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整体性阅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一首诗歌的整体性阅读。着眼于诗歌整体,联系创作背景,在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中去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但是如何进行整体性鉴赏,使学生体认诗歌的情境、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领悟诗歌的艺术手法,我们往往又缺少抓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鉴赏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二是同一类题材的诗歌、含有同一意象的诗歌以及同一作者诗歌的整体性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双线结构选文,同一类型和同一作者的诗歌散见于各单元,师生如果没有整合的意识,诗歌阅读易走向零碎无序。
因此,我们一方面尝试归纳总结出鉴赏单首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另一方面又将同一类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以期获得阅读一类古诗的阅读经验,习得学一类古诗的阅读方法,为日后学习古代诗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鉴赏单首古代诗歌之“方”
1.看题目,明方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引路灯塔。诗歌的题目可以传达很多信息,能够显示诗歌类别,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反映诗歌的写法,表明诗人的感情基调,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左迁”和“遥寄”就表明本诗是伤事感怀类,可能要表达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伤,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及友人远行的担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情感上可能是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不舍或者鼓舞激励;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歌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边塞诗,由题目可以明白此诗所要传达的内容情感的方向,本诗可能表达的是诗人或远征之人忧国、报国、爱国、卫国的某种或某些情感;再如杜甫的《孤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往往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以某种事物为题,借助该事物传达出诗人的志趣和态度,诗中的雁、梅是诗人自己或他人的象征。由此可见,关注诗歌的题目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鉴赏诗歌的方向。
2.译诗句,知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定要注意翻译完整,重要的景物和景物特征不可或缺。中国古典诗歌大多篇幅短小,意象繁多,意蕴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更具有跳跃、精练、抒情、含蓄的特点。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如果学生只翻译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对这首诗的鉴赏就会出现偏差。一个“孤”字写出了大漠景物的单调,难免让人产生孤寂凄凉之感,但是“直直的孤烟”,却又展现了孤烟的坚毅刚直之美。沙漠里只有漫漫黄沙和那横贯其间的九曲黄河,落日,本来最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但是这里的落日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奇丽雄浑的感觉,原因是落日的特点是“圆”。
翻译要结合注释,才能理解得更全面透彻。如杨炯的《战城南》一词的末尾句“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如果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没有结合相关注释或者工具书弄明白“白日”一词其实是化用典故,指代君主,就很容易只看到诗歌所描绘的秋风凛冽、塞外衰草、大漠黄沙飞、战争激烈的景象,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停留在征人怀乡思归这一层面。但是“寸心明白日”一句,词语新颖,精妙入微,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立志报效君王。
翻译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补充省略的内容。以周密的《夜归》为例,我们在翻译中要对归客归家途中夜色漆黑恐怖,路面湿滑难行,突见温暖灯光的情形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这样才更能走入诗人的情境中去,体会归客那种思家心切。
3.抓字词,悟情感
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诗人刻意锤炼语言文字,以求达到精深的效果。诗歌,尤其是古代诗词,语言尤为精练,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鉴赏诗歌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品味,按照当代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塑造心灵、陶冶性情。
周密《夜归》一诗中,“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其中形容词“深”字才是最妙的,为什么要深夜赶回去呢?诗中未交代,但是读者根据翻译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漂泊在外已久的游子,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也不愿在投宿地点多耽搁一夜。所以“深”的不仅是“夜”,“深”的是归客的“思家思归之情”。又如“倚筇行”这一动作,既勾画出归客的形象,又可以想见其深夜行路的艰难。“田野土埂”“鬼火”“萤光”共同构成了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图景,在这种情况下,归客还要不顾一切孤身夜行,也反衬出归客急切回家的心境。“泥径滑”的“滑”字,不仅是对前文“倚筇行”的照应,也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的真实写照。“补衣灯”下那熟悉的身影是谁呢?可能是归客的母亲或者妻子,游子尚未归家,家人就已在为其补衣而忙碌了,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见,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都富有表现力,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一定要细细推敲,认真品味这些关键字词,领悟诗人的情感。
4.析手法,品效果
通过对诗歌的结构、手法的品析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将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引向更深处;此外,分析手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创作诗歌,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析手法、品效果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步骤。
品析诗歌的手法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要熟悉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二是要遵循局部到整体的原则,正确地判断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三是要结合具体诗句,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鉴赏一类古代诗歌之“道”
(1)我们建立了“品诗悟道”这一阅读板块的课堂模式,综合不同时期的同一类诗作的作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www.xing528.com)
①初读—比读—精读—回读,寻找诗作风格的相同点;
②再读—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寻找诗作风格的不同点;
③综合结论。
从整体出发到局部探究再回到整体,从同一类诗作到诗人再回到作品,从中获得读一类古诗的阅读经验,习得学一类古诗的阅读方法。
(2)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①以课内文本为主,适量增加课外阅读;
②以一篇带多篇,范围上以初中古代诗歌为主;
③以“主题阅读”为代表,鉴赏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
(3)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搭建范例支架,将同一类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合,并适当补充课外篇目,设计诗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领悟读诗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同类诗歌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品诗悟道。
①同一题材的作品。按照题材梳理了边塞诗、田园诗、思妇诗、送别诗等。
例如,指导学生阅读咏史类诗歌,我们以《赤壁》为切入点进行赏析示范,抓住阅读这类诗歌的关键点“史”与“情”,在诵读中感知诗歌中的“史与情”,在品味中探究艺术性的“史与情”。通过这一范例,学生清晰地把握住了咏史类诗歌的阅读方法,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诗歌运用典故,今昔对比,最终都指向今人今事今情。
例如,《田园之逶迤风光》一篇中,将学生熟悉的四首田园诗歌放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表格的方式,首先聚焦诗歌的内容和相同的情感,找出田园诗歌共同的地方;其次聚焦情感的不同,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探究原因;再聚焦田园诗歌常用的白描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的妙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读田园诗歌的方法。经过归类阅读法的教学,学生能读到田园诗的相同之处,此类诗歌大多描写田园生活,一般为退隐诗人所作,诗风大多自然恬淡、闲适质朴。经过对比阅读法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白每一篇诗作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特征。譬如细读《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就会发现这两首诗歌表达含义虽然接近,都充满了热闹、和谐、愉快的感觉,但《游山西村》中的首联与颈联着重描写农村丰收的欢愉之景,让质朴好客的村民形象跃然纸上,尾联则写作者流连忘返,表现作者与乡村、与农民的亲密无间。《过故人庄》则通过对友人邀请到作者与其愉快畅谈,以及相约下次见面情景的描写,突出作者对乡村的喜爱。
②同一意象的作品。选取了诗歌中常见意象,如梅、菊、柳、笛等。
例如,《花中君子——梅》一文将王安石的《梅花》和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作为学习前的铺垫,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的梅花?诗人借这样的梅花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得出梅花这一意象的主要内涵,然后由诗入词,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最后引入陆凯的《赠范晔诗》,进一步探究出梅花这一意象的内涵外延——梅花不仅可以代表高洁的人格,还是春天的象征。又如《悠悠笛韵,切切关情》一篇中,首先通过前置阅读让学生大量阅读带有笛(声)这一意象的诗歌,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形式,聚焦笛声主人公(或作者)身份和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这两点,接着通过学生回读和比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笛声这一意象的出现使用方式和笛声所传达的情感的异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解读这一意象的常规模式,把握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③同一主题的作品。例如常见的登高、孤独等。
除了按照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意象进行整体阅读之外,还可以就我们感兴趣的任何一个点进行整合。比如,整合关于秋天的诗歌,以课内诗歌的学习为出发点,引申到课外诗歌的统整和迁移。将《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子夜吴歌·秋歌》《秋词》进行文本共组,围绕“秋天的诗情”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描写秋天,诗人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三首同样表达忧愁,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像这样在比较中分析,能更好地贴近文本,引发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总之,在“品诗悟道”这一板块的研究学习中,师生读出了同类诗作的共同点,读出了同类诗作的不同点,也读出了读同类诗的方法。正是有对同一类诗作的整合和“以意逆志”的教学策略,诗歌整体性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读诗识人”的板块上得以延伸,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入。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初中生学习实际,找到他们在中国古代诗歌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遵循中国古代诗歌特点,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激发潜在发展动力,一步一步地建立完整的诗歌阅读体系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