不采用贷实收实折实等办法,特别是城市。

4.将公家的物资力量(包括贸易企业财政银行等单位)活动起来。

(1)国营企业、贸易机关及时地、迅速地处理冷残货,并在符合生产条件之下,尽量加速货物的购销运转与地区间的调剂,从加速物资的周转中加大资本的作用,以诸死投机者的机会,进而使金融物价稳定,以造成国家货币资本流通周转速度,而民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正确金融贸易状况。

(2)估计国营贸易机关全部物资之总值,一定大于现在全部发行货币之购买力,如果各地贸易机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起来,一定可以争取到物价相当稳定。四八年西北区二、三、四月曾采用此办法,收效很大。

5各财政机关均给予稳定金融的任务,采取的方法可有不同。

(1)各种税收均收本币,公粮划出一部分收货币,特别是军队过江后,江北各解放区公粮有多余的,由于我们多年来收实已成习惯,开始转变时群众可能说没有票子,但坚持历年收一部分货币,群众则亦会形成新习惯。

(2)银行普遍大量吸收存款,贷款则事先审查贷款对象,事后检查贷款用途,适当地订定利率。

(3)企业部门、贸易机关在收买原料、调剂产销季节、出卖产品供给需要方面,注意货币筹码的调剂。

总之,各财经部门均需在进行自己业务时,注意到金融物价,并且各部门必须互相联系配合。

6.限制小公生产资金,并严禁作商业生产。

(1)小公生产资金多,则必然进行商业活动,囤积物资,刺激物价,且可能因本单位生产收入较多而提高本单位的生活开支,造成苦乐不均。

(2)给予一定数额的生产资金,使之解决本单位菜油等开支是必要的;但仅限其用于农业或其他副业生产,禁止经营商业。

7.对外贸易,严格限制非必需品人口。

组织土产输出,实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内地严禁金银流通周使,集中金银供外汇。对美金采取打击态度,禁止在我市场上明暗行使。

8.适当地提高解放大城市工商业者的负担(和农民比较)。

因城市工商业者的购买力高于农民购买力很大,所以在城市外来奢侈品不易限制消费,其购买力不仅增加收入,巩固币值,且限制奢侈品亦易进行。

9.各项具体措施,必须总的要求一致,我们现行的各种具体措施中和我们的总企图是有矛盾的。

主要的计有:

(1)我们想依靠发行解决一部分财政赤字及投资生产,但另一方面,广泛地提倡实物保本,打击货币职能,结果物资退藏,货币充斥,且流通速度加快,造成物价不断上涨。

(2)一方面大量发行,另一方面则印小票子,结果使印刷成本、运输费、出纳人员大增,如将此笔多余的开支用以稳定金融,也可起些作用。发行大面额的票子,对物价有些影响,但基本的是发行数量,而不是票面额之大小。总之,印票、发行及物价政策,必须是一致的,如果不印大票,则必须紧缩发行,对物价采取稳定政策。

10.积累国家资本,必须与巩固本币信用并重。

(1)积累资财,准备建设新中国是必要的,但货币信用的维持与巩固乃是最大资财,因而目前采取开支一部分家务巩固本币信用实有必要。问题是用降低货币信用的办法,以积累实物,准备将来投资建设,巩固本币信用呢?还是现在用周转开支一部国家已积累的实物以巩固货币信用,准备将来用货币发行投资生产建设呢?权衡轻重,还是后者为宜。这种提法,并不是现在不建设待将来建设,而且现在应注意货币信用跌落,破坏生产,很快要全面胜利,应争取这一时间,到全国解放,货币下跌,是全国群众负担,而现在则是解放区群众负担。

(2)要想巩固本币信用,首先政府特别是企业部门须从各方面显示对本币积极负责的态度。大连的币改办法和我们提倡折实保本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是积极的支持本币信用,一个则无异宣布本币靠不住。

总之,问题的基本矛盾在于财政收支不平衡,发行过多,而表现形式则为物价上涨,币值下跌。但绝不能笼统地认为大规模战争开支浩大,消费集中,难免供应失调,物价必涨,因而就放松或迟延对物价上涨之主观努力。我们应以“以少胜众”的口号,提倡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的勇气和信心,为达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货币质量——用上述各种办法齐一步调,力争金融物价的稳定,以保持国家资本的较高质量,转变群众物物交换、保充实物等所谓习惯为乐用本币,保存本币(不是长期储存)。

(2)加速资金的周转——马克思说:商业利润不是由它所运转的商业资本量来决定,乃是它垫支的货币资本量来决定。所以企业部门的资本流通速度是决定资本效用发挥的唯一条件。因之资金周转的加快,便可以在两个时间或两个空间起同样定额资本的加倍作用。

(3)抓住主要工作、主要地点、主要时间(季节性),有效地予以掌握,大胆地舍去次要的。

(4)结合群众生产——任何一件事,由于我们的倡导推行宣传教育,为群众所接受,使群众认识到这件事的好处是与他个人或团体的好处相联的、一致的,则群众必然拥护执行,其效用必是宏大无比的。在金融贸易工作上,必须争取金融物价相当稳定,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如物价稳定,则调剂供需,维持金融的繁重工作分由许多群众进行;反之,则这一工作任务完全集中在贸易公司身上。

附:比较表

1946—1948年本币购买力与发行纯益军民亏损比较表

说 明

在一般情况下,促进币值变动之原因有二:第一为对外输出入贸易值,其次为通货发行之数额,而后者又包括发行总额与财政发行额两种事项。由上表可知,四八年输出值较少,发行较多,支持财政实物较大。但由于业务与发行密切结合,币值较为稳定之故,结果造成国营企业不仅保本,且获较大纯益,并且军民亏损亦较小,综合起来,四八年的做法就造成了公利大、私损小的事实(注:四六年系陕甘宁边区资料,晋绥不在内,故仅可参考。军民亏损系全年流通货币贬值额)。

(西北贸易公司、西北农民银行:《对南经理来信座谈意见综合》,1949年4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