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对前人的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管理试验。他认为,一切管理问题都应当而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实行工作的标准化,不能单凭个人经验办事,而应使个人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与泰勒同时代的法国实业家亨利·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形成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把管理活动从企业众多的活动中分离出来,强调管理活动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这对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管理工作的因素,即管理职能,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亨利·法约尔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为管理理论研究构建了基本的框架体系,被人们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管理理论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发展速度惊人,参与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为其他学科发展所少见。从时间顺序角度分析,管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
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主要从工作(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工作)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旨在寻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基本的管理运行原则。古典管理理论可进一步分为两大理论体系:一种是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核心是运用动作时间研究方法,透过工作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另一种是以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重点分析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基本原则。
2.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重点是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管理实践中人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通过对职工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Gregor)等很多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管理学家都对行为科学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的霍桑试验为“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3.“二战”之后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繁荣。哈罗德·孔茨教授最早提出了管理丛林的概念,并分别于1961年和1980年发表了两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2],专门研究管理丛林问题。在论文中,他指出:“现代管理理论在其形成时期的确是缺少学术性的论著。可是现在,学术机构的论著犹如雨后春笋,完全能够弥补以前的不足而有余,并形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和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在管理这个老问题范围内新近都有所发现,由于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极大地增长,现在要想穿过我们称之为管理理论的这个丛林会有多么不容易。”孔茨教授把各种管理理论和学说归纳为十一个学派,分别是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角色学派和经营管理学派。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见表1-1。
在这众多的管理学派中,系统学派和权变学派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系统和权变学派的兴起,标志着管理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是更多地把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注重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人们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便是典型的代表。
表1-1 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简介(www.xing528.com)
(续表)
4.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比较研究
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骤然停滞,经济不景气的事实迫使美国人不得不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世界,冷静自我反思,以寻求重新振兴经济的新对策和新出路。相反,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以其弹丸之地,在资源贫乏和石油几乎全部靠进口的条件下,虽然也经受着“石油危机”的影响,但却仍保持着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强烈的反差使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涌向日本。1973年,美国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W.Ouchi)和理查德·帕斯卡尔(R.T.Pascale)在美国国家生产力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日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热潮。《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美国企业文化》等全球性管理畅销著作是这一阶段比较研究成果的代表。
这些著作倡导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一时期的比较研究还集中讨论了软管理和硬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人们把战略、结构、制度等概括为管理中的硬要素,把人员、技能、作风、崇高目标等概括为管理中的软要素,认为管理不能只重视硬要素,必须同时重视甚至更加关注软要素的作用。此外,关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讨论也不断深入。
5.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反思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管理学界一方面更加重视战略问题,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等著作在管理学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全面带动起了一股强劲的战略研究热潮。1990年普拉赫拉德(Prahalad C.K.)和哈默(Hamel G.)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将人们的视角从竞争优势转向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达维尼教授(D’aveni)提出了超强竞争(Hypercompetition)理论,明确地强调要取得优势,必须先摧毁自己的优势,行事无常、不按牌理出牌才是合理的方法,必须能够快速行动,以建立优势,并瓦解对手的优势等观点,令人耳目一新。1997年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两位教授金昌为(W.Chan Kim)和莫泊奈(Renée A.Mauborgn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了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理论,强调打破传统的战略分析逻辑,改变竞争规则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或许是出于对以往管理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需要,或许更是为新世纪的到来做好准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管理学界涌现出一股重新思考、重新设计的浪潮,强调公司再造(Reengineering)、组织再造(Restructuring)、再思考(Rethinking)、再设计(Redesign)等的管理著作纷纷出版,一些长期以来对管理理论和实践起主导作用的分工理论和组织原则受到了冲击,面对着环境的巨大变化,管理理论更加突出信息社会、全球化和企业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家精神已经突破管理教育项目的层次,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核心主题。继20世纪80年代的“卓越”热潮、90年代的“再造和变革”热潮之后,企业家精神一时间成为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许多管理活动与企业家精神联系在一起,如企业家战略(Entrepreneurial Strategy)、企业家领导、企业家管理、创业营销等。人们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出发,重新审视管理理论,谋求创新。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人们试图揭示可用于指导各种管理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并寻求对原有理论观点的创新。尽管孔茨教授呼吁解决管理丛林问题,但实际上管理丛林现象并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蔓延,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这在我国学科体系分类上也有显示。以前,管理理论仅仅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已经上升为与经济学平行的学科门类,下面分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众多的一级、二级、三级学科。以前人们总是强调“大经济”、“小管理”,现在则更多地认为是“大管理”、“小经济”。人类刚刚进入21世纪,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领域的新事物就让人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美国爆出了“安然事件”,大公司的作弊丑闻引发大家再度思考企业伦理问题,并强化公司治理的研究。在我国,物流管理、供应链、服务管理、创业管理等已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频繁互动的局面。在动荡复杂的经营环境中,理论工作者与实践领域的管理人员共同探索,大胆创新,管理理论日趋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