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只有15000字,但这篇绪论概括的理论涉及全教程的所有章节。文学写作最核心的理论、方法以及文学写作课程要开展的写作训练和第二课堂的组织活动,在绪论里都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它是全书真正的具体化了的并能统领起全书各章节内容的“总纲”。在成教的课程中可以安排7课时,在“全日制”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安排4课时;成教课程中有些不讲的章节(有7章)、有些简单讲解的章节(如十四、十五章的文学评论写作、网络文学写作),也可以在绪论课中涉及。
“绪论”课中最重要、最值得讲的是“四个三”: “三个层层递进的概念”——文学、文学写作、现代文学写作。“文学写作的三大特征”——感性特征、情感特征、间接特征。“文学写作主体的三支队伍”——国家队、生力军、后备军。“文学写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典型化的具象概括、意象化的情感表达、超常化的语言组合。这“四个三”要安排充足的时间、选好案例材料来讲透。第一个“三”,侧重讲“现代文学写作”,补充进“新媒体写作”,特别是“博客写作”的新材料。第二个“三”,侧重于用一个生动的、概括性强的案例来突出“感性”和“情感”。第三个“三”,主要提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校园文学写作。第四个“三”,则是揭开文学写作的基本“奥妙”(或曰基本的“看家本领”)。
2006年9月至10月,我在美国SFSU培训,差不多每天写一篇博客,写完后立即传到国内的博客网站,远隔了东西两个半球,在学校的师生也能及时地了解我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这就是典型的“现代文学写作”。写作的积极性能得到激活,博客文体(即散文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艺术个性、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培育言语智慧的自生长机制等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案例的阐释中提及。(www.xing528.com)
我们可以用柯蓝的六首“摄影散文诗”来讲“三大特征”和“三大方法”的若干内容。这个教学案例图文并茂,并且内容简短。讲通过“感性”“个别”来体现“理性”“共性”“普遍性”,讲“意象化的情感表达”和“超常化的语言组合”,都比较适宜。
用《一错再错》的案例来讲“典型化的具象概括”,讲生活的原型演变成为艺术文本要经过“分解——组合——想象——虚构”的过程,也比较贴切。这三个案例都是自己的“下水文”,都是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后才进入课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