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文社会学的传入,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但《辞海》从广义上解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包括了自然和精神上的两层含义。另外,《修订课标》提出的文化品格,其中的“品格”是指内在品行和外显风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而文化品格,主要指学生能够改造、完善自己的内在世界,使自己成为具有理想的文化素养人,并能在今后政治和社会生活以及跨文化沟通活动中表现出文化素养和能力。因此,《修订课标》明确提出“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修订课标》对文化品格的定义首先定位在文化理解的能力和文化认同的态度。这一层面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相对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体地说,每一个语篇表达的主题、传递的信息都跟文化有关。在听、读、看的过程中,我们理解英语语言的同时也在理解文化信息;在说、写的过程中,运用的是英语,但表达的其实是文化信息。因此,“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其中的纽带就是文化知识。《修订课标》提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以及相关的技术发明与创造等;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知识构成“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下的各种话题内容。
英语学习活动的信息输入过程中,除了对语言的获取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信息输出过程则是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至于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是否能够辨别优秀文化,主要靠介于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间的信息汲取。在此阶段,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学生辨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所以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文化的认同态度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和心智行为的实践提高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迁移到现实世界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文化意识。(www.xing528.com)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他各脑区信息的脑区,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第五版)》对consciousness词条的解释是when you know that something exists or is true。所以文化意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文化意识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包容各种文化,认同优秀的文化。这种文化意识是在正确理解文化和辨别、认同优秀文化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修订课标》还在文化意识前加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反映了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学科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和国际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学科。
文化品格是基于文化知识,在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在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三个方面。文化在本质上是“人化”,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意识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他们成为“文化人”。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文化意识的形成,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说人文修养是内化修炼,那么文化行为取向则是外化表现。英语教育中培养的文化行为主要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他们的语言不仅需要正确,还要得体。语言的得体性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它与文化的理解、包容、认同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崇洋媚外”;要尊重异族文化,也要认同本土文化;要包容不同文化习惯,也要坚持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语言载体,文化就无法得到呈现、传承;没有文化内容,语言就成了机械的符号。《修订课标》倡导的六要素英语学习活动中包括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两个貌似相对独立的内容,在一个主题下,融合在同一个语篇上,借助学习策略,通过语言技能,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同步学习。因此,针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培养,教师可以从主题、语篇和文化知识着手,先厘清语篇主题的价值取向和语篇承载的文化内涵。所谓语篇都是基于某一个学习活动的主题。
《修订课标》确定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围中包括九个主题群,具体涉及32项子主题,基本涵盖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教材有关文化知识的具体范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解读单元主题。在区域上,文化可以分本土文化、外族文化和人类共性文化。所以,教师的第一步工作是帮助学生区分中外文化,然后根据不同的文化,通过解读有关信息的背景,从历史或现实意义分析其价值取向。
例如,人教版现行的旧教材中有个“Friendship”单元。这个主题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中,有许多共性指出。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和“患难见真情”就反映了一个共性的价值取向。教师还可以就此引导学生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另外一个单元的主要语篇取材于《安娜日记》,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犹太人的遭遇。战争、屠杀、种族迫害等都是世人所唾弃、反对的,和平、自由、平等都是人类所热爱、追求的。又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的习俗,即使是类似的节日,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纪念方式,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当然在具体分析中,要避免公式化,教条式,用空话、大话胡乱套用。
基于特定主题的语篇通过语言传递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文化信息。这是语篇学习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语篇有一个中心思想(Main idea),并围绕中心思想作细节的展开,但不同的语篇结构,中心思想与细节呈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类型特点,准确梳理中心思想与细节、细节与细节的关系,并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文化知识,如英美等国家地理概况、旅游资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其成就和贡献,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有关文化知识内容标准在《修订课标》中都有明确的建议。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四个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