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核心素养:信念与实践的关系

英语核心素养:信念与实践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与语言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若将两者分割开来,则难以准确理解另一方的存在与运作。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可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教师信念通常指的是教师的教学信念,或者说与个人教学有关的信念。

语言是某个群体共同使用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和共享,用以建立、传递意义的一套符号。文化是人类行为的综合模式,包括思想、交际、语言、信念、价值观、习俗及种族或社会群体的可预期行为以及将上述概念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文化与语言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若将两者分割开来,则难以准确理解另一方的存在与运作。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语言教学多停留在传授词汇、教授语法的低效益水平上,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于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化教学的应有地位,导致语言的得体性与交际性不被重视,学习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训练等。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以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的支撑为条件。

在出版的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再一次被列入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文化意识目标也被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并且文化知识同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等被一并列入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本文从该点出发,旨在探究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语言运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一般而言,信念是通过文化适应和社会建设的过程而形成的;信念可以是偶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因为一次紧张的经历,或者是一连串的事件而形成。最近,学者对此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信念”是一种心理概念或定位;第二类:“信念”是一种外在行为,而且是由内在指导做出的决定,从而引导个人行为。现在我们从普通信念转向教师信念来介绍下。教师信念通常指的是教师的教学信念,或者说与个人教学有关的信念。人们最常探究的是教师对教学、学习和学习者的信念、题材内容的信念、自己为人师,或者教师这一角色的信念。我们已经在几个关键领域对角色和信念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教师教学信念对教师课堂行为的影响引起了英语教学专家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