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文
登 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羌村三首(其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后补充)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旅夜书怀
(课外补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石壕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八年级)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选文分析
《羌村三首(其三)》写于757年。诗人饱含激情地刻画了邻里到家慰问,父老与诗人深情交流以及诗人为之诵唱新作引起强烈共鸣的场面。表达了他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刻同情。
《登楼》写于764年。诗人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袒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旅夜书怀》作于765年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部分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部分“书怀”,抒发诗人没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负通过文章作品扬名四海,但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的情况,表现了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石壕吏》写于759年。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761年。当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
三、教学设想
选题分析:所选五首诗,均作于杜甫“陷贼与为官时期”和“漂泊西南时期”,这便是成就他为“诗圣”的关键时期。四首散见于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中,一首为课外补充。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少年快意时期(711—746)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接近人民、深入现实的机会不多,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这时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屈辱的生活,以致经常挨饿受冻。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5—759)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漂泊时期(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的创作与唐朝的盛衰密不可分。其诗真实地反映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称其“诗史”;其人在经受的苦难中始终保持着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称其“诗圣”。我们将从《登楼》《羌村三首(其三)》《旅夜书怀》中去体会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从《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去窥探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文本使用:首先将《羌村三首(其三)》《登楼》《旅夜书怀》进行比读,体会杜甫诗篇中的苦难以及他面对苦难时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伟大情怀。《登楼》所见是“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之情形,结合历史可知,此时的唐朝“满目疮痍”,杜甫抒发的是“北极朝廷终不改的信心”以及愿像诸葛亮辅佐朝政一样为朝廷效力的志向。
《羌村三首(其三)》“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简短朴实的言词,真实地描述出了安史之乱时社会动荡、百姓困苦不堪的艰难生活。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父老乡亲却“手中各有携”来慰问,诗人为领受父老深厚的情谊而感到惭愧,为自己没能改变大家的困境而愧怍。
《旅夜书怀》中那渺小的细草,寂寞的孤舟,正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孤独、无依的现状抵不过壮志难酬的苦闷。在看似雄浑阔达的明星低垂、月入大江的天地中,“一沙鸥”的渺小与无力感源于他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
其次学习《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将写作背景适时地展示给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诗句内容寻找杜诗被称为“诗史”的根据。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郭沫若有云:“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你们知道这是他对谁的评价吗?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词得知的?
面对世上疮痍,杜甫究竟是何态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三首诗作。
(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比读《羌村三首(其三)》《登楼》《旅夜书怀》
(1)自由诵读《羌村三首(其三)》,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意并同桌交流。(www.xing528.com)
(2)抽生交流古诗大意,其余学生做补充。
(3)诗中有一个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用“▲”标注。
明确:“愧”。
(4)他因何而愧?请在诗中找到根据。
示例: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对父老的深情无法回报感到愧疚。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对自己无法改变人民的困境感到愧疚。
(5)从“愧疚”二字,你能读出杜甫对百姓_____。
示例:充满爱、同情。(板书)
过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丰富,诗人更多地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时时为国担忧,他的心不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通。让我们回顾他的《登楼》一诗。
(6)齐背《登楼》,用“_____”勾画出诗中描写社会现状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读出了唐朝怎样的现状?
明确:寇盗相侵,万方多难。(千疮百孔的唐朝社会,因为安史之乱之后不久,吐蕃又入侵了唐朝。)
(7)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对朝廷的态度是怎样的?用“~~~~~”在诗中勾画出表达作者态度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北极朝廷终不改。日暮聊为《梁甫吟》。
示例:杜甫对朝廷充满了信心,杜甫渴望能像诸葛亮一样辅佐朝政。
(8)你从“北极”这个意象中读出了杜甫对朝廷_____。
示例:不放弃。(板书)
过渡:是的,不放弃,即使在一年以后离开成都去重庆途中,他还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旅夜书怀》。
(9)听师诵读,思考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小组结合注释讨论作答)
旅:旅居,杜甫在764年的春天入严武幕,本来有了这位好朋友的资助,他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离开成都,乘舟东下,《旅夜书怀》作于此间。
危樯:高的桅杆。
(10)如此落魄,到处漂泊,诗人认为自己像什么?请在诗中找到答案。
明确:沙鸥。
(11)他为何如此感叹,请结合颈联谈一谈。
示例:诗人认为自己应该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兼济天下,而如今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出名竟是文章的原因,这不是他的愿望。此时的他就像天地间的沙鸥一般,渺小无力。
(12)你从颈联中,读出杜甫即使年老,也希望_______。
明确:继续为国效力。(板书)
总结: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百姓的同情、对朝廷的不放弃和对自我理想的坚持,这正是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正因为这样的情怀,他才被后人称为“诗圣”(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他身上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根植于他的人生经历之中,言为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和他一起走进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二)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比读《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活动:自由诵读《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你们发现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人民生活状态如何?
示例:不好。
(2)是什么历史造就了这样的苦难,请结合背景资料谈一谈。
资料补充:《石壕吏》写于759年。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761年。当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
明确: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带给人们怎样的苦难,请结合这两首诗谈一谈。
示例:《石壕吏》家破人亡,家中没有任何劳动力,生活悲惨、贫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生活困苦。
(4)面对这样的苦难,作者态度如何?找出诗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石壕吏》: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并且表达了作者由己及人、穷也兼济天下的伟大情怀,成为名篇流传至今,毫无疑问。而《石壕吏》中,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一句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语句,那它又为何成为名篇流传至今呢?
示例: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它记录了当时百姓的苦难生活。
师小结: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我们对杜甫其人、其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人民,关心国家命运,渴望为国效力。他一生心怀天下,没有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却做到了“穷年忧黎元”,正是因为他如此伟大的济世情怀,所以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五、推荐书目
1.吴明贤.杜诗论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一课时】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读诗识人知杜甫
【第二课时】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读诗识人知杜甫
(设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 康 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