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案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案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达此目的,学校应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意识最终来自批判性思维。客观地讲,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目前中国学生最为缺乏的”。批判性思维是质疑和论证统一的过程。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案

一流的学者在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故而,学校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某种程度上,问题意识乃是鉴别学者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为达此目的,学校应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意识最终来自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意味着理性的怀疑精神,它不盲从权威,而应服从理性、逻辑和真理,一句话,它只对真理负责。客观地讲,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目前中国学生最为缺乏的”。如何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填鸭式”为研讨式、对话式的教育,教育界尚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因为这不仅仅涉及观念的转变,同时亦对老师与学生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人类认识史来看,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实际上,它只是建立在人类形式逻辑思维基础上的一种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与一般形式逻辑思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批判性思维的思维过程也要合乎形式逻辑的思考过程,也要运用一般形式逻辑思维的思维工具,如概念、判断、推理,也要合乎逻辑规律,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和一般形式逻辑思维是一致的。

但批判性思维与一般形式逻辑思维相比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为,作为人类认知领域的一种思维形态,批判性思维在遵循形式逻辑思维规则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的质疑和批判,而一般形式逻辑思维偏重遵循一般逻辑思维规则来具体地分析和推理。其次,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认知领域的认识活动,它还涉及与认知相关的价值领域,如合理地质疑他人的观点,宽容、容忍他人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要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质疑,反思自己的看法。形式逻辑思维所思考和讨论的主要是认识领域的基本问题,如概念、判断、推理的规则及运用等,基本不涉及价值问题。

既然讲到思维,就有必要对批判性思维给予阐释或下一个定义。考虑到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这里就参考西方学者所下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另一个定义是《德尔菲报告》提出来的:“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以及对这种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问题的说明。”从这两个说明或定义出发,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应该从两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和理解批判性思维,两个维度分别是指能力维度和精神维度。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既包括批判性思维品质、技能和能力,也指的是一种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就是主动、诚实、理性、自由、宽容、反省、质疑等这些可贵的人类精神品质。

批判性思维是质疑和论证统一的过程。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质疑、批判乃至否定他人的观点、结论或理由,也不是不经思考就轻易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先悬置他人已有的结论或主张,再收集有利根据,运用逻辑规则和论证规范,进行合理论证或辩驳,通过这样的批判过程,再来决定认同或不认同对方的观点。批判性思维不是任性地、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观点和主张,而是收集有利证据,合乎逻辑规则地为自己的观点、主张进行论证和辩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证据不足,或者论证不合规则,则要放弃自己的观点或主张。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都是从质疑出发,运用逻辑思维规则来进行辩护或进行批驳的过程,也就是证实或证伪的过程。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带有哲理性,甚至有些课文就以某种社会现象为题材,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素材,教师可以用来引发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增强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例如:上海版牛津教材第二册的Unit5里呈现了3种不同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一是作者不小心把花瓶从楼上掉下去了,差点砸到一个男孩,虽没伤着人,但心中有种负罪感;二是作者在某晚乘地铁时看见3个大汉欺负一个小男孩却袖手旁观,之后很后悔没去帮助那孩子;三是去超市购物发现营业员多找了10元钱,去还钱时却被营业员叫到后面去排队,一气之下拿着钱回家了。这三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会碰到的,而且学生也通常会采取故事中主人公的处理方式,教师可以就此让同学讨论,发表意见,最后得出最佳的处理方式。学生在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也对自己原来的做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思想认识有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增强。

在第四册的第一课“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中,一个成功的女商人和一位女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对美的认识,最后谈到判断美的标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注重外表美,有的人注重内在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结合这两位女强人对美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在文末女作家谈到要根据整体来判断一个人,教师可以就这句话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为什么要整体判断?从哪些方面来判断?怎样判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美为话题写一篇英语作文。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采取批判的态度,对同伴的意见既有接受也有反对,学会思考表达自己的见地,学生通过这些课堂活动的参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1)通过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牛津和新世纪的教材都是以话题来编排的,在新世纪教材里的每篇课文都有Task一项,教师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新世纪的第三册“环境单元里介绍了受到威胁的海洋、人类对海洋及其生物所造成的威胁、过度捕捞、工业污染等,并给出了建议。

在Task中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苏州河变化的文章。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工业对河流或海洋的污染例子及其造成的影响,对这种环境污染现象,作为一个学生能做些什么?像这类任务型的活动宜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们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各自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学生的英语得到了练习的机会,思维得到了拓展,而且还学会了合作和包容。(www.xing528.com)

关于苏州河变化一文,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外的资源收集相关的内容,并加以整理,学生边收集资料边思考,从过去一条臭水河如今变成一条清澈之河,这中间的曲折过程学生原先是不会有任何想法的,现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对现今存在的某些做法产生了质疑,同时学生在思考批判的过程中责任意识也有了增强。在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现事实和法则,从这种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

(2)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英语教学中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语感,还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批判性思维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其目的不只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养成阅读习惯。如果阅读教学只是致力于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使阅读教学变成了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学生的阅读技能没有得到发展。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和评判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上海版牛津教材第三册中有“Continuous Learning”一课,在阅读前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谈谈对课外的辅导机构的认识,并且联系自己课外学习的情况探讨其利弊。在阅读前设计相关的活动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帮助他们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寻读并找出辅导中心的利弊及其理由,这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通过快速阅读找到作者对辅导中心的观点,然后收集并讨论学生所发现的观点,并陈述其理由。通常学生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观点,缺乏自己的判断,通过批判性阅读学生会对作者的观点产生疑点。总之,批判性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处理阅读信息的重要方法。

(3)通过英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写作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用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进行意义建构,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英语课文或发挥想象给英语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加个合理的结尾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提供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首先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转化思考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重新认识,寻找疑点,接着根据疑点收集资料做证明,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做出判断,然后学生要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并归纳整理出证据去推翻有疑问的观点,最后学生通过辩证分析提出新观点,用理性的态度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进行批判思维的过程,从质疑、收集信息到分析和整理信息,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审视和批判,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4)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品质。在教材实施过程中要完成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找准本课程和批判性思维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明确最佳的教学方案,同时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质疑和否定。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应用批判性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勇于向教师、书本等权威挑战,相信自己的理性思考,把一切纳入质疑,但也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而是通过质疑辨明是非、优劣和真伪。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主动思考,利用自己的理智和知识做出分析和判断,不墨守成规,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刺激,用新的思维来审视每个问题,并对自己的思维及时地进行反思,从而主动地检查自己所犯的错误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旧版SAT试题中有专门的批判性阅读一个部分,考查的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借鉴,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Girls are doing so much better than boys in school subjects that all the best jobs will be taken by females.按照常规的方式,教师可能会设计一些针对表层信息的问题,如Why will females take all the best jobs in the future?但如果要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的质疑与求证,教师不妨考虑引导学生对该观点的前提假设作推断:①在校学习成绩好坏与今后就业有着密切联系。②女性不应该找到比男性好的工作。教师再引导学生评价这两个前提假设,不难发现二者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前者与社会就业实际情况不符,后者存在着性别偏见的潜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