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柏坡毛泽东运筹帷幄打破河北平山舆情

西柏坡毛泽东运筹帷幄打破河北平山舆情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3日上午,我随聂司令员骑马沿滹沱河北上,来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西柏坡,这个载入中国人民革命史册的地方,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太行山东麓柏树岭下,距石家庄市90余公里,背枕高山,面对平原,有上百户人家,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这份电报的核心是命令东北野战军8月份开始南线作战。

西柏坡毛泽东运筹帷幄打破河北平山舆情

杨成武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的重要时刻。我们华北军区所属的晋察冀野战军的一部,正在保定以北地区顺利进行保北战役,取得了歼敌一个旅,占领定兴、高碑店、北河店一线的胜利。7月31日,我接到中央军委和华北军区的电报,要部队立即收兵到易县、涞源、狼牙山地区进行集训,准备接受新的作战任务;并要我马上赶到军区,随同聂荣臻司令员去中央接受任务。

8月2日,我赶到了华北军区所在地平山县烟堡村,见到了聂司令员。聂司令员对我说:“主席找你去,一起谈。任务是准备配合东北作战。东北部队准备攻锦州,打锦西、沈阳增援的敌人。主席考虑,要华北野战军配合东北作战,把华北的敌人拉住,不让它出关,否则东北作战会受影响。你指挥的部队组成第三兵团。具体情况到那里去谈。”

听了聂司令员的话,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从1946年7月,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国规模的反革命战争以来,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两年来,打退了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不仅保存了解放区的基本区域,并使自己转入了反攻。到了1947年底,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现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将东北敌人全歼在东北境内,迅速解放全东北。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形势啊!

8月3日上午,我随聂司令员骑马沿滹沱河北上,来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西柏坡,这个载入中国人民革命史册的地方,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太行山东麓柏树岭下,距石家庄市90余公里,背枕高山,面对平原,有上百户人家,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1947年春天,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首先来到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两个月前,毛主席、周副主席以及中央直属机关,从陕北出发,经晋绥、晋察冀,辗转千里,最后在这里安下了大本营,指挥全国战略决战。

我们先见到了周恩来副主席。周副主席说:“下午3点,毛主席和书记处的同志跟你们一起谈。”

下午3点,聂司令员带着我准时来到毛主席的住处。这个住处是一间房子外加接出去的一个棚屋。那棚屋几乎跟瓜棚一样简陋,两侧各树起3根立柱,架着横梁,上覆苇席。左边的立柱砌在墙里,靠有的立柱还暴露在墙外。我们走进棚屋,只见正中放着一张高脚旧八仙桌,四面摆着四条长凳。毛主席坐在对面的一边,左首是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右首是刘少奇和任弼时同志。主席招呼我们在他的对面坐下。毛主席非常客气,用瓷盘装了一盘子糖果,放在八仙桌的中间,请大家吃;又给每人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这才拿起一份电报,说:“你们先看看。”

聂司令员接过电报,看完后递给我。这是中央军委1948年7月22日23时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转告东北局的电报。在这份电报里,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转到南面作战,指出南面作战的种种有利条件,也预料到这一行动会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粮食问题,要求东北野战军研究克服困难的方法,加紧政治动员和粮食等项的准备工作,制订出具体作战计划,要在8月间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并命令东北野战军机关先期南下,加强冀热察辽区域的工作。这份电报的核心是命令东北野战军8月份开始南线作战。正是这份电报的精神,导出后来名垂战争青史的辽沈战役

我看完电报,把电报放在桌子上。

毛主席喝了口茶水,对聂司令员和我说:有没有问题?同意不同意?他见我们完全同意,就又递给我们一份电报。

这第二份电报是中央1948年7月30日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在这份电报里,中央军委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傅作义。如果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军集中锦、唐,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东北野战军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这一份电报使前一份电报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把锦州战役明确地提到作战日程上。读完这两份电报,我明白了,今天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召我们来,赋予我们的使命,同东北我军的一次重大战役——锦州战役,密切地关联着。东北、华北唇齿相依,支援开发与建设东北解放区以来,我们曾多次牵制关内敌人,支援东北我军作战。如1947年东北我军实施夏季攻势,中央军委电报指示我们:“配合东北作战,不使敌人向东北增援。”我们出兵青(县)、沧(州)津浦线北段,威胁天津,拖住了关内敌人的主力,为东北我军的夏季攻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今,由毛主席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集体面授机宜,如此庄严郑重,要交代的任务自然非同一般了。

我们看完了两份电报,毛主席问我们有没有意见?

聂司令员和我都说:没有意见,坚决执行!

接着,毛主席站起来,伸出两个指头,操着浓重有力的湖南口音说,晋察冀野战军六个纵队,现在改组为华北野战军二、三两个兵团。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和二纵队一个旅,组成第二兵团,并统一指挥冀热察的地方部队,由杨得志同志任司令员,罗瑞卿同志任政治委员;以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的两个旅、第六纵队组成第三兵团,并统一指挥晋绥的第八纵队、内蒙的两个骑兵师以及晋西地区的地方部队,由杨成武同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天焕同志任副政委。毛主席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接着说,你们第三兵团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绥远为傅作义所必救。你们把傅部的主力拉往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与此同时,第二兵团则出击冀东,以一部在承德、北平线配合东北作战;另一部在北平、张家口行动,配合你们三兵团在绥远作战;徐向前、周士第的一兵团仍在山西作战,对付阎锡山。这样,就可以保证东北我军作战的胜利。毛主席说到这里,看了看我们,问道:“你们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什么要求?”

我脱口回答:“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主席笑了笑,说:“不对,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他一一作了分析,指出:绥远是傅作义的老窝,他在那里经营了20来年。国民党搞了很多欺骗宣传,那里的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还不太了解,特别是那里的粮食相当紧张,征粮不是一般的困难。傅作义是“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搞坚壁清野。过去,晋察冀野战军一部分部队两次出击绥东,都没站住脚,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上饭。第二个困难是供给支前困难,供给到前线很不容易。第三个困难呢,可能战斗很不顺手。这些困难都摆在你的面前。这些困难中最大的困难是粮食的问题。毛主席指出这些困难后,问我:“你看怎么样?”“没有问题,都可以克服!”我回答说。

毛主席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不是当年在毛尔盖我授予你北上过草地任务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带一个团,不过2000人。现在是个兵团,四个纵队,还有骑兵部队,那么些地方武装,上万的民工,十多万人,都要吃饭呀,能说什么困难也没有?”

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思想。他向部下既交代任务,更为部下把执行任务的困难想透,使我深受感动。

我断然他说:“主席,没有问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毛主席说,现在我问你,能不能站住脚?

我坚决地说:“能!”

毛主席又说,过去一纵队、六纵队被人家赶出来了,你们会不会被赶出来?

我肯定他说:“我们去,不会被赶出来!”

毛主席问为什么?

我说:“我们有四个纵队,两个骑兵师。”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傅作义一辈子经营两个兵团:孙兰峰兵团、董其武兵团。这是他的全部资本。你要消灭他,他要拼命地和你干。你要消灭他的命根子,端他的老窝,触犯了他的根本利益,他非和你干不可。成武啊,困难就在这里,要估计透。第二,傅一辈子经营绥远,采取了许多欺骗手法,还搞了些小恩小惠,群众对他有幻想。他进行连保法,一人“通敌”,株连全村。他又在群众中进行像我们对付日本鬼子那样的坚壁清野。你搞不到粮食,就站不住脚。成武啊,你们到绥远要站住脚,就得准备饿三天肚子,吃两天草啊。(www.xing528.com)

这时,少奇同志接着说:“要准备饿四天肚子,吃三天草。”毛主席又说道:不行!我刚才讲出了这不是过草地那个时候。现在部队多了,如果你没能站住脚,怎么行呢?察南战役时你们派两个纵队进入绥远怎么没有站住脚啊!就是因为没有粮食。这个教训你们必须记住。如果要保证站住脚的话,你们必须做到:一、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就是思想准备。要把困难想够,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够想透,充其量最大的困难有多大。根据存在的困难,想出如何对付这些困难。你们必须依靠群众,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把困难统统摆出来,同全体指战员讲清楚。你讲困难可以讲10条,讲有利条件只讲5条。而且把这些困难,可能的困难,一条一条地向干部讲清楚,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你们要开一个整个兵团的团以上干部会议,请聂荣臻同志作一次讲话,作一次指示,告诉全体指战员,害怕困难的可以不去,明确地告诉,可以报名。告诉他们,去了以后,到了傅作义统治的地区,如果跑回来那就不好了,有生命危险,也失密。聂讲完了杨成武再讲。再开誓师大会,然后,每一个军,每一个师,看你们住的地区,以纵队为单位,或者一个旅两个旅一起,开一个全体指战员誓师大会。如果准备了对付充其量的困难,准备了对付十分的困难,它只来了七八分,克服它就有把握,更主动了么。进军绥远,端傅作义的老窝,抄傅作义的“老家”,到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辽沈战役,保证把关内傅部的主力两个兵团拉住。能拉住这两个兵团,也就把华北的中央军拖住了。傅作义虽然当了华北五省“剿匪”总司令,但他舍不得老本钱,不会丢下他的两个兵团,把中央军派到关外去支援卫立煌。抓住他的这个特点,做到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东北的部队就可以完成锦榆线上的作战,完成辽沈战役。这就是东北在那里打,华北在这里牵。你们不是直接参加辽沈战役,而是间接地参加了辽沈战役,这是第一点你们要做到的,这叫精神准备、思想准备。第二点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武器弹药该补充的能补充的就赶紧补充。刚才成武同志讲没有问题,过去进去是两个纵队,现在是一个兵团。比过去人多,力量大了,是个优点;但人多了,吃饭更是个大问题,要把吃饭问题当作站住站不住的最大的困难。绥远那个地方只要有银元,就能搞到粮食。

毛主席说到这里,稍有思忖,转向周恩来副主席:你交代薄一波同志,给他们10万现洋,让他们背着,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它买粮食。现大洋在绥远是很管用的。

周副主席点了点头,说:好!我立即通知一波同志,叫他们着手筹划这笔款子。

听到要拨给我们这么一大笔现洋,我忙说道:“10万现洋,得多少人挑呀,我怎么带得动啊!”

朱总司令听我这一诉说,笑了笑说:“你们可以用红军时期那个办法嘛,连长、排长和各级干部都可以分着背几十块,没有吃的就用现洋换。搞不到小米,可以买土豆。”听了朱总司令的话,我连连点头。

毛主席接着说道,克服困难的另一个办法是,晋西北、晋察冀组织强有力的支前部队,支援你们,组织一个强大的工作团,到绥远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也可以带一批支前的民工、担架队呀,把这些组织好,包括民工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都要做充分。

毛主席稍作停顿,往放凉了的茶水里加了点热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下去:第三个准备,首战必胜。第一仗必须打胜。第一仗把集宁那个师消灭了,消灭一个师可以用两个纵队,六比一,占领集宁城。然后由集宁,由东向西,各个纵队以归绥为总目标,向西进军。把东面的集宁占领了,把西面的包头占领了,把凉城、丰镇都占领了,就留下一个归绥,那你们就站住脚了。首战必胜,这一仗必须打好。这是你们要注意的第三点。

周恩来副主席说道:包头是个工业区,占领了以后,可以堵击马鸿逵、马鸿宾的部队向东增援,堵住口子。

少奇同志说:占领包头很重要。包头以西就是宁夏的马家骑兵,卡住包头这个口子,“二马”就不敢东进。

等少奇同志说完,毛主席说:第四条准备呀,是全体指战员都要做群众工作,人人做群众工作,必须把群众工作做好。做群众工作,就是宣传我军的政策,我军的主张。因为傅作义搞了许多欺骗宣传,群众不了解我们,我们从行动上做出样子来,让群众知道我们是解放他们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主要的是秋毫无犯。严格执行工商业政策,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买卖公平,军民一家,帮助群众治病,帮助群众担水、扫院子,用实际行动做群众工作,让群众不害怕我们,知道我们是解放他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地方工作团要组织大一点,可以组织几百人的地方工作团,占领了地区呀县呀区呀,组织群众,组织人民政府,组织人民团体,做宣传工作,帮助解放军的前线作战。这一条非常重要!

朱总司令说:还有一条你们要严格注意,就是要严格执行俘虏政策。敌人欺骗他的部下说,共产党的部队,俘虏一个杀一个。你们必须做到缴枪不杀,不搜俘虏的腰包,不收俘虏的一件东西。经过教育,愿意参加解放军的叫他参加;不愿参加的,发几块钱叫他回家。我军建军以来行之有效的俘虏政策,你们必须严格执行。

毛主席接着说:第四点就是严格执行党的各种政策:群众政策,俘虏政策,工商业政策。出发以前就叫全体指战员明白,人人开口,把这个工作做好。这是胜利的保证之一。

毛主席讲完了这些以后,看了看表,说:你们今天就不要走了。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事情要解决的。荣臻同志,成武同志,你们就住在这里,可以和恩来同志再谈一谈。只要你们把今天谈的在全体指战员那里都落实了,或者基本上落实了,我看就没什么问题了,你们就能在绥远站住脚。再说一遍,你们进军绥远,端傅作义的老窝,把关内的敌人拉住,不仅要在军事上打胜仗,占领绥远后,还要在工作团的配合下,经营绥远,把绥远变成解放区。

毛主席说完后,中央首长又你一言,他一语,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指示。小小的棚屋,气氛庄重而又活跃。我一边听,一边注意记录。被问到“怎么样”时,我每每回答“有把握”“没问题”“一定完成任务”。周副主席、少奇同志、朱总司令、弼时同志,都有重要指示。我没有想到的,各位首长都讲到了,毛主席连行军走路的鞋子问题都想到了,指出每人多带一双,到了绥远有钱也买不到。还说,棉衣都带上。一到那里就冷了,绥远比河北省冷得多。毛主席还指出,行军要分若干路,没有打响以前要注意隐蔽,越是接近绥远,越要尽可能夜行昼宿。

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首长围着一张大八仙桌,一边说,一边喝茶,一边抽烟,也有的慢慢品尝着毛主席请大家吃的糖果,气氛十分热烈融洽。听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的指示,使我们对完成进军绥远的任务充满了信心。这天晚上,我们就在西柏坡住下了。聂司令员和我同住一间房子。我们两人把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作的指示回忆了一遍,并逐一作了研究。我们深深感到,毛主席这许多重要的指示,都是他制定的十大军事原则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我们必须严格遵循。这天晚上,聂司令员也对我作了许多具体指点。我想到这项任务重大,司令员和政委的职务最好由两人分担。我考虑李井泉同志是晋西北的书记,有根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政治工作经验和地方工作经验。地方工作团和繁重的支前工作也都得靠他。于是,我向聂司令员建议由李井泉同志来当政委,我不要兼,他表示同意。

西柏坡的夜,一片静谧,偶尔传来几声“王刚哥”鸟的啼叫,间或响一阵哨兵换岗的脚步声。这时部队和老乡们都己酣然入梦,但毛主席那间平房还闪着灯光。深夜,中央军委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二兵团领导人发出了通报:“本日杨成武来中央面商向绥远行动问题。杨部(八个旅)本月20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拟待你们在锦榆线作战业已开始,杨得志、罗瑞卿兵团任务确定(或者包围承德,或者包围唐山)并开始行动,吸引傅作义主力向北或向东之时,即由来源附近以20天行程,主力到达归绥附近,攻击归绥,一部袭取集宁、兴和,以配合你们之作战。”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又到了周副主席那里。聂司令员向周副主席汇报了头天晚上我们研究的贯彻意见,并说,成武建议,请李井泉同志担任兵团政治委员,我认为很好。

周副主席欣然同意。于是,他带我们又到了主席办公的那间棚屋。周副主席、聂司令员向主席作了汇报,并向主席谈了要李井泉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的理由。主席问:“是谁提的建议?”周副主席回答说:“是成武同志建议的。”主席当即表示赞同:“就这么办,马上下命令,要李井泉同志在朔县等三兵团部队。”

临走前,毛主席又加拨给我们一批布匹,以备饿肚子的时候换粮食吃。8月5日,我们回到了华北军区。聂司令员叫我向军区其他领导汇报了到中央接受任务的情况。聂司令员、薄一波政委、滕代远副司令员等军区领导同志又给我作了具体指示。第二天,我带着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托和军区首长的期望,回到兵团司令部所在地狼牙山东麓的易县远台村,立即着手进行各项具体准备工作。4天以后,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来到远台。我们召开了全兵团团以上干部大会,请聂司令员在会上作了报告。聂司令员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详细地给大家讲了国内外形势,讲了毛主席亲自决定的这一战役行动对东北我军作战的重要意义,讲了作战部署,提出了对部队的要求。聂司令员的报告,极大地鼓舞了到会同志的斗志,大家都异常兴奋,情绪激昂。回去以后,各纵队都开了誓师大会,进行了思想动员。随之,进军绥远的战斗准备和战前练兵,就紧张而有秩序地在各部队全面地展开了。

秋季,狼牙山红叶烂漫,层层梯田上,高粱谷子熟了,一派丰收景象。8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三兵团各部队从易县、涞源地区分路出发向雁北开进。经过一周的行军,到了朔县地区,与李井泉政委带领的工作团和晋绥八纵队的姚喆等领导同志会合了。南北两路行军队伍,也都按期赶到,在预定的朔县、山阴、代县地区集结。兵团前委在朔县的西马庄召开了有晋绥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进一步研究了作战计划。

9月4日,部队继续向绥远进发。各部队分别向集宁、归绥展开。为了隐蔽行动,部队昼宿夜行。虽然是中秋时节,塞外已是北风呼呼,寒气袭人。指战员们贡重七八十斤,长途行军跋涉,不少同志脚上打起了泡,肩上磨出了血。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鼓舞着同志们成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绥远地区村落稀少,宿营困难,为了不惊动群众,部队多在屋檐下、门洞内、矮墙边、草堆里,甚至街头过夜。连队还利用行军间隙帮助群众收割庄稼,打扫院子,挑水推磨,宣传我党政策,使沿途群众打消了疑惧。共产党的好政策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像春风一样吹拂着寒冷的塞北大地,温暖了广大群众的心。

进军中,各部队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想了很多办法解决粮食困难。毛主席批给我们的银元、布匹,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部队都是用它换取小米、土豆和一些蔬菜、牛羊肉。一路上,李井泉同志带领的工作团广泛地发动和组织群众,踊跃支前,本着买卖公平的原则,做到有粮给粮,有土豆给土豆,保证了部队基本上能吃饱。

按照毛主席首战必胜的指示,我们用一、八两个纵队包围了集宁城。集宁是绥东重镇,是连接张家口、大同的要地,城围8里,城高2丈5尺,宽1丈余,外有6尺宽的护城河。城东有老虎山,城西是卧龙山。敌人在这两个制高点构筑有钢筋水泥工事。面对坚城,我军将士勇猛顽强,机动灵活,不到一天就攻下了集宁,歼敌一个旅,俘虏敌旅长,传出了进军绥远的第一个捷报。与攻打集宁的同时,我军以破竹之势,用4天时间解放了绥南、绥东的广大地区,又歼敌6500余人,控制了从丰镇到归绥以东的平绥铁路全段。就在这时,我二纵队攻占了包头城,并向西迫击逃敌200余里,歼敌大部。我骑兵部队沿大青山向绥北发动进攻,接着解放了绥西和绥北的广大地区。这时候,天空飞起鹅毛大雪,夜间气温降到零下20℃。同志们的眉毛都结上了冰霜,戴着口罩呵出的气很快变为“冰须”。部队忍饥耐寒,顽强拼搏,横扫塞外,乘胜包围了孤城归绥,直逼傅作义的老窝。

三兵团的这一行动,使傅作义大为震恐。他看到后院起火,便慌慌忙忙令他驻扎北平、张家口的嫡系部队步、骑兵约十个师旅星夜西援。情报传来,我们便留下一个纵队和地方部队监视归绥,控制包头。主力立即挥师东进,集结在丰镇、集宁、凉城地区,准备打击西援归绥之敌。与此同时,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向北平、承德、张家口地区进逼,策应三兵团的作战。这时,傅作义又不得不命令援绥的十师之众,掉头东返,疲于应付。这样,中央军委、毛主席关于拉住傅部主力,不使其出关的战略意图终于实现了,保证了东北我军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并为随后取得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杨成武,当时任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二兵团第二政委。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本文摘自1988年发表的《西柏坡受命》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