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训理念与进修方法: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成果

培训理念与进修方法: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成果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和教师网络联盟投入了营运。他可以发现而且能够找到本学科、本课程较好的教材、较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一个新教师要通过上述“三位一体”的培训,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果地提升自己,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装备”自己,有效地消除一个传统教师的“自卑感”,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自信心和成就感,真正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基本教师理念。

培训理念与进修方法: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成果

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里,所有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能力比任何人都要讲究。他不但知道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还知道这个知识“谁有”,到哪里去“寻找”。作为新型教师,他能把互联网上那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改造为某种课程资源,他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多媒体课件进行新颖的、生动的、别开生面的教学。因此,把教师的新课程学习与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是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和开展“终身学习”、发展教师专业化能力的较好的方式。

新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怎样在“学科课程学习、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育技术进修”三位一体的在岗培训中得到提升呢?

1.学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传媒手段

新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传媒手段去寻找本学科最好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教育部提出的“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工程已初见成效。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和教师网络联盟投入了营运。全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天网、地网、人网”的构建已见雏形。中国基础教育知识库储存的教育资源正被全国各种类型的学校分享……这些都为教师职业的革命提供了一个硬件环境和基础条件。作为一个具有专业化能力的教师,他完全能够而且应该做到——把电脑变成自己的外脑,把网络作为自己的书柜。他可以发现而且能够找到本学科、本课程较好的教材、较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他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设备,或者他自己租用宽带网络或无线网络,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构筑了一条通向新知识世界的通道,为教师素养、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创建一个现代教师的学习平台。

2.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www.xing528.com)

新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来搭建一个现代教师的教学平台。全国各大中学校正在逐步装备多媒体教室(网络模式、农村中小学的光盘模式、计算机模式同时并存),要学会充分利用它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自己要能做一些基本的课件,特别是利用网络和音像店搜集并使用本学科、本课程的优秀课件。即使没有多媒体课室,购置一台手提电脑、一台微型投影仪,也可以在条件简陋的课室开展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有了新模式,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一传授转为类似电影放映和网络互动的新形态教学。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中有了一种类似电影导演的工作性质,他能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材料得到了一种最佳的优化整合与呈现。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语言表达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上略有不足的话,他完全可以机智地创设一个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平台,用以弥补教师形象和教学能力的不足。

3.学会利用有关教学科研平台

新教师要学会利用有关教学、科研平台来开展自己教学改革、教研工作。他们应抓住各种机会,申报各级纵向或横向的教研课题、科研课题,构筑自己的教研平台。如果申报暂时不能成功,也可以参与别的老师、别的学校已获立项的课题,成为他们立项课题中的子课题。教研、科研立项是一个教师促进教学工作、提升专业化能力的一个内在动力。在这个基础上,新教师要学会利用本学科、本课程、本专题已有的网站平台和网络资源,可以在这样的课程网站和专题网站上,建设自己关于教学、关于科研的“博客网页”,使自己的“教学博客网页”像科研立项那样促进自己的教学改革工作,让那种目前较为流行的“教育叙事”理论的新载体“教师随笔”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空间。新教师要学会使用目前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新形态教材”,通过选用“新形态教材”使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学校成为有关教研机构的会员和会员制单位,进而登录它们的网站、获取在线教学资源。如果自己有能力再进一步提高还可争取加入一些“教材编委会”和“协作体”,成为某些规划、立项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的主编、副主编,通过编撰“新形态教材或教参”参与大学各学科、各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真正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上述“积累教学资源、使用教学资源、创建教学资源”的三阶段工作是一个新教师树立自己的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形象,发展自己的教师专业化能力的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的“三部曲”。一个新教师要通过上述“三位一体”的培训,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果地提升自己,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装备”自己,有效地消除一个传统教师的“自卑感”,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自信心成就感,真正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基本教师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