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魔”之外,国内魔幻片中的超现实非人类角色还包括“神”“仙”“妖”“怪”“佛”,甚至“外星人”。目前,根据人类所达成的共识,他们只存在于宗教、艺术、幻想或传说中,这些角色的来源分为三种:全人类自发产生、本土流传和国外舶来。
其中,“神”属于全人类自发产生的概念,世界上既有一神论、泛神论,又有无神论,这些理念广泛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各类宗教或政治之中。
“仙”和“妖”属于中国本土自古流传的概念,其中“仙”是中国特有的,其理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特点是长生不死,人们常说“得道成仙”“仙风道骨”,和道家有很深的渊源,人可修成,“妖”“怪”也可修成,只是比人要修炼更久。而“妖”“精”“怪”的概念,国内最早的表述出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妖”在三者中最高级,最接近人,其修炼理想就是混入人群,和人一样生活。日本也是具有妖文化的国家,日本“妖”的概念似乎融合了“精”和“怪”。种类相当丰富,以至于被较真的日本人分门别类地做了整理,像《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简直就是日本的妖怪辞典。“精”次之,可由万事万物化成,还保留本体的一些面貌。“怪”最低级,比如三头六臂之流就属于怪。中国的志怪记载,最早应该追溯到上古奇书《山海经》,书中有“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耳挂两条青蛇”这类关于怪物的描述比比皆是,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www.xing528.com)
“佛”和“魔”是佛教传入中国时一同伴随而来的概念。在佛教文化中,“佛”是“佛陀”的简称,指修行完满的人,但是在中国文化的演绎中,又不一定是人才能修成,佛有点像外来的神,但又不是神。“魔”是“魔罗”的略称,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宣扬佛教时,把“磨”改成了“魔”,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这个中国之“魔”的概念源头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宗教哲学概念,而非某种能说得清道得明的具体所指:也许正由于其模糊性,除了和佛教相关的文艺作品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少有“魔”的身影,像《幽明录》《括异志》《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大多讲的都是“鬼”“神”“妖”或怪异猎奇之事。即使是和佛教联系非常紧密的《西游记》,也是既塑造了“牛魔王”这样的魔,也刻画了“蜘蛛精”这样的妖,两种概念经常交缠在一起。这种情况和西方的“魔”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魔”纯粹象征着邪恶的力量,《圣经》中称撒旦为魔鬼,代表世间的一切邪恶,西方魔幻电影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也是邪恶的化身。如果说西方的“魔”是具体的、可感可见的,那么中国的“魔”则是模糊的、多重含义的。
至于“外星人”则又是另一个范畴内的事儿了,它是西方科学传播带来的概念,“神”“仙”“妖”“怪”“佛”“魔”都在地球上,而外星人则是其他星球的居民,不属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这个形象本来只出现在科幻片里,不过国内的“魔幻片”竟把它也硬生生地拉进来凑数了,使得国内类型片“四不像”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