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文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望岳[唐]杜 甫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太室中峰[宋]欧阳修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
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
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二、选文分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融为一体,成为登高诗中的绝唱。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在登高望远时的不凡的胸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岳》是年轻的杜甫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然后写下的一首诗。在诗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登太室中峰》是天圣十年仲春,26岁的欧阳修游嵩山,登上了嵩山极顶中峰(即今天的峻极峰)后所作。诗中不仅写出嵩山的险峻和山间风景的秀美,而且写出了攀登太室中峰的甘苦。整首诗所写的是蜿蜒穿行在密林之中,边登山边观赏嵩山的山石烟霞,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放飞自己快乐的心情。
《清平乐·会昌》这首词是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写照。《清平乐·会昌》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教学设想
课题分析:《登鹳雀楼》通过观览景物的感受引出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后三首诗词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写自己的豪情,使我们读后能感受到作者的抱负;登高望远抒豪情这个主题经历千百年而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向这一境界迈进。所选的诗词从古至今,由古人抒发个人抱负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抒发为国为民而奋斗的胸襟和抱负。
文本使用:首先由《登鹳雀楼》引入登高望远这一意象的分析,其中登高望远蕴含哲理思考: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至今这个观点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中,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生活中的种种假象,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其次简单回顾《望岳》,感受诗人俯瞰一切,敢于攀登顶峰的气概。再次学习《登太室中峰》,全诗在内容上写出登山行程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从形体到生命的一次攀登。贯穿其中的是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力量。这个环节重点分析景物描写,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将《登太室中峰》和《望岳》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写作视角和抒情方式的不同。接着学习《清平乐·会昌》,毛泽东在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又名岚山岭)后,望着逶迤的山峦,写下一词。“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豁达之情,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最后总结全文,登高不仅仅是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是青春年少的英雄之志。从古至今登高望远都抒发诗人丰富的情感,这节课中我们只选取“豪情”这一情感进行分析,感受诗人抒发个人抱负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抒发为国为民而奋斗的胸襟和抱负。
四、教学流程
(一)登高之意象
师导入:“登高”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诗人登高之后眼界开阔,心境开阔,有指点江山、品评壮丽山河的豪情。学生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一首《登鹳雀楼》,明白“登高才能望远”,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站得高,看得远。
(二)登高之豪情
1.古人之豪情——《望岳》《登太室中峰》比较阅读
教师: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赞美泰山的诗作,其中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被后人尤为推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www.xing528.com)
(1)学生齐读《望岳》,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景物?采用怎样的视角?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
讨论: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吗?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2)感受杜甫的豪情后,我们再来学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登太室中峰》。
学生齐读全诗,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景物?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小结:全诗写出登高行程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峰高路远,侧重写山路的艰险;后一个阶段是描写脚踏云端俯瞰落日照万物的情景。两个阶段都表明诗人有着一股敢于攀登不断超越的力量。
(3)比较《望岳》和《登太室中峰》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思考。
师小结:相同点,在内容上都是登高望远,在情感表达上都积极向上。不同点,所望景物不同,抒情方式也不相同。
2.今人之豪情——自主学习《清平乐·会昌》
学习《望岳》,我们感受诗人俯瞰一切,敢于攀登顶峰的气概。《登太室中峰》全诗在内容上写出登山行程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从形体到生命的一次攀登。古人登高望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抒发了为国为民而奋斗的胸襟和抱负。接着学习毛泽东写的《清平乐·会昌》,教师作背景介绍。
学生齐读《清平乐·会昌》。
学生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
明确:东方即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毛泽东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望着逶迤的山峦,触发了诗兴,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他的心情虽然苦闷,但并不消沉。诗人豪迈地宣称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所看到的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而远望南粤,“更加郁郁葱葱”。“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更加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豁达之情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五、总结全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劝学》)。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古往今来,“登高而赋”实际上是一个“睹物兴情”的过程。登高远望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自然的雄壮、天地的永恒又自然而然地让人产生豪迈感、雄壮感。由景到情,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登高不仅仅是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是抒发内心的雄心抱负。
六、推荐书目
李晓琳,唐名利.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登高望远抒豪怀
古 登高
今 豪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