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文
月夜忆舍弟[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竹里馆[唐]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选文分析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杜甫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李益写的一首乡愁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他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含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正是触发征人乡愁的典型环境。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竹里馆》是唐代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所作。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40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命名成《竹里馆》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直到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进而生发出思乡情愫。景中寓情,蓄而未发。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比读教学)
王维的《竹里馆》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了。正如施补华所说,《竹里馆》给人以“清幽绝俗”之感。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正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因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因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虽是即景即事,但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匠心运用其间的结果。诗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于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细读教学)。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写词人自己步出庭院,抬头望月,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辉,像是挂在枝丫间。“缺月挂疏桐”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的境界。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赏读教学)。
所选四首诗,有“月出皎兮”的审美意象,有“孤光自照”的人格意境,有“太阴之象”的哲学意味,尽量多角度表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同特点,很值得学生品学玩味。
文本使用:首先比读《月夜忆舍弟》和《夜上受降城闻笛》,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快速捕捉“月”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感知认识“月出皎兮”的审美价值。
然后细读《竹里馆》,从“月”意象中感知王维“孤光自照”的人格魅力。
最后赏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从“缺月”的意象中读出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月”所代表的哲学意味。
四、教学流程
(一)《静夜思》导入
师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借月抒思乡之情的诗。“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月”意象里除了有“思乡”这一审美功能外,还有什么其他意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写月抒怀的诗词,去一探究竟吧!
(二)“月出皎兮”见真情(PPT)
师简介《月夜忆舍弟》和《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写作背景。
(1)学生活动:自由地大声朗读《月夜忆舍弟》和《夜上受降城闻笛》,感知诗人笔下的“月”,感受诗人的情感。用“__”画出写“月”的诗句,旁批注写月的角度及月的特点,用“▲”标注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www.xing528.com)
(2)学生活动:填表格。小组解读“沙似雪”“月如霜”的意境,描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景象。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触觉着手,借沙的洁白、寒冷,借霜的洁白与寒凉写出月色的皎洁与清冷,多角度地渲染出边地夜色的奇异以及戍边将士的苦寒处境。
(3)学生活动:品析用“▲”标注的词语,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兄弟分散撕心裂肺的痛,旷日持久的战乱何时才到头的愤慨,溢于言表。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由前面的视觉触觉形象过渡到听觉形象,由听到凄婉哀怨的“芦管”之音而触发“征人”尽“思乡”的真挚情感。读来让人觉得坚强中有凄婉,坚守中有辛酸。
(4)学生活动:这两首诗是如何将“月”与“思乡怀人”的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呢?(自由发言)
(5)师小结:《月夜忆舍弟》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分别借“雪”“霜”“露”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出“月”这一意象清冷、皎洁的特点,从而触发了羁旅之人的思乡怀人之情。看似凄冷的月,却载上了离乡背井之人美好的情愫,自古以来,“月”就是“思乡”的代名词。可是,在我国的古典诗歌里,“月”不仅代表“思乡”,它还有其他的内涵,不信,请读下面的诗,你就明白了。
(三)“孤光自照”显人格(PPT)
(1)学生活动:以规范的停顿和正确的节奏轻声慢读《竹里馆》,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活动:发挥合理想象描绘诗人在月明之夜,竹林深处的行为,感受诗人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
(3)学生活动:找出诗中写月的句子,结合写作背景,揣摩“月”意象所表现的人格追求。
(4)师小结:王维的《竹里馆》让我们在“月”意象的美学意义之外看到了它所承载的人格魅力——诗人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孤冷傲岸之人格魅力。“月”可以折射人心,可以荡涤灵魂。“月”除了带给我们“审美”和“人格意境”的感知,还蕴含着“太阴之象”的哲学意味。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四)“太阴之象”蕴哲思(PPT)
(1)学生活动:在正确停顿的基础上自由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找出诗中“月”意象,看看它与前面三首诗的月意象显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明确:“缺”。
(2)学生活动:由“缺月”你想到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哪些句子?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将“缺月”“疏桐”“孤鸿”“沙洲”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赏读出词人的复杂情感。
(4)师小结:苏轼参悟了“月有阴晴圆缺”,能以超然平和的心去接受挂疏桐的“缺月”,也因此突显了他傲然达观的性格。生活中,“圆月”可遇而不可求,“缺月”的事实,我们当如苏轼一样去面对。
(五)了然于心知“月”象
学生活动:分组诵背《月夜忆舍弟》《夜上受降城闻笛》《竹里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
(六)总结
从《月夜忆舍弟》《夜上受降城闻笛》到《竹里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我们大致了解了“月”这一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审美价值、人格意蕴和哲学意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抬头望月之时,不仅能想起古人带给我们美好的诗意生活蓝图,而且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尝试借月抒怀。
五、推荐书目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皎皎明月蕴深情
——品诗悟道识“月”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