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中锋这一批仅几百个字的微小说中分析、抽象出上述微小说常见的“初级公式”,对一般作者的微故事写作和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现在如果把这些简单的几百字的微小说的写作公式进一步发展为1500字左右的微小说写作公式,也就是说要把微写作、微小说的写作文本进一步演变为微文学作品,就可以从文学构思和文学创意的角度,进一步发展和丰满出一些体现文学性的写作技巧。
蔡中锋《我没有作弊》(《小说选刊》2013年第9期)的基本框架是“正常+反常→反转”,但在情节高潮释开“反常”原因的过程中却有着精致精美的创新运用:“我”参加竞争副局长的考试,为了争取好成绩去找命题的师范学院的林教授(正常启动细节);林教授收了一万元后便给了“我”考试题,果然“我”的考试相当顺利(正常发展情节);但出乎意料,拿到了试题的“我”只考了90分,而竞争对手李科长、赵科长因送了两万,林教授给他们的不是试题而是标准答案,结果他们俩都得了满分100分(反转结局1);更出乎意料的是在任命文件上,当上副局长的却是“我”而不是得满分的李、赵两位科长(反转结局2);原来组织部的领导认为这么偏难的题目在不作弊的情况下能够得满分是非常“不正常”的,而“我”因为只考了90分,则被认为是三人中唯一没有作弊的人(结局细节揭示反常原因)。这个故事模型说明,在“基本的三结构要素”上,还可以进一步精致精美地发展的“反转”结局。这篇《我没有作弊》就不仅反转了一次,而是反转了多次。这也说明“反转”的进一步文学性运用与发挥是“多重反转”。因此写微故事的基本的初级公式则丰富精美地发展为“正常细节+反常情节→多重反转”。
而《不能让他富起来》(《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的“文学性发展运用”则是“正常细节+反常情节→重复斜升”:中秋节,“我”随张乡长去慰问特困户,户主王有礼感激涕零,下跪致谢(正常启动细节);被感动的“我”想帮助一下王有礼,就提议让王有礼到老同学的工厂去打工,但张乡长却不同意(反常发展细节1);不久,“我”又准备让王有礼搞快速脱贫的“大棚饲养”,张乡长仍然不同意(反常发展细节2);到了春节,张乡长带李县长去慰问王有礼,王有礼对县长又感激涕零,下跪致谢(高潮结局细节);此时,张乡长对“我”说,“如果王有礼发家致富了,我们还能上哪儿找到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去”(点破前2个反常情节的原因)。这就是对“斜升”式情节模型的精美的艺术演绎。(www.xing528.com)
蔡中锋那篇20多年前发表在《人民文学》(1997年第2期)上的《舅舅的烹调术》是情节曲转结局,但介入了文学技巧后,则变成“波状曲转”了:舅舅是县城名气很响的烹调师(正常的启动细节);有一次“我”去看望舅舅,碰巧遇到舅舅掌勺全县的城市经济工作会议,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给厂长经理们上全素菜,而给职工代表们上全荤菜,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大获好评(反常的发展情节);正当我非常疑惑的时候,舅舅在与“我”小酌时,告诉了“我”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厂长经理们早就吃腻了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所以见了这些东西都怕得要命,而职工代表们则恰恰相反(解开悬念的高潮结局细节);几天后省报却这样报道,《会议用餐全部素食安排,廉政建设已从小事抓起》,这说明,领导和媒体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报道和评价舅舅的独特烹调术的(补叙尾声使情节既不相同也不相反)。如此看来,基本的曲转结局情节,当使用文学技巧后则可以成为:“正常细节+反常情节→波状曲转”。
“微小说的基本写作公式”:“正常+反常→转折(反转\斜升\曲转)”,经过篇幅充裕的渲染、铺垫的文学技巧的介入后将进一步发展为“微小说的中级写作公式”:正常细节+反常→转折结局(多重反转\重复斜升\波状曲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