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励志青春走向无奈现实的情节设置
青春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现实太过残酷。青春片就是要撕碎过去美好的一切,让观众在泪水中怀念这些美好。
《同桌的你》(2014)中的周小栀为了斯坦福之梦每天都在努力,不料反而是林一先去了美国,周小栀迟迟未能如愿。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终归敌不过广阔太平洋的距离,曾经追梦的女孩嫁给了一个凑合将就的男人,曾经的男孩娶了红杏出墙的女人。即使是站在婚礼的舞台上,周小栀都还在幻想林一会带她走,而台下的林一在经历一通幻想后,却觉得一切都不会有所改变了,两人从此咫尺天涯。
《栀子花开》(2015)中的女孩们一起追求着自己的芭蕾舞之梦,希望有一天能站在巴黎的舞台上,但是生活的压力让她们的圆梦之路举步维艰。最终,她们放弃了跳芭蕾的梦想而回归现实,姐妹之情也变得支离破碎。终于等到姐妹和好的时候,其中的三个好姐妹却意外地失去了生命。
《夏洛特烦恼》(2015)中,夏洛重回少年时光,虽然一路顺风顺水、星光灿烂,却丧失了初心,也丧失了珍贵的爱情甚至生命。作为喜剧,影片以梦境为谜底给出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想让人更加珍惜平凡的生活,但仍有力地表现出青春时期追逐的梦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一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场游戏一场梦罢了。
正如《少年班》(2015)中的吴未在影片结尾时所说:“这就是我记得有关少年班的故事,可是麦克总说,你这故事里好多都是编的,是的,也许是我的回忆太过于一厢情愿,或者也许我是不愿意去分清回忆与想象的区别。”这番话正与青春片的叙事策略相吻合,青春片对青春少年的激情澎湃进行了一种仪式化的、诗意的、夸张的加工,让观众被加倍美化了的青春所震撼和感动,接着又让主人公们跌入现实,与观众现在的生活产生联系,引起观众们的进一步共鸣,并以此对观众丧失诗意的生活进行慰藉。
(二)以恋爱纠葛、友情为主要表现对象
青春电影重在爱情情节。中学的爱情由于教师、家长和校规的制约,充满了禁忌的刺激和魅力;大学的爱情则因为花前月下与自由而充满了诗意。走出校门后,能经得起彼此考验的校园恋人寥寥无几,这使得校园里的爱情容易得到、更显珍贵。国内青春片集中会展示各种爱情纠葛。一般来说,它需要设置一个复杂的三角恋爱情节,包含单恋、暗恋等元素,为叙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比如,在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2016年《我们的十年》中,有不止一组三角恋爱关系;在2013年的《青春派》中,黄晶晶、居然、晓凡和贾迪依次形成了后者追求前者的关系;在2015年的《少年班》中,吴未爱着周兰,而周兰是少年班里唯一的一个女孩,暗恋的却是帅气叛逆的麦克,而麦克却喜欢校园“女神”江依琳,而江依琳却和常松发生了性关系;2016年的《七月与安生》中,男主角在两个女孩之间摇摆不定;等。这些三角关系既是人物行为的重要动因,也是故事发展趋势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青年电影不断理性化、混乱化的法宝。
另一个不断为叙述提供更多素材的线索是友谊。与成人的友谊不同,青春片中的友谊是简单、直率、冲动、正义和鲁莽的。比如,在2015年的《少年班》中,学生们一起跑到酒吧闹事并逃跑,一起和数学系的学生打比赛,在比赛前夕一起跑到江依琳宿舍楼下表达爱意,炸毁常松的车然后彼此顶罪。这些都是青春片中表现友情的共同场景。此外,在友谊中,误解、纠缠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小时代》系列中,有南湘向顾里泼红酒、林潇在雪夜里打顾里、顾里与林潇打斗等冲突和矛盾;在2016年的《我们的十年中》,三个个性迥异的女孩携手走过了人生最好的十年,在她们的友谊被爱情所困扰的过程中,由于恋爱纠葛的原因,最终她们的友谊出现了隔阂。
然而,不管怎样,这些分歧总能得到解决。大打出手后,《小时代》系列中的女孩们仍会不顾一切地帮助姐妹们解决困难。在2016年的《我们的十年》中,三人的友谊也从校园内延续到了校园外。
至于青春片中的友情和爱情,可以以吴未在影片《少年班》(2015)结束时说的一句话作为注解:“只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15岁这么亲密的朋友,我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鲁莽地爱过一个女孩。”(www.xing528.com)
《独家记忆番外之再见爱》中的(2019)大四学生白霖来到了东湖大学的青山学院实习,在这里,她认识了新的朋友张丽丽,曾经的学生会主席李佳航也再次进入白霖的生活。因为自卑,白霖一直不敢面对李佳航对自己的感情,一心想要在实习中做出好成绩的,却在关键时刻被张丽丽给坑了。经过反思与沉淀后,白霖认真完成了学业,踏踏实实地求职工作,然而就在这时,她和李佳航又重逢了,两人的情感最终修成正果。宋琪琪因为个人问题休息一年,复课后继续勤工俭学的宋琪琪,不仅要面对与曾经爱慕的肖正一起工作,同时还有爱慕者叶飞一直在追求。通过现实与内心的较量,宋琪琪终于看清自己内心所爱的是什么,并坚定地走了下去。
青春片中的爱情和友情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为爱情和友情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往往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和不可弥补的。这种感觉是每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都能理解的。因此,青春片必然以爱情和友情为主要表现对象。
(三)对性行为的隐晦表达和否定态度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一切事物的驱动力,这个观点由于太极端而无法被现代人完全认同,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来说,性冲动成为生活中必须经常面对的体验,因此性行为不可避免地成为青年电影的表现元素。同时,鉴于中国文化对性的态度,致使这些电影在色情方面非常晦涩,且着重揭示性行为的毁灭性后果。也就是说,青少年电影中的性行为表现得很消极。
江依琳在2015年的《少年班》中是一位校园“女神”,是一个充满性意味的人。她第一次露面就显示出女人的容貌和身材的苗条,这使少年班的男生们互相偷窥。后来,她在车里和常松发生了性关系,并在舞台上展示了她美丽的身体。《万物生长》(2015)中秋水的女友们树立了各种不同的女人形象,每个女人都代表男性的一种情色审美对象;《我的青春期》(2015)中赵闪闪爬旗杆发泄性冲动、做春梦导致上课迟到、在教室“打飞机”等,都是对性的表达。在2017年的《嘉年华》中初中生小文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但母亲常常夜归对小文疏于照顾与教育,致使游走在成长边缘的小文和好朋友外出玩耍的时候,被不怀好意的刘会长将二人哄骗至旅馆并发生了性关系。至于青春片中的牵手、接吻等行为更是随处可见。
此外,女性堕胎已经成为青春电影中的一种性表达方式。在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阮莞的男朋友出轨,导致另一个女孩怀孕。阮莞亲自拿钱陪她去堕胎,女孩身上的痛苦和阮莞内心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在2014年的《同桌的你》中,周小栀怀孕了,林一不愿承担责任,于是周小栀未经允许擅自堕胎,导致大出血。在2014年的《匆匆那年》中,方茴怀孕,分娩手术中不打麻醉,而是选择以极度疼痛的方式惩罚和报复自己。
青春电影热衷于堕胎情节的原因: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伦理道德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女性不再过分惧怕性行为,身体自由的观念已经觉醒。特别是在大学里,性行为相对自由,几乎没有任何约束。然而,享受性自由的前提应该是有能力承担后果。事实上,在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前,年轻男女根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此外,中国的环境对堕胎极为宽容,不像西方发达国家有严格的法律管制,客观上纵容了这种现象的频繁发生。此外,在中国大陆,性教育并没有真正走进校园和家庭。教育者和家长仍然把性教育看作是上不了台面的内容,导致青少年性知识缺乏,特别是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因此,堕胎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当然,它也成为青年电影中最常见的“性”表达对象。青春电影对堕胎持否定态度。每次流产的情节出现,双方的感情都难免破裂,生活也会走向低谷。目前,堕胎元素在青春电影中呈泛滥之势,受到广泛批评。
(四)标志性的时空呈现
青春电影是一种怀旧的电影,所以它应该总是建立在某个时代背景基础上。电影经常用一些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符号来使时代背景形象化。例如,在19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军队大院和满地的红旗清楚地代表着“红色岁月”。
进入新世纪后,青春电影的叙事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园。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包括教室、篮球场、教学楼、宿舍、操场、医务室等,影片往往通过暖色和背光镜头处理这些空间的视觉表达,营造出温馨的怀旧氛围。从时间上看,黑白或发黄的班级照片和旧时的一些大事,可以让观众清楚地知道故事的背景。比如2014年的《匆匆那年》,出现了时事类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9·11事件”、2002年韩日世界杯等。2014年的《同桌的你》把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和“非典”等重大事件作为背景,以此完成对时代背景的交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