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的所有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将各种资源由投入到转换加工再到输出的过程。将控制集中到这三个阶段,便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与反馈控制,如图11-6所示。
图11-6 控制的基本类型
1.前馈控制
在工作开始之前就进行控制,叫做前馈控制。前馈控制集中注意进入组织的各种资源或工作的投入,使它们在转换过程之前就得到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控制。前馈控制以未来为导向,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患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产生之前,管理者就能运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纠正,消除工作中的偏差于未产生之前。如在企业中,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让职工遵守,进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等,都属于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有许多优点。首先,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因而可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对于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其次,前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但是,实施前馈控制的前提条件也较多。它要求管理者拥有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对计划行动过程有清楚的了解,懂得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否则就无法实施前馈控制。由于前馈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常常难于获得,所以在实践中还必须依靠其他两类控制方式。
2.现场控制
在工作正在进行时进行控制,叫做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以便使工作人员能正确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管理者亲临现场观察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现场控制活动。现场控制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现场控制也有很多弊端。首先,运用这种控制方法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管理者不能时时对事事都进行现场控制,只能偶尔使用或在关键项目上使用;其次,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现场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如科研、管理工作等,几乎无法进行现场控制;第三,现场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的控制。反馈控制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工作结果上,通过对工作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采取措施,进而矫正今后的行动。如企业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理,发现产品销路不畅而减产、转产或加强促销努力,学校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等等,都属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类似于“亡羊补牢”,它的最大弊端是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就已经产生。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反馈控制又是唯一可选择的控制类型。反馈控制能为管理者评价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有用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反馈控制认识组织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实施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控制工作的良性循环,并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提高控制效果。控制循环过程,如图11-7所示。(www.xing528.com)
图11-7 控制循环过程
上述三种控制方式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现实中,很少有组织只采取唯一的控制方式,而是综合使用这三种控制方式,对各种资源的输入、转换和输出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以提高控制效果。
扁鹊三兄弟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的好极了。”
案例点评:
反馈控制不如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不如前馈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企业高级领导来说,最重要的才能莫过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种特殊才能将是电脑永远无法取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