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从英语教学论的视角来看,英语教学活动应该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方面,既要培养学生掌握构成英语语言代码的语言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力。但是,通观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相关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使英语的教与学活动体现出语言的测试性功能,缺失了语言传播社会文化的功能,这是一种异化现象。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英语教学活动应该承担文化的载体功能,他们也仅仅停留在传播英语文化的层面上,而通过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对较少。这种忽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认知的教学行为,割裂了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分裂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教学之间相互渗透的联系,不利于建立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敏感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品质。
在教学实践层面,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对于内容的深度理解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文化差异和共性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认识。对于学生批判分析的教学内容,形成开放包容多元的世界观具有促进作用。在我校的外语教学课堂上我们也能观察到学生经常脱离文化背景(包括时间和空间)对于文化现象草率地做出定义和判断。这既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在想办法帮助学生跳出思维的局限,培养多元、开放、包容、理性批判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需要交际者跳出自己单一的文化视角,意识到不同文化下的价值判断,信念和感知标准差异。
Kramsch(1998)认为如果不了解目的语使用社群(community)的文化规范就无法正确并恰当地使用目的语。英语文化教学就是展示给学生英语的语法和词汇如何表达构成了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现实,了解话语(utterance)和话语之间的联系以及特定话语使用所反映出的交流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和属性以及相互关系。Houghton(2013)提出要跨越交流的壁垒最为重要的是突破文化刻板印象(stereotype)。他们引用了Byram关于批判性文化意识(Critical Cultural Awareness)的定义即“能够依据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的详尽标准、角度和实践进行批判的评价的能力”。这一概念强调了评价要参考不同的文化取向还要有详尽统一的标准。Chen & Starosta(1996)认为文化意识指的是对于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如何影响人们思考和行为的理解。这既包括对人类行为共性的认识也包括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文化意识的作用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对不同说话风格、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更加客观的认识。
高中生文化意识缺乏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学生文化知识的储备不足。对于一些事件没有感知,只是单纯地当作生词来理解,更有甚者当作没有必要记住的专有名词看待。第二,脱离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孤立地看待文化事件。学生们通常把过去的文化事件套入到当下的中国去分析。比如当提到戴安娜王妃对于艾滋病人关注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这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在当时的英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名人为该群体发声,在此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阴暗里以及戴安娜王妃如何克服了内心对于这一疾病的恐惧,也正是由于戴安娜王妃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他们才走进大家的视线。第三,没有养成从文化角度分析文本和文化事件的习惯和方法。交互式阅读模式(Interactive Reading Model)倡导在阅读中既要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也要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内容知识)处理和分析文本。学生在阅读有文化差异内容的文本时经常认为文本中的内容不合理,不能接受,没有意识到在另外一种文化下这种现象的可接受性甚至是普遍性。第四,对待文化的态度不够严肃。青少年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尚未完全成型。在遇到国内很难接受和想象的文化现象时通常会抱有一种轻慢的态度,在真正的国际交往中这会成为很大的障碍。第五,没有分析文化差异的意识。事件的发生通常有其原因和背景,要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就要疏通文化现象的脉络,从合理的角度解构内容。学生们缺少疏通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事件脉络的能力。
美国外语教学协会提出:外语交流能力应该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和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五个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现状,《2017年版课标》也提出:英语能力应该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两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异化了当前英语教学活动,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符号系统,单纯地传授语言表面上的静态含义,而忽视了语用、文化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动态含义,其根源在于以下三个方面。(www.xing528.com)
(1)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理念浅显化。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的评价指标仅仅局限于应试成绩,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不得不遵循结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目标有限地立足于词汇、语法、阅读等表面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同时,部分英语教师对文化课程持有无用论、简单论和复杂论等错误观点,以至于英语教学活动仅仅从学生应试的角度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培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习者”的深层次目标。
(2)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碎片化。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不可避免地遇到有关文化的教学内容,比如中英两个文化群体对待“dog”一词的态度、西方节日的文化意义等。但是,诸如此类有关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零碎的、有限的,其教学价值也是以应试为中心的。而英语学习的本质在于语言交流,外语交流的根源在于母语文化,教师一旦疏于挖掘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教学内容,那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品格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3)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单一化。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也是增加课堂文化含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英语教师通常采用“独白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对语言交流功能的体验。语言交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缺少生生或师生之间“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根本就不会给学生留下体验、比较、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空间,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总而言之,缺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和不断完善英语教学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以利于学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认知、行为和品格。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是对教师的一个更高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汲取知识,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适应学生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操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努力做到文化教育与语言能力同步进行,把语言与文化二者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All roads lead to Rome”,在交际中准确达到语言与文化运用自如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