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小说情节结局与创意方法鉴赏

微小说情节结局与创意方法鉴赏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用微型小说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2017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三篇一等奖作品刚好在情节的意外结局上展示了三种常见的方法。在一、二等奖的10篇作品中,类似《朋友圈》这样的“曲转式意外结局”,还有大海的《中国式公仔》,书城的《太阳》,共3篇,约占33%。在微小说的极短篇幅中,抓住一个情节元素,反复地铺垫、渲染,直至夸张变形,以致形成的“斜升式意外结局”。这非常符合微小说的创作规律和文体特色。

微小说情节结局与创意方法鉴赏

怎样用微型小说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2017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集》给我们显示了相当整齐的研读资料。一篇微故事素材要变成微型小说,它必须在文学构思、文学细节、文学语言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变成微型小说。一篇微型小说要变成脍炙人口的、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微文学经典,它必须以一个好的故事做依托。而好的微故事一般要具备好情节、好人物、好创意等三项齐全的“审美要素”。“好情节”的标准是:故事要有意外结局;情节要有完整形态;要有合情合理的传奇因果……2017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三篇一等奖作品(莫言的《奇遇》,侯发山的《朋友圈》,余清平的《一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麻将》)刚好在情节的意外结局上展示了三种常见的方法。

莫言的《奇遇》的意外结局是如何构成的呢?“我”走夜路赶回老家,一路上很怕遇到“鬼”;故事情节在做了三次渲染后,到了故事的高潮——天蒙蒙亮时在村头遇到了还钱给父亲的“赵家三大爷”;结局是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从没有遇到“鬼”到真的遇到“鬼”,故事情节的形式是(A—-A)的“反转式意外结局”。像《奇遇》这样的“反转式意外结局”,在一、二等奖的10篇作品中还有闫玲月的《眼睛告诉我》、徐均生的《体验坐牢》、崔立的《父亲敬的酒》,共4篇,约占一、二等奖10篇作品的40%。

方山的《朋友圈》有个什么样的意外结局呢?故事讲述人“我”在朋友圈中借钱,一天过去了,没有人留言和借钱;但在结尾,终于有一个网名叫“祝你平安”的借了2000元给他,情节至此,本该是——没有人借钱到有人借钱了——这本是故事情节的反转,但最后的情节结局,揭示“祝你平安”不是朋友圈的朋友,而是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曲转式意外结局”,母亲对子女的真正的爱在这个意外结局中被充分体现了。在一、二等奖的10篇作品中,类似《朋友圈》这样的“曲转式意外结局”,还有大海的《中国式公仔》,书城的《太阳》,共3篇,约占33%。(www.xing528.com)

余清平的《一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麻将》则是另一种形态的意外结局。老人很孤独,帅哥儿子给他买了一副麻将;老人仍然孤独,他一个人玩麻将;老人最后仍然没有人和他玩麻将,他抱着麻将晒太阳直到死去。三个发展情节,可用“孤独——再孤独——直到孤独至死”,这是一个“斜升式”的曝点结局,典型的“斜升式意外结局”。在微小说的极短篇幅中,抓住一个情节元素,反复地铺垫、渲染,直至夸张变形,以致形成的“斜升式意外结局”。这非常符合微小说的创作规律和文体特色。类似《一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麻将》这样结尾的作品,在一、二等奖的10篇作品中,还有张晓林的《拜石》、马犇的《代写冯》等,约占33%。

这里特别可说的是崔立的《父亲敬的酒》。这篇作品有四个情节板块,头两个是父亲给儿子敬酒,虽说是儿子第一次喝酒,但父亲给高考失利、爱情失败的儿子敬酒,实际上是父亲通过规劝儿子、敬儿子喝酒,给予了儿子成长的勇气和智慧。第三个情节板块,顺利长大后的儿子给父亲敬酒了。儿子反转敬酒是有目的的,他想向父亲索要领导喜欢的烟斗。父亲痛快地喝酒,痛快地答应把自己的宝贝让给儿子。父亲通过这个情节形成的反转,实际上也是一种从精神到物质无偿奉献给儿子的爱,祝福儿子的成长和成功。最后的一个情节板块,是儿子继续给父亲敬酒,但这只是儿子在父亲的墓碑上给父亲敬酒,儿子想反馈给父亲的爱已经中断或无法实现了。通过儿子与父亲的相互敬酒这一个细节链,四个细节组合成了典型的“斜升+反转+半白”的因果情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