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核心素养: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育

英语核心素养: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育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依靠现代技术的强力支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随着5G的出世,利用5G来引领教育信息化变革,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流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英语核心素养: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育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在学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数字教学的新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逐渐紧密围绕“智慧”的理念,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通过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协作的和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不仅承载了教育行业自身的需求,还承载了整个社会进步对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其整体的信息化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到教育行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用户对先进性的、性能突出并易于管理维护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有着较为明确的需求。众所周知,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始终都是重中之重,再好的架构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事倍功半。此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扩大的系统应用、不断增加的IT负载,也带来了系统复杂性以及对基础设施可用性要求的提升。

第一个方面是,无论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以前我们做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或教育资源库,软件建设都大量集中在支持老师管理,支持老师教学,逐步要支持学生学习,从教师教到学生学,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普遍规律。第二个方面,要从IT(信息技术)向教育回归。教育信息化的产业价值链还要逐步上移,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倒金字塔的形式。第三个方面,要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应用建设为主方面发展。第四个方面是,教育信息系统、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要逐步提升。带有一些决策支持,带有一些推断、推理、知识重构的智能性辅助决策系统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依靠现代技术的强力支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一)网络

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启用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卫星宽带远程教育网络,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数字校园”建设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以及应用于学校教学的普通电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室、微型电教室、CAI教室、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等都是教育信息化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随着5G的出世,利用5G来引领教育信息化变革,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流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与过去的教学模式相比,当前的教学模式更加追求个性化、智能化,老师通过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物联网、云计算、5G、VR等技术,为教学互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着有力的技术保障。5G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视频的播放、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课堂教学环节,摄像头智能识别人像并自动切换画面、4K极清摄像机呈现着课堂实验与互动、课堂提问与回答声音清晰传递等,都离不开5G技术的支持。此外,5G让万人在线学习成为可能,为偏远山区带来了新的教育机会。在5G技术的加持下,5G+互动课程也开始在一些校园进行试点应用。2019年3月,全国首个5G+智能教育应用落地发布会在广东实验中学举行。发布会上,广东实验中学宣布了未来5G+智能教育规划,这从一侧面显示出5G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走向教学互动场景。

(二)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教育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网络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以及浩如烟海的互联网资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及其支持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等。

近年来,我国有关辅助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音像制品、教学软件层出不穷,品种繁多,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的发展,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宝藏。教师平时注重了解音像、教学软件市场,着力发现和收集有关英语教学的资源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在教SEFC第二册(下)Unit 19 A Freedom Fighter时,使用了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像制品中有关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音,对于教材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学生聆听他本人的演讲中,增加了学生对于他的全面了解。现在市面上辅助教学的英语软件比比皆是,关键是要为我所用,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再比如,在教SEFC第二册(下)Unit22 A Tale of Two Cities时,使用了洪恩软件系列中的《耳目一新读英语》中有关《双城记》内容的软件,此软件既有从电影《双城记》剪辑下来的精彩片段赏析,又配有阅读、听力训练题,还有背景知识介绍等。

又如,在教SEFC第一册(下)Unit22 Britain and Ireland时,使用了河南先博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认识英国》的光盘。该光盘选材全面,覆盖英国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教育与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几乎就是英国的缩影。该光盘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功能丰富。电影、电视和广播也是开发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处处都要做有心人。

教师利用以上媒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向学生介绍辅助他们学习英语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有哪些,建议他们在课余时间收看和收听这些英语节目,如CCTV-4的英语新闻、《东方时空》中主持人对国外政要人物的采访、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英语节目、在广东省范围内能接收到的全英语的World(国际)台和Pearl(明珠)台的节目以及英语电影。BBC English和VOA特别英语广播也是学生常收听的英语广播节目。第二,在建议学生课余不经意收听和收看英语节目的同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从电视和广播中录制和剪辑一些精彩的片段在课堂上使用。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访华期间,在西安发表的演讲节录,《杨澜工作室》节目中杨澜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的片子,CCTV-2《对话》栏目中现场与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对话剪辑和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的片段。(www.xing528.com)

对于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而言,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是一块处女地。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得好坏,首先在于我们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切忌围绕考什么就教什么来组织教学材料,一定要跳出“课文体英语”的圈子。实际上,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其次,我们要有自发地收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平时注重积累,时时事事做有心人。再次,我们要学会创新的本领,对于繁纷复杂的资源要剪辑嫁接,合理地进行取舍,为我所用,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而不是牵强附会、无休止地拓展。最后,愿与广大同仁一道,在教学资源的开发这块实验地里拓荒耕耘,为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出一份力。

(三)应用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有了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这些基础条件之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便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角,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应用这一环节。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应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与思想理论、方法密切相关的硬件建设,它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方向,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建立与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三是必须提高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技能;四是在不同层次上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将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任务。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才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信息化使学生与英语教师的“教育关系”发生改变,教师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尤其是新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后于信息时代的步伐。

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当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包括一些在课堂上教师没有传授的知识,把其反馈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明确教师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各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例如:合作、情景以及会话的方式,通过此类方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友谊桥梁,有利于扭转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

信息技术用来辅助教师教学,起到的作用只是服务教学,而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技术层面的优化倍加重视,从而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计算机多媒体也是不可取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在课堂上计算机多媒体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必须存在,而计算机多媒体只是作为补充教学存在于课堂之中。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建立正确的“教育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不是知识的解说员,从而达到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自身得到提高的目的。

(四)人才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信息化人才有两层含义:

一是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这是对在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其他服务的各类人员而言的,是对该领域全体人员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要求;二是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专门从事教育信息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维护的专门人才。一般来说,对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应具备基本的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对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分工更细,可以是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或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等。

另外,作为信息化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学校,一方面要关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为教育信息化培养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为整个社会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教育信息化人才应该分为两个层面,管理层与执行层。管理层,是开展效能顶层设计的部门(机构)主分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实施提供战略层面的决策主导,明确教育信息化对本单位发展起到的变革性作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执行层,具体承办实施相关项目的计算机、互联网方面专业人才,一是对上层决策进行具体战术层面落实,并将执行情况形成有效数据依据,供管理层参考;二是对本单位师生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使之掌握相关技能,服务教育教学与学习。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直接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也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创造了物质条件基础。

未来十年,我国将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是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加强数据、资源与服务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形成覆盖城乡,满足学校、社会、家庭需求的远程教育网络。二是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与学模式,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合校内外学习,支持个性化与开放式的数字化学习与服务平台。完善我国学习型城市网建设,搭建服务全社会的开放式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为我国中小学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服务。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搭建服务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我国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