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控制过程前两个步骤完成后,便可以将衡量结果与所建立的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方向。比较的结果可能是实际工作的绩效高于、低于或正好符合标准。通常,工作标准有一个事先确定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将实际工作与标准进行比较还存在一个频率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控制对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于那些较为长期、较高水平的标准,适合采用年度的比较。而对产量、出勤率等短期、基础性的标准,则需要比较频繁的比较。
在控制过程前两个步骤完成后,便可以将衡量结果与所建立的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比较的结果可能是实际工作的绩效高于、低于或正好符合标准。如果实际工作与标准相符,便没有任何偏差产生。然而在实际与预期的工作之间很少完全没有偏差,而且在实践中,实际工作也不需要总是与标准丝毫不差。通常,工作标准有一个事先确定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以一家电话机生产厂为例,该厂指定了应该每位工人每小时生产50部电话机的生产率标准,可接受的偏差是每人每小时正负5部。可接受的偏差为控制过程确定了界限。如果实际产量在45至55部之间,那么就认为生产处于正常控制之下,不需要采取矫正措施,而超出这一范围的比较结果则表示情况失控,需要采取矫正措施。
除了偏差的大小,管理者还应对偏差的方向给予重视和分析。还以电话机厂为例,如果实际产量是每人每小时42部,就意味着负向的偏差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应该采取矫正措施。再假设现在的产量是每人每小时58部,偏差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但偏差是正向的。人们可能会认为这种正向的偏差是求之不得的,不应该采取矫正措施。但是,如果该厂对超出的产量没有市场需求或没有库存空间,那么这一偏差就会带来问题;而且超出的产量可能占用了应用于其他方面的资源。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也应对偏差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采取矫正措施。(www.xing528.com)
将实际工作与标准进行比较还存在一个频率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控制对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于那些较为长期、较高水平的标准,适合采用年度的比较。而对产量、出勤率等短期、基础性的标准,则需要比较频繁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