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创”是对一门写作课程“教学、研究、创作”的浓缩表达。大学写作的素质教育课程性质容易开展“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课程活动。大学写作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常常体现在他既会出色地进行教学,又能有成效地从事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研,还能身体力行地从事创作活动,并以一些优秀的写作成品打造、凝练自己的知名度,形成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大学写作教师的这种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构成了他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在今天的写作教学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写作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内容新颖,语言表达生动,学科信息量大,听他的写作课就像欣赏说书艺术一样;他的科研、教研成果丰硕,能出版一本本长达几十万字的写作学专著,并能一版再版,获得专业作家和文学青年首肯;他在科研、教研之外还是某一种文体的出色的作家,他能创作出某一种文体系列的,且能进入这种文体的创作前沿、并获奖的文学著作。他在教学、科研、创作三个领域表现出了一个写作教师较大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这种创造性、创新性的根源和动力就来自于他把“教研创”三种工作融为一体的专业化能力。
20世纪的中国教育界就有这样的写作教师(叶圣陶、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美国当代许多在大学任教的小说家也是这样的写作教师。写作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之所以要用“教研创”的内涵来阐释,是因为写作课程带有较强的“成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性质,它需要一种教师的形象和素质构成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因为写作课程的术科性质使得写作的一些不可教性更需要一种教师的个人的成功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构成课程的隐性教学内容。因此写作教师的“教研创专业能力”相对于写作教师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理论”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写作教师的“教研创专业能力”长期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写作学科没有展现自己的学科独立性(它往往依附于文艺学、语文教学论或现当代文学等);写作教师没有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专业位置,语文教研室教师有着明显的流动性和边缘化特点。写作教师不可能专注于、执着于写作教师的专业化探讨;写作学科很难积累起丰厚的学术成果来纠正人们对它的偏见和改变人们对写作教师专业化的忽视。(www.xing528.com)
如果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和写作环境里人们重视、探讨写作教师专业化的时机还不成熟,那么在网络时代和高新技术支援教育的时代,重视写作教师的教研创专业能力、研究提升写作教师教研创专业能力的环境、条件已经具备。从教育理论来说,“生本教育论”“成功素质教育论”都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来说,网络和网站的逐渐完善,博客理念和技术的逐渐形成,使写作教师培育自己的教研创专业能力、改变自己的教师形象有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突破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