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狱警察陷入了“多做多错”的困境,因而在不违反“不作为”的前提下,寻求免责空间。笔者以新警实习为例,以窥监狱工作量分配之一斑。工作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公平,但应该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大体公平。工作的分配存在一个现象,这种分配不因经历了怎样的改革而得到解决,它潜藏于行政体制运行的暗处。基于熟悉业务的考虑,新招聘的监狱警察开始了对各项业务的学习与掌握,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业务熟练过程,在雕刻、汽修、石匠等工艺培训上莫不如此,它遵循了由浅入深、熟能生巧的规律,值得肯定。然而,监狱新干警的实习以及他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关系远比这个复杂。对于新干警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呢?首先,假设他是指导老师的助手。助手的第一层含义是学徒,第二层含义减轻被助理者的工作量,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攻业务。对一个承包监组的警察而言,他的工作内容相对确定,排除偶尔的突发事件,他主攻的业务仍然是自己承包监组的日常管理。我们不能否认有个别优秀的监狱警察在矫正罪犯上有自己的主攻业务,但更多的人从事的是常规工作。
假设新干警是学徒。那么,每一个项目的学习由师傅给予传授、指导,换句话说,他不可以单独完成任何一个项目。新干警的实习期是一年,但实际情况却是6个月后,学徒新干警开始单独上岗,独立完成值班、罪犯周记批阅、司法文书制作、谈话教育等承包监组的常规工作。师傅所承包监组的规模相对确定,工作量相对稳定。由于管理人数增加了一倍,人均工作量降低了五成。在师傅和学徒之间,师傅占主导地位,师傅在工作量分配中占主导地位,均匀分配往往难以实现。(www.xing528.com)
助手或者学徒过早地承担了承包监组的常规工作,这至少表明:一年的实习期太长,或者可以缩短到6个月;助理或学徒的能力都很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矫正罪犯的要领;矫正罪犯的工作比较简单,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一般,很容易学会。助理或学徒以对矫正罪犯的崇高理想与热忱奉献的激情承担了主要的或师傅大部分的工作,开始奔波于监管改造的第一线。不久他们便会发现,事情多得应接不暇。如果假设不成立,即一年的实习期不会太长,助理或学徒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矫正罪犯的工作也没那么简单。那么寻求免责便确实存在,工作量分配的不均匀在复杂的环境里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与方式被演绎。承包监组警察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已经无法完成分内的工作,工作量分配得不均匀,使得这种超负荷更是雪上加霜。带着抱怨的心情,面对繁琐的管理事务,正确认识罪犯又从何谈起?寻求免责空间者,既然连常规的工作都试图回避,又怎么会把目光投向认识罪犯的矫正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