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适
发表于《国学季刊》1932年12月第3卷第4号(此号实际延期出版,文章作于1933年)。
胡适1933年得见北平徐星署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册七十八回,在文中考证此本是乾隆庚辰秋写定本的过录本(即后来所称“庚辰本”),梳理了已知各版本的时间顺序;通过对此本与有正书局印本、程本的异文对比,认为有正石印本是据刻本对抄本进行了改动。
跋子水藏的有正书局石印的戚蓼生序本《红楼梦》的小字本
胡 适
作于1961年,收入《胡适手稿》第九集(台北胡适纪念馆1970年版)。
胡适在文中对比了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小字本的异同,并对有正书局石印的过程与稿酬进行了论述。
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
程本的“配本”问题探讨札记
[日]伊藤漱平 李春林
本文分上、下篇,分别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1、2辑。
本文认为胡天猎藏本《红楼梦》实为六十五回程乙本和五十五回程甲本的混合本,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程本存在的“配本”、“配页”、异植字版等情况,以及程甲本、程乙本在版本上的诸特征;通过比对各本板式,分析了程伟元、高鹗初印及重印《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过程。
论程丙本
文 雷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辑。
本文通过分析程甲、程乙、胡天猎本等各本的文字异同、印刷装帧、版式行款、绣像插图,探讨了程甲本、程乙本、程丙本的排印地点、印刷次序等问题,认为程丙本的确存在,胡天猎本不是程乙本,而是有部分属于程丙本。
初评《程刻本〈红楼梦〉新考》
顾鸣塘
发表于《图书馆杂志》1987年第3期。
七十年代末,台湾广文书局发行了一套《红楼梦丛书》,编辑者徐有为、徐存仁先生将其中的四种程本分称为程甲、程乙、程丙、程丁本。1982年,台湾编译馆还出版了徐氏昆仲的专著《程刻本〈红楼梦〉新考》。本文认为徐先生由于判读不当引起的误解,导致《新考》产生了根本性的错误;指出在版本研究中,只有程高以“萃文书屋”名义印行的木活字本《红楼梦》才能简称“程本”或“程刻本”,其它程本系统的本子只能以它的出版单位来命名,如“东观阁本”、“亚东本”等,它们据以校改的底本或底本的底本才是程本;《新考》所论四个程本,两个是据甲本或乙本的重排本排印的,两个是合装本的影印本,实际上并未超出甲、乙本的范围。
程甲本、程乙本与程高本系统
胡文彬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2辑。
本文对程甲本、程乙本的具体情况和异同进行了介绍,指出程甲本、程乙本的问世,基本上结束了《石头记》的抄本时代,在《红楼梦》版本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不应只重视脂抄本,还应重视程高本系统的诸种本子的研究。
《红楼梦》东观阁本小议
陈 力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辑。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图书馆所藏《红楼梦》嘉庆十九年东观阁本的具体情况,以及所附徐癯之批语的特色,分析了东观阁本《红楼梦》的刻印过程及其在《红楼梦》流传史中的地位。
《红楼梦程乙本》版本演变之谜
王 永
发表于《唐都学刊》1997年第1期。
本文认为,程乙本校改的文字与内容比程甲本准确、流畅,然而东观阁、藤花榭、王希廉评本等系列后续刻本都是根据程甲本的内容刊印,而没有一个本子是根据程乙本的校改内容翻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拼凑本的大量发行,加之程乙本出版时间晚于程甲本且印数不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致使后世翻印者只选中程甲本。
琉璃厂与《红楼梦》版本的流传略述
曹立波 张 俊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4辑。
本文考察了《红楼梦》诸多版本与北京琉璃厂之间的关系,指出《红楼梦》从初次印行到再版翻刻,甚至一些手抄本的流传,都与琉璃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衙藏版本《红楼梦》考辨
曹立波
发表于《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本文作者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甲本中,找寻到东观阁本翻刻前贴改的大量印迹。以此为根据查验国家图书馆的本衙藏版本,发现在许多东观阁本改正过的地方,本衙藏版本依然保留着程甲本的原始面貌(讹误文字)。由此推断:本衙藏版本翻刻程甲本的时间当早于东观阁本;东观阁本参照程乙本做了大量校正,本衙藏版本当是直接从程甲本翻刻的。
程甲本版画构图、寓意与其他《红楼梦》版画之比较(www.xing528.com)
张 惠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3辑。
本文考察了程甲本版画的特点,指出程甲本版画构图的整体构思是两个循环结构,单幅构图是“截取”和“拼合”的结合,并且充分借鉴和吸收前代版画的优秀成果。从寓意看,一是对文本进行形象化阐释,二是蕴含道德教化。程甲本版画和其他《红楼梦》版画相比,从一些构图的细微差别可以推知它们所依据的是不同版本。程甲本版画所附部分诗词评赞,相比于同主题其他《红楼梦》版画诗词评赞,笔力不足。
从《红楼梦》前十回看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
刘世德
发表于《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本文以《红楼梦》前十回为例,探讨程乙本修改程甲本的优劣与功过问题。认为程乙本的修改很多是草率的、不成功的,程乙本对后世的影响远小于程甲本,这是与版本优劣程度有关的。
重印有正书局小字本《红楼梦》序
林建超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
本文介绍了有正书局刊印《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等相关情况,以及狄平子在《红楼梦》研究和版本问题上的态度;认为有正本《红楼梦》的公开影印出版具有重要的时代政治意义,有正本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程刻本《红楼梦》的两个版次与“第三种”版本
胡文彬
发表于《曹雪芹研究》2011年第2期。
本文指出程甲本、程乙本是程伟元、高鹗刊印的两种重要的活字本,开创了《红楼梦》版本史的新时代,功不可没;分析了两本各自具有的特色和价值。而所谓“程丙本”系程甲本、程乙本的“混合本”,属于出版商为牟利而拼配的盗版书,既非独立版次,亦无版本价值。
关于“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摆印的两个问题
沈 畅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5辑。
本文分为两部分,就萃文书屋本《红楼梦》在摆印方面的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考辨。第一部分就萃文书屋是否为武英殿修书处这一问题,分别从证明二者相关之证据的可靠性、清宫档案记载、实物对比三个方面进行辨析,从而证明二者毫无关系。第二部分在证明程乙本确实仅用70余天就排印完成之后,通过分析程乙本上独有的与程甲本“叶终取齐”的现象的成因,为程乙本缩短工期的方法从排印工艺方面提供了一种证据与可能性。
《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以杨藏本为中心
[法]陈庆浩 蔡芷瑜
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红楼梦》杨藏本和程本孰先孰后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多数学者主张杨藏本在先。本文将目前掌握到的四个影印程本和杨藏本影印本,逐行剪下粘贴,逐字比对,得出判断程甲本、程乙本的标准,并以程甲、程乙和杨藏本比较,藉以了解各本间的关系。以程乙本后四十回各叶的起讫文字与《程甲本》相较,发现有高达94%的全同率,显示程乙本乃在程甲本基础上修订而成,因此确定程本排版的先后次序为先甲后乙,且程乙本是在已印出程甲本的叶面上修改重排的。杨藏本后四十回,是在程乙本出版后才可能产生的,不是如绝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定的,越过程乙本,作为程本的母本。
《红楼梦》图像概貌及文化解析
李芬兰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红楼梦》三百余年图像系统为核心,分析图像与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探求印刷科技的变更对图像、小说传播的影响力和《红楼梦》图像反映出的各时代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红楼梦》程高本纸厂印记考辨
项 旋 舒 鸣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6辑。
目前所见多种《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均有“万茂魁记”、“祥泰字号”等标明纸厂商标的印记。本文在搜罗、梳理所见两种版本所钤印记的基础上,指出以往学界所认为的程高本“东厂扇料”印记实为“本厂扇料”之误,故该印不能作为证明程本刻印地点是北京的证据,程高本《红楼梦》摆印地点与琉璃厂东或者东厂也无必然关系。文章还首次发现台湾东海大学所藏乾隆五十七年凝晖阁藏板《易研》同样有“万茂魁记”、“本厂扇料”等印记,为重新探索《红楼梦》程高本用纸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论萃文书屋木活字本实无“套格”事:
附论中国传统活字印刷的一般形态
沈 畅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1辑。
王三庆先生提出的萃文书屋木活字本套格印刷说,在论证时所使用的直接证据《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不能代表萃文书屋的技术,现存的活字印刷史资料证明《程式》中的套格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本文作者通过查验实物,发现萃文书屋印本本身不但不具有套格即二次刷印的特征,反而具有明显一次刷印的特征;一次刷印是中国传统活字印刷的一般形态。
商 伟
本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发表于《曹雪芹研究》2016年第1、2、3期。
上篇从“《红楼梦》现象”谈起,在考察18世纪以后的大观园图像呈现时,强调了现代视觉技术工具的重要性。中篇指出,伴随西洋镜等现代西方视镜而来的,并不是现代认知观念、空间想象与“模仿”、“再现”模式,而是中国本土的“魅影”话语的再生。下篇集中分析《大观园图》,揭示它如何通过真假虚实的时空演绎,将西洋镜所展示的魔幻“魅影”效果推向极致,从而完成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件稀世杰作,也以视觉艺术的全新方式对《红楼梦》做出了精湛的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