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吟诗寻美”与“知言养气”
中小学古代诗歌教学要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一个整体观照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协调、利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组合”要素的功能,以寻求教学上最佳的整体效果。我们在“读诗识人”“品诗悟道”两大板块推进的过程中,加入“吟诗寻美”语文活动板块,三个板块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复线交叉进行诗歌的整体观照性教学。
“吟诗寻美”指教师在完成相应学段诗歌教学后,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学情的诗歌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诵读、赏析、交流、创作,在实践中感知古诗的形象美、音乐美,进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画面美,把诗歌、诗人与自身联系起来,获得思想的启迪,激活审美情趣。
“知言养气”说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和养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养气”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修养心性道德,“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知言养气”说强调文学作品对于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吟诗寻美”配合“知言养气”,意在提高学生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修养学生的心性道德,从而实现诗歌教学的精神价值观目标。千百年来,无数中国文人如李白、杜甫、王安石、苏东坡、陶渊明等,他们或以天下为己任,坚守高洁志向,宁死不肯摧眉折腰;或面对千金之重不为所惑,谨守气节表里如一。这些代表中华民族的气节,都深深蕴含于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之中。我们提倡的“吟诗寻美”,正是要把对古人精神的崇敬幻化为诗歌的吟诵、积累、品读,以我口唤我心,以我心养我“气”。
“吟诗寻美”与“知言养气”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标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历代理论家也都强调个人修养对文艺鉴赏活动的影响。庄子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淮南子》说:“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营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黑白、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之为充,而神为之使也。”在古人看来,个人想要认识和鉴赏,不仅需要有健康正常的感官,更需要通过“养气”来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素养。中小学作为奠基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首先要重视诵读,积累文言文知识和文化常识。其次,必须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历代文化大家都将鉴赏文艺作品视为加强个人修养的主要途径。扬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朱熹说:“若知言便见得是非邪正,义理昭然,则浩然之气自生。”所谓读书明理、知书达理,也正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
其二,教学方法的需要。“吟诗寻美”的活动设计是一种课程,也是一种方法,一种促进学生展示自己读诗明白的道理、受到的情感熏陶,再经由活动的载体,与同龄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实现纠错与进步。这是情感价值自内化至外显再到升华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启示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被掀起。这些电视节目的舞台呈现方式又为我们古代诗歌教学的课堂带来哪些启发呢?
1.《中国诗词大会》舞台呈现元素解析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电视综艺节目,具备电视节目所具备的技术手段和演绎效果,即涵盖视听等感官的多媒体技术设备以及基于诗词本身意象的舞台效果演绎(表演)。如果古代诗歌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象,为学生呈现更多感官的刺激,使他们能够产生直观的印象,那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将容易得多。(www.xing528.com)
其次,电视节目相对于传统课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强烈的审美冲击力;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中每位参赛选手相对于课堂,学生主体性更强、参与度更高。在课堂上,如果能够运用电视节目的表现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将更多地满足学生“被关注”和“演绎”的需求,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也便于教师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素质和学习情况。
2.电视节目舞台呈现元素在中小学课堂运用的思考
(1)善用媒介,表现具象。
古代诗歌之美之难,均在蕴藉丰富,古代诗歌中的生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元素,而是丰富的意象,串联起来就能营造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古代诗歌之中的意象均可出现在荧屏中,辅助舞台效果。在一线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投影、影像或者声音等媒介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内容。譬如在学习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教师运用媒介呈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深山中的一处农舍以及最后出现的枫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种“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感觉;又譬如在教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沙渚”对于学生来讲只是陌生的名词和难以记诵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资源,对“沙”“洲”“渚”“滩”进行较为系统详细的扩展教学,将会帮助学生学习记诵此类生词从而形成具象的印象。多媒体手段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譬如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使学生能和诗人共享“此情此景”;再辅助讲解诗人际遇和诗人情感,引导学生抒发感想,与诗人产生共鸣。事实上,多媒体早已广泛运用于中小学课堂中,电视节目给课堂的启发更多的是在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节目本身的传媒技巧,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去真正“内化”多媒体手段,而非孤立地将多媒体作为展现教学思路的板书。
(2)引入舞台,创设情景。
系列电视节目具有结构不变、舞美效果顺应节目主题的变化的特点,这与我们课堂的特点不谋而合,多媒体资源和课堂氛围甚至是课桌摆放都可以为授课主题服务。让我们回归到识字与记诵的环节来看如何在课堂上引入舞台。教师可以模仿“诗词大会”的开场,甚至稍花心思布置多种不同开场方式。在舞台上,有8岁的冯一鸣在台上踱步吟诗,也有高中状元武亦姝淡定神闲的限时作答,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的开场方式为学生开始朗读古代诗歌增添学习乐趣,甚至可以引入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情景教学的手段与电视节目舞台演绎具有更多共通之处。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在于领会意象和体验历史厚重感,传统教学实现起来捉襟见肘,往往需要学生再过很多年亲身经历过后才能豁然开朗。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导演古代诗歌中的叙事,让学生可以亲身揣摩诗词中的用词和体悟诗人的情感。比如在教授《题李凝幽居》时,可以让学生演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情景,再让他们就“推敲”的典故各抒己见;再比如“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参加演绎的学生和旁观的观众都可以从中获益。
在课堂中引入舞台,重点是给学生表现和表达自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的机会,要强化参与演绎和观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运用和舞台效果都只是辅助手段,要防止课堂沦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
(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抛开古代诗歌本身的魅力,节目形式的丰富多样也成就了《中国诗词大会》。例如“飞花令”“九宫格”等活动就大受学生欢迎,在中小学诗歌教育中也可以采取“飞花令”“九宫格”和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全员参与。譬如,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利用Hi Teach呈现20组九宫格题目,以抢答形式作答,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更加容易引导学生学习的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