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事性文学故事的写作中,文学材料是通过改造、提炼而演变成具有因果关系的叙事情节,而在具有抒情性因素的文学故事里,文学材料则可以通过改造、提炼而凝聚成具有象征意象的诗化细节。这个时候的文学故事叙事性的因素“退居二线”,而抒情性的情感因素则成为文学写作的主要表现对象。
初读于德北的《秋夜》,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写英雄的故事,是一个写消防中队长佳卫为了救火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但这篇1000多字的微文学故事没有正面展开佳卫救火献身的壮烈场面,只用寥寥几笔的简叙,交代本来复员、本来可以不去救火的佳卫冲入火海的壮举。作家把大部分的艺术注意力和艺术笔墨放在“秋夜”里的“篝火朗诵”场面的描写上:三个热爱诗的青年在城郊的田野里,燃起了熊熊篝火,他们轮流背诵各自喜欢的外国诗和青春诗。作家用诗一样的文学语言抒写了“篝火朗诵”的诗美体验,用这个“文学诗美意象”与篇末佳卫在烈火中“涅槃”的意象构成了强烈的审美对比。“佳卫牺牲”是人物最高级的“行为代价”,而这种无形的“情感冲击力”与有形的“篝火朗诵”的诗美意象的对比、对撞构成了震撼心灵的审美阅读效果。《秋夜》的诗化写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写人的文学材料可以改造、重建为一种体现“诗美意象”的文学诗化细节,文学故事的文学性和艺术审美效果可以通过有形的细节表达、无形的情感的文学方法得到提高。
初读陈毓的《看星星的人》,首先也能感觉到这里面也有一个“诗化细节”。这个“诗化细节”却是一个从故事性较强的文学材料中提炼而成。透过三个女性讨论初恋的故事的场面描写,我也“复盘”下列文学故事:一个地方的宣传部长记住了一个从大城市来搞生态调研的女干部阿黛的一个心愿:想看看最美最清澈的天空里那“钻石般美丽的星星”。宣传部长驱车三个小时的山路,在晚上十点多钟开到阿黛的生活小区,把毫无准备已经赤足上床的阿黛带走,又驱车一个多小时进入秦岭峡谷看到了那“灿若金币的美丽星星”。(www.xing528.com)
从上面“复盘”的文学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组成这个文学材料的方式是:“反常的因+正常的果”。不打招呼、不做安排的宣传部长突然赶了(3+1)小时的山路,把已经上床睡觉的女干部叫起来去看峡谷的星星,如果阿黛关了手机呢?如果阿黛出差不在家呢?所以这个极为偶然、碰巧的概率竟然让阿黛随口说一说的愿望实现了。从这一反常事件的有选择的描述中,宣传部长作为一个侧写的主角,没有正面给他多少笔墨,但这个外表严肃、不苟言笑的男性,对人,对女性的那一种善意、关怀、照顾、体贴等一系列的人情味、男人味的“大爱”,已经通过简笔叙述和隐含暗示给写出来了,这跃上纸面的是一个很正常的骨子里很有浪漫气质的男人形象。至于阿黛如果从床上下来跟宣传部长去看星星,阿黛如何跟丈夫解释半夜她要跟一个男人去看星星;还有回溯到前面,宣传部长是如何判断今晚是看星星的最佳时机,他如何连电话都不预先联系,直接开了三个小时的山路来到阿黛的家的?这一切的故事陈毓都舍弃不写,她只写了一句话“那天晚上看到了灿若金币的星星”,只写了三个女伴听了故事后的惊讶追问与神态。这就是说,陈毓做得比于德北更绝,她连于德北拼命描写的“篝火朗诵”那样的诗化场面和诗化细节都舍弃了、省略了。第二,陈毓的这篇作品通过明写三个女人的对话场面,而将作品的核心的诗化细节“在偶然的条件下成功地完成在秦岭峡谷看星星的浪漫事件”全都通过人物叙述语言,退出了正面描写,这样带来的作品的立意空间、人物性格的描写空间、人物故事的关系空间显得更大了。可能有读者想象出了如男神般的宣传部长那些微妙的,让人舒坦的情感与个性;可能有读者从看“秦岭峡谷的星星”联想到了世俗生活和美丽生态的沉重对比;也可能有读者从阿黛与宣传部长的关系中想象出了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和谐境界……由此看来,正面描述的“诗化细节”与不正面描述的“诗化细节”,它们带来的文学写作的创造性、文学阅读的可能性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发现文学写作技巧的审美能量和审美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