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不仅包括电影,还包括具体的期待和猜测。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验证自己对影片的期待和猜测。这些系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识别和理解的方式,使电影中的元素更容易识别,因此更加直观。当然,类型电影的讲述方式对于受众来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电影意义的方法,即特定的电影,会有特定的穿着、语言和动作等。因此,在类型电影的进展过程当中,如果突然出现歌舞情节,观众很可能认为这是一部歌舞片,因为只有歌舞类型电影,才有可能出现没有明确的心理动机的歌曲情节。这种心理假设为电影情节的心理预期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即既然是歌舞片,那后面的情节当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歌舞情节,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自然也会遵循一定的原则。
受众因为电影中的某一特有情节而发展出的期望和假设,涉及类型电影的真实性问题,而这是类型电影的一个核心问题。真实意味着某种绝对,也就是说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和可信度。此外真实性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恰当性,还是以歌舞片为例,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一首歌,由于已经事先定性了电影的具体类型,那么受众就会认为这个情节是合理的,之后剧情的发展也更具说服力,但同样场景出现在其他类型中就显得很突兀,如战争电影、惊悚片的浪漫情节中,在这些类型的电影中杀死情人的情节很有可能出现,但这样的情节不可能在浪漫喜剧中出现,一方面是剧情上的突兀,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受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电影,由于面向的群体和时期不同,其规则、标准和法律也会存在较大出入。
由于中国电影工业程度的不足,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真实性问题。现实社会中的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就导致了中国电影的生产者过分关注现实世界的评价,不管是电影内容的创作者,还是电影生产的参与者都不敢越雷池半步,更加令人悲哀的是理论界,他们对电影进行评价和评判的标准也是基于此。这样的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使中国电影更清晰、更透彻地呈现中国社会的现实,但由于这种对现实的关怀是虚假和空洞的,因此并不具备很高的公信力,能接受的观众自然也就不多。对于中国的电影来说,关注现实并不是错误本源,重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现实。尤其对于类型电影来说,真实性主要体现在类型是否真实、社会或文化是否真实两方面,也就是类型的规格。但不管是类型还是社会或文化,两者与现实或真理的意义都不是等价关系。如果一部类型电影作品被评价为具有真实性,与此产生关联的是类型的规则。
对于类型电影来说,故事中所讲述的真实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参照物也就是事实之间其实并不具备关联性,类型电影中的故事讲述是否真实主要取决于受众内心的认知。也就是说类型电影实际上是跨越了文化或一般真实性,将人们的一种内心认知进行了传达。一些逻辑标准或行文准则已经偏离了人们正常生活中的理智言行与思维逻辑,例如歌舞片中的歌舞场景以及戏剧片中的搞笑片段。这种复杂关系在比较明确的非现实的类型电影中更为常见,例如恐怖片和科幻片,这些类型的电影相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预知性,让情节的发展颇具悬念,只要电影能对情节的发展自圆其说,观众通常都是能够接受的。当然,恐怖片和科幻片具有一定的虚构性,这也就意味着电影在构建故事中事件发生的世界时,要对其本质和状态进行说明和介绍。虽然很多类型影片以现实生活乃至文化的标准规则为基准应用于情节进行中的动作行为和事件发展,例如已经深入人心的万有引力定律等,但这对于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通常不适用,这些类型电影中,很多情节的发展是超乎人们现实生活的,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超乎人们常识的其他定律和法规。也就是说,这些特定的法律、法规可能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电影和情境空间。这也是缓解故事情节顺利发展压力的一个必要解释。这就是好莱坞类型电影能够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哪种类型的电影,为了使情节的发展被人接受,电影生产者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咨询了大量的科学家、哲学家、医生、占卜师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理论家在对中国类型电影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认为,中国类型电影之所以很难产生高质量的科幻类型电影和恐怖类型电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真实性的理解,故事创作的前提是非现实主义,如何处理好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关联与矛盾,成为科幻电影和恐怖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前提,只有以此为基础丰满情节的冲突与矛盾,才能提升这类非现实题材类型电影的可看性,进而提升观看者的观影乐趣。
类型需要我们理解观众的反应,知道它的动力从何而来。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有持续看电影经验的观众。因为需要用与之前相同类型的影片作为参考来观看类型影片。但观众的反应从来都不一样。类型电影把观众带到一个看起来很熟悉的世界,充满了风格化的人物动作和情节。当前卫电影和原创作品检验观众对电影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时,这类电影正在寻找观众反应的自动规则,这样观众就可以进入其中,忘却自己。也就是说,观众不需要对影片进行审美或道德判断。这使得类型电影能够向观众展示一些他们从未想过的期望和假设。(www.xing528.com)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认为类型电影是一个闭环结构,不同类型电影的生产有其特有规则,包括情节的发展模式、主人公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推进情节的情景以及演员的选择。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一个闭环结构,这主要体现在故事的情节开展以及受众的视听方面,固有套路的情节推展让观众的观感体验处于一种远离现实世界的层面。类型电影在创作形式上,大多数作品为了表达创意自由采用的方式为形式与内容的分离,但纵观很多经典类型电影,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才能使电影更加历久弥新。与很多表现现实的电影相比,类型电影的表达重点并不是完成一个人物的塑造,也不是视觉风格的细致体现,它纯粹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导演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个空间包括人物、情节和节奏。虽然我们经常说类型电影通常不具备审美性,其商业价值要远远重于它的艺术价值,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类型电影的情节安排和期待,使艺术电影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节奏上都有了更多的借鉴。我们能从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完成的武士电影系列当中看到美国西部电影的影子,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风格特征中观察到20世纪50年代的犯罪电影的踪迹。
对于类型电影来说,如何对类型进行划分是一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是按照民族特色的叙事方式进行划分;第二种方式就是众多学者提出的分析性类型,这种分类方式更加有利于电影的分析与描述。有些类型电影由于具有以上两种类型的特点,如音乐歌舞片;有些电影在归类上就更加倾向于民族特色,如反特片。不同的国家,可能生产相同类型的电影,但是由于民族本质上的差异,其内涵也存在较大不同。这也就是电影创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即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电影故事的发生地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很难转化为全球性的、非本土的、分析性的类型。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利用牛仔的电影故事来讲述中国黄土高原放牛娃的故事,故事必然很难成立,给人的观影体验不伦不类,只能给人东施效颦之感,没有国家或观众会喜欢这样的电影,但这并不是否定分析分类和术语的作用。在对类型电影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分析范畴可以作为类型电影的基础研究内容,进而联系电影故事情节中的民族性和电影整体的分析方法,使类型电影的概念融入电影分析的行列中来,也使类型电影的概念更加具象和丰满。
对于中国类型电影的生产来说,要兼顾民族特色和类型分析,尤其是分析类型,它为分析中国类型电影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的出现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其中的代表理论就是巴赞的理论,这种理论也使电影本体论成为当时的研究热潮,这种热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西方文化批评理论各行其道,在电影批评界的热度一时无两,但也面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电影理论与批评研究进入一个闭环当中,不管理论如何发展,都与类型电影实践相差较远,两者在各自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对类型电影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就催生出中国类型电影的高速发展。不同类型电影的出现,不仅代表了受众的内心需求,同时也是制片人对该类型电影的一种认同。虽然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类型电影的发展相对还不成熟,数量与西方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许多地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这对于类型电影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目前的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类型电影产业的运行和发展,但类型电影生产的基础已经打下,优秀的类型电影也在不断出现,只有通过长期的队伍建设和生产,才能由量变实现质变。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类型电影的生产经验,因地制宜,在学习的同时积极进行本土化的改进,使之成为顺应民族情感的类型电影。例如在类型电影中,美国恐怖电影是一个受众比较广的电影类型,主题资源大多是吸血鬼和僵尸,但由于文化和民俗层面的隔阂,在进行本土改进时,如何适应中国的民族文化就成为该类型电影生产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该类型电影虽然在吸引观众的心理特征层面具有相同的特征,但如何选择合适本土的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以及选择怎样的类型规则等方面,如果能做到民族化,表现出来的观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样的问题不仅困扰着类型电影的生产者,对于类型电影的评论者来说同样也极具挑战。但是总的来说,类型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优良的类型电影也在不断出现,虽然现阶段依然是良莠不齐的一种状态,但相信随着行业的不断精进,从业人员业务的不断提升,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终将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